摘要:针对目前小学体育教学模块提出的新要求,将数据驱动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支撑点,构建“基于数据驱动模式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该模式采用实验探究法,探究基于数据驱动模式下小学体育教学对小学生的影响,实验证明,“基于数据驱动模式下小学体育教学”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效果,并且对学生正确使用器材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数据驱动;小学;体育教学;分析;策略
一、 引言
“数据驱动模式学习”在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它是指学习者同时也是研究者,数据驱动模式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成为书本的样例,而不是仅仅是书本里设计出的样例,相对于之前的模式来说,这个模式不同之处在于小学生对于体育的学习不再是书本的编撰内容,而是真真实实地使用小学生来做范本示范。小学生不再像以前通过给他们的知识进行想象而是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结果,这种学习模式可以让小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做不同的要求,是其他学习模式所不能比的。
二、 可视化小学体育“数据驱动模式”需求分析
体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锻炼学生的意志等任务。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是以“教”为中心的,教师通过给学生布置烦琐的课堂任务,让学生重复一成不变的课堂内容,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出现应付了事等现象,失去了体育课程根本上需要给学生带来的知识。“数据驱动模式”则是要求学生形成独立的个体养成独立自主的探索知识的能力以及锻炼小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在“数据驱动模式”的教学中,教师慢慢淡出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往往只需要给学生提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和问题设计,让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中,并成为教学活动辅助者与指导者。
小学阶段的教学是多元化的,语言与技能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视体育方面的教学。
在创新课改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课本知识教学进行改革与发展,同时也不能忽视体育教学方面的推陈出新。“数据驱动”模式的教学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的同时,还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让学生得到的不仅是一张书面排名和分数的单子,而是一份学生学习的整体评估报告分析,评估报告是由小学生的个体测试与整体考查的对比分析而来的结果,也就是说在“数据驱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进行教育与学习,让学生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由于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而更加地努力练习。既能给学生带来知识构成整体轮廓,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整体的体育测试中找到自身的优点与缺点,既能突破自己的学习极限也能超越同学,如此一来,在此模式下的体育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更可以让学生由之前的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变得乐于学习,对体育课堂不排斥、不抗拒,从而达到提高身体素质以及各方面综合能力的目标。
三、 基于小学体育的数据化指导标准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是在教学中设立可实行并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与突破中,探寻更好的自我。在发挥学生作为课堂主题的心理作用的同时,提高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数据驱动”模式的小学体育教学即会对小学生产生数据生成的反馈结果,同时也改进了教师们对于教研活动的低效,以及不客观的分析。“数据驱动”模式教学通过传递清晰,精确的数据信息,驱动老师去进行高效率的教学标准制度,是“教”与“学”得到连接。
例如教师在设计“数据驱动”模式的教学时,在面对如何让小学生真正掌握体育技能这一问题时,就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体育技能的要点要素,让学生从根本认识到体育技能之间不同之处却又相互贯通的道理。小学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首先,应根据体育课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来给小学生布置一定的基础任务,教师布置的任务要结合体育的相关知识理论要求,当内容和任务都设计好了时就分给每一位学生,当学生接收到老师分配的任务后先进行一轮自主学习,教师在此时不应过多地干涉学生的学习过程,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当学生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适当给学生提出建议与意见,但是仍然不能直接将结果告知于学生,学生通过自己查询试验,进而总结出结论,或者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试验交流讨论,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领悟到知识的精髓,并且提高自我探究与自我学习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对学生起到指导和检查任务的作用,作为课堂的辅助者,当学生完成并掌握一项体育技能时,教师就可以布置新的任务,让学生进行新一项任务的学习;如果学生通过自身探究与小组讨论都没有将任务完成,这时,老师需要帮助学生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带领学生重新学习,多加辅助与引导,教会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不言弃、不放弃,不要因为小挫折就放弃对困难的探索,一直到学生完成任务为止,可以让学生进行下一个任务。
此模式的教学,使学生在摆脱枯燥乏味及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提升了自身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在实践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与建议。让学生在未来的成长道路上,遇到困难的第一反应是不是逃避困难选择放弃,而是选择勇敢地去克服困难,面对困难。
四、 遵循个性化分析小学体育教学服务
目前我国教学都是一对多的模式,虽然这个模式暂时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但是和过去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相比已经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变,教师通过参照学习评估报告的方式,可以更加准确地为小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
例如体育老师在教小学生体育课的时候可以先观察小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参与度,学生的参与度主要体现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活动等等参与情况,比如热身运动,在一般的体育教学课程中,基础的热身运动都是让学生围绕着操场跑圈,这时候体育教师就可以观察学生的参与度,有多少学生是认真在跑步的,又有多少学生是在走路的,还有多少学生是在边走边跑的等各种情况;其次,观察学生的“作业”情况,体育课不像其他学科在课后会布置大量的书写作业,所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本节课所教的内容在下节课上课时就可以当作作业来温习,比如,在高年级小学生的篮球课堂中,假设在本节课所学习的是投篮的正确姿势,在教完投篮动作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自我学习与练习,并且在第二节课开始之时,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抽查,来看看还有多少学生记得,记录学生是否有在上节课以及课后进行練习的情况。或者及时对小学生掌握情况进行体育测试,在每节课的重要知识点都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一个测试,教师可以选择分模块进行,也可以最后汇总各知识点同时进行,从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对学生在知识接受能力上有一个大致的评估,为以后的小学体育课程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更好的对策。
通过这样多元化的“数据驱动”模式教学,让老师向学生展示多样的评价方式,通过多种学习模式,让“数据驱动”模式与新课程模式的理念一致。
五、 “数据驱动”模式下的趣味体育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部分老师认为只要学生能跑能跳就行了,但是不然,这会导致学生不爱上体育课或者觉得上体育课无聊,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如此一来这样课堂就很难进行下去。对此,教师便可以积极地采用“数据驱动”模式教学方式,以下是我的看法。
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上课之前设计有趣的课前导入,如做小游戏,假设课堂结合游戏教学,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效果通常都比较好一点,当然在游戏设计过程中也需要老师提前做很多准备。首先在备课时,要寻找有趣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在游戏开始时,先让学生认真地听讲解和看示范动作,然后安排学生进入游戏,在最后每次游戏结束时都和学生一起认真地进行一次游戏总结,说出刚才游戏的优点与缺点,让学生明白其中所出现的问题后再进行新的一轮游戏,教师不管在游戏过程中还是体育正常教学中都要面向所有学生,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培养体育技能的时候也要从基本的操作开始,毕竟小学生的发展要遵循一定规律,如果球类运动可以选择小学生喜欢的篮球和足球,先教他们基础的动作如投篮和踢球的发力,让他们在体育课上慢慢体会体育的趣味。
然而老师在课堂教学过后也要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总结与反思,找出自己教学的问题所在,并且主动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以及丰富自己认知,平时多看一些关于体育教学的刊物以及多向同行老教师虚心请教,吸取别人优良之处,不断地探索新的方式方法,灵活利用到自己的课堂之中,摆脱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约制,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帮助者,与学习路上的引导者,从而让自己在体育教育上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也能使自己更快地进入“数据驱动”模式的教學。
六、 总结
综上所述,“数据驱动”模式教学的小学体育创设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驱动模式教学,它即结合了体育技能的真实性,又结合了对学生评估测量的分析结果来进行教学,以体育技能为基础的“数据驱动”模式教学使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学习策略都有明显的提高,小学生不仅提高了体育技能,还锻炼了发散思维等其他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数据驱动”模式教学有许多优点,但同样也存在许多问题,体育教学的完善需要每位老师的共同努力,还有许多体育技能教学的实际应用也需要更深入的探讨来证明是不是适用于小学体育的教学。
参考文献:
[1]邵丹丹.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17-18.
[2]王玉凤.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法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9):211.
[3]兰文婷.健身类App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9(S1):215-216+246.
[4]潘一鹏.“大数据”背景下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时效性的途径[J].当代体育科技,2019,9(15):4-5.
[5]曹忠.小学体育协同教学模式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9(14):17-21+2.
[6]张彦秋,徐海心,王志博.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创新思考[J].广东蚕业,2019,53(5):105+107.
作者简介:
王苗,浙江省温州市,浙江省永嘉县桥下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