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欢就离职,太任性

2020-07-14 06:57张旭
人力资源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张职场领导

张旭

“今天刚提交了离职申请,去年年底就想走了。与公司高层理念不合,工作内容也和面试时说的不一样。公司氛围也不好,同事们爱斤斤计较,推诿扯皮,支使别人,领导在会议上公开宣扬扭曲的价值观(干得好的不如说得好的,要在领导面前混个脸熟,好人出在嘴上,好马出在腿上),整个公司从上到下都喜欢议论人的是非……有前辈和同事劝我,哪里都有这样的人,要我学会适应。我相信他们这么说是出于好心,但我还是很难过。我可能真的不适应这样的社会规则,实在难以忍受,所以我提了离职。”

朋友前几天在微信朋友圈里发了好一段离职感言,作为80后,可以说“人到中年”,能有份按时发工资、绩效的工作,真的很不错了。如果因为一些本可以忍受却没有忍受的理由而离职,除非你能有安放梦想的下家,否则,离职的性价比并不高。

12年前,作为职场小白,我也曾经被“有经验的”前辈同事教育“要多讨好领导”;我也经常感觉个人的理念和公司不符;我也觉得我的同事们都在混日子,甩锅扯皮。借日本作家太宰治的知名小说的说法,我在职场“失格”了。但是我当时并没有找到比现在更好的工作,所以我并没有任性离职。现在回过头想想,没有受到情绪的干扰而冲动辞职,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不喜欢,可以离职

如今职场的半壁江山已由90后、00后来主宰,与我们80后不同,如果他们不喜欢领导,不喜欢同事,甚至不喜欢公司的装修风格,就足可以构成离职的理由。跟着感觉走,这可能是新生代职场人的主旋律。尤其在职场生涯早期,直觉是非常重要的。找工作在有些时候甚至有点像是谈恋爱,如果感觉不对就直接拉黑,之后的关乎薪水、职业发展、办公场所都不必展开讨论。因为在他们的认识层面上,如果初始打开方式不对,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可能都会走入一个错误的道路。

我曾经有个朋友,刚开始工作时跟着一个整天在公司玩弄政治的直属上司,他不是很喜欢,但他觉得可能职场都是这样吧。为了和上司有共同话语体系,也为了明白职场到底该怎么混,他自己又看了好多职场小说和职场剧,自以为把厚黑学那一套摸得门儿清,他认定那就是职场的全部了。在他的理解里,职场就是每天在办公室里开会,和各个部门勾心斗角,巴结领导,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可是后来,他的路却越走越窄。

那位喜欢搞政治却没有任何专业特长的上司,在公司业绩不好的时候被辞掉了,而他自己因为过去的不良行为给同事们留下了极为不好的印象,于是大家都给他小鞋穿,最后新领导实在没办法,也只能以一些小的理由把他辞掉了。被公司炒掉的他,因为行业口碑也很差,找工作陷入了极大的困境,找来找去也没找到合适的,最后只能降薪进了一家更小的公司。那些他曾经嘲笑的闷头做事的同事们都成了部门领导,而他还只是个基层员工。

前阵子和他聊天,他后悔得很。如果一开始就在不喜欢的时候离开那家公司,再多看几家公司,思路和眼界就会宽一些,说不定就不会陷入“混职场”的思维模式了。对于职场的本质就是“努力发展自己,实现个人绩效”这一点,认识到的时候已经太晚。所以,在职场早期,如果你不喜欢,离开就是。

但我还要提醒的是,如果你真的不喜欢这份工作,也千万要慎重裸辞。你必须要看看当下,你的生活有保障吗?你拥有不用工作、生活半年以上的积蓄吗?如果社保断缴了,你接下来该如何弥补?如果以上三条你都有认真考虑过,并且有足够的办法应对,果断裸辞换个更喜欢的工作完全没有问题。

习惯性不喜欢,是任性

虽然我很赞成“不喜欢就可以辞职”的观点,但是有些职场人辞职的理由明显是带着情绪的,真实情况也许还值得推敲。今天的职场人不是过去的工人,工作内容可以百分百通过一页指南描述清楚,今天的市场是瞬息万变以销定产的,所以,很有可能公司会根据需求让你从事不同的工作。哪怕在大型的企业中,临时增加工作内容,或者变更工作内容也是非常常见的。必须承认,有相当一部分职场人辞职是冲动所致,它掺杂了太多的主观情绪。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公司。

小张是某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毕业后入职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加入一个咨询项目小组,工作两个月试用期未满,小张主动选择辞职。小张前来咨询的时候仍然对自己的辞职愤愤不平并有一种慷慨就义之感。小张认为他的项目主管处处针对他,只要他的提议基本都被否决,分配给他的项目内容往往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每次开会的时候都会公开点名指出小张方案中的诸多不足,让他多注意一些细节,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小张虽然没有口头表达不满,表面恭敬接受,但内心一直觉得项目主管对他是刻意刁难,心情既委屈又愤怒。一天,当项目主管又交代给他一个时间紧任务重的课题时,小张严词拒绝了。当项目主管说“如果不愿意干,可以辞职”时,小张慷慨激昂地回了句“随时准备着”,摔门而出办理了辞职手续。

在小张的辞职事件中,情绪是主要的导火索和诱因,属于典型的情绪化辞职。我们知道,在人的心理反应过程中,思维和情感共同参与决策。但作为情绪总管的“杏仁核”,会根据情感数据库的一些情绪经验,在某些情况下启动应急系统先斩后奏,这也是人们经常说的 “情绪劫持”现象,这时往往会做出“战”或者“逃”的简单回应。小张选择了“逃”,用颇为“壮烈”的方式为自己的第一次职场经历画上句号。

情商专家鲁文·巴昂博士说过,我们要学会接通情绪的电话,运用萨提亚冰山工具进行情绪自察。萨提亚的冰山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內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可以通过探索内在冰山,在情绪化辞职这一行为下面寻找所隐藏的姿态、感受、观点、期待和渴望。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小张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作为一个刚入项目组的新人,一下子就能提出合格的咨询方案是不太可能的;领导除了在开会的时候点名指出你的不足外,有没有也指出其他新人的不足;作为项目主管,是有权利和义务指出项目组成员工作中的不足的;委以重任是不是也是另外一种方式的接纳和认同;你必须要接纳你的领导可能不善于用口头表扬的方式;作为新人,你需要从工作本身来寻找成就和认同。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我们发现许多像小张一样的职场人,在遇到压力的状况下首先习惯于指责的应对姿态,很容易把原因指向外界,常见的思维方式是“你应该为我的感受负责”,而在感受层面小张觉得更多的是委屈与愤怒。小张的观点是项目主管嫉贤妒能,没有容纳人才的胸怀,处处针对他。小张对自己的期待是能够在工作中很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期待他的领导能好好地赞扬他、鼓励他。其实,小张最深层次的渴望是希望自己有价值、被认同。可是小张恰恰没有看到领导对他提出批评和建议也是因为对他抱有厚重的期待。

身在职场,我们需要先处理心情,再去处理事情。当在工作中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更需要静下心来用一些类似萨提亚冰山这样的工具帮助自己觉察情绪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这样才能做出客观理性的决策。情绪化辞职很容易,可是因为一时的情绪而放弃自己适合和喜欢的工作确实非常可惜。

微软、谷歌、亚马逊算得上是好公司的典范,但依然各有各的问题。微软在鲍尔默时代官僚化就非常严重,谷歌被曾在其中工作过的吴军批评现在没有创新,亚马逊更是经常被员工投诉工作强度过大没有人性。每家公司都各有各的槽点,在其中工作的员工也没有谁是完美的。就像前文所说的,不喜欢的工作,换掉就是了。但是,你要警惕习惯性不喜欢。

什么是习惯性不喜欢?工作中大家因为观点争执,你觉得为什么不能平静交流,你不喜欢;工作中老板不满意你的业绩批评了你,你觉得老板不理解你,你不喜欢;老板给别人升职却没有理会你,你觉得老板没眼光,你不喜欢。我们当然有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但有些时候,随着资历渐长,我们会发现,有些不喜欢是因为对方做得真的差,而有些不喜欢是因为我们自己的问题,要用智慧分辨二者的不同。因为一旦你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性不喜欢,职场之路会越来越不顺利,你也会越来越不快乐。

多考虑你能贡献什么

评价一家公司的好坏,第一条准则是它的价值观是否触及了你的底线。这个价值观未必是公司手册上写的,而是公司实际上的控制者到底如何向员工传递的价值观。如果这家公司嘴上说“正直诚信”,但实际行为中老板鼓励行贿受贿,鼓励作假欺骗,办公室鼓励官僚氛围,那这就是原则性冲突,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第一时间辞职走人。但是,如果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者真的相信并在实际践行着他所说的价值观,公司确实是在努力持续正规运行,并且你也认可这家公司的价值观的话,那么在具体工作中遇到了让你觉得不愉快的行为时,你该怎么做呢?你应该挺身入局,多考虑你能贡献什么。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初入职场加入的是一家濒临倒闭的陶瓷厂松风工业。身边人都在说风凉话,当时同时加入的朋友都离职了,稻盛和夫也准备去参军了。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法离开的稻盛和夫,决定硬着头皮好好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凭借着一股把工作彻底干好的劲头,稻盛和夫研究出了了不起的新陶瓷产品,并自此带领企业走出困境。可以说,终其一生,没有人能找到一个100%完美的环境。换个思路,运用自己的能量和能力去创造一个心目中的理想环境——如果能抱持着主人翁意识工作,你已经跑赢了99%的职场人。

不可否认,每天都在同一地点、做着同样的工作,确实很容易有情绪,但是我们要把焦点放在贡献上,就会有不一样的心态。对于职场人士来说,每个人都應该关心自己的职业发展。如果你想要获得晋升,你就要交出远远超出预期的业绩;当机会来临的时候 ,要敢于把自己的工作责任扩展到预期的范围之外。那么,怎样才能获得晋升呢?答案很简单,就是让老板看到你为公司所做的贡献远超于付给你的薪水。所以,我们可以将焦点转到为公司做的贡献上来,这样你就不再去关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会使视线从“内部”转移到“外部”,转移到公司的成果上。

社会是个多样化的存在体,有好的规则,自然就会有不好的规则。没有必要因为这些客观存在的事物感到难受,更没有必要因为遇到不喜欢的公司,被公司辞退,或是经历各种职场起伏而郁闷不已。毕竟,这么做对谁都没有好处。我们需要做的,仅仅是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并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持续寻找理想的人生职业之路。

作者单位 中国建设银行 沈阳于洪支行

猜你喜欢
小张职场领导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有缘人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今天忙不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