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苦拉行记

2020-07-14 18:26杜家元
大理文化 2020年6期
关键词:山路咖啡村庄

杜家元

今年三月,在漫长的等待之后,我走进了心中的圣地——“朱苦拉”。那天中午,我们在平川镇吃过午饭,开了一个多小时的座谈会后,便向大山深处——“朱苦拉”迈进。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蠕蠕爬行。山路像一根绵长的瓜藤,在大山上盘旋缠绕着。路一弯比一弯大,一弯比一弯陡,一弯比一弯长,一弯比一弯窄,一弯比一弯险……绝大多数路段,仅能容一辆车通过。路的里侧随时有落石掉下的危险,路的外面则是一眼看不到底的万丈悬崖和深渊。驾驶员屏着呼吸,紧紧抓着方向盘,小心驾驶着车子。坐在车里的人,两眼不敢朝路下多看一眼,这么陡峭的路,大家是又好奇又紧张。汽车缓缓地爬过一道道山弯,一座座山梁,一颗颗车上人悬着的心……好不容易,终于来到了山路的最高处。接着,山路又向下蜿蜒蛇行而去。从高处望下去,是一片笔立直陡的山崖……真险啊!大家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上。汽车缓缓地下行着。有人小声地说,万丈山崖下,就是渔泡江……在路上,我就回憶起上世纪80年代末期。我在一个乡村小学教书。单位一位姓罗的新老师,说是刚从朱苦拉小学调来。他从参加考试民转公后,就调入了朱苦拉小学。他说,朱苦拉是一个积贫积苦的山区。他在朱苦拉工作了8年,不知何时,得了风湿性关节炎。每到天阴下雨,双脚便痛得不得了,走路寸步难行。他说,那地方真偏僻,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与外界相通。那小道悬挂在石崖上,来去进出,哪只脚先迈,哪只脚后迈,每一步迈多长,都是固定的。如果一脚迈错了,就可能进退不得,甚至有掉下悬崖深箐的危险。牛羊猪马,只能在小时候,用竹篮背进背出,大了就进出不得村庄了。看着车窗外,身体在不停跟着车体摇晃,我们这一行刚开始就一路颠簸,回想起这些记忆,这就是朱苦拉最早给我的印象。

周围的风景不停变换,太阳也缓缓落山。傍晚7点多钟,我们的车才缓缓驶到了朱苦拉村委会的门前。大家久久悬着的心,这才安放下来。一看时间,50来公里的山路,足足走了3个多小时。

我们一行人刚走进村委会,村委会的总支书记,朱苦拉咖啡制作工艺传承人、朱苦拉咖啡协会会长杞凤华和几位村干部便迎了上来。杞书记招呼我们围着桌子坐下来。桌子上早已摆放好了一桌子的白瓷碗。过了不多会儿,杞书记从厨房里提出来一只壶面锃亮的烧水铝壶……原来是他刚煮的一壶咖啡。杞书记慢慢地把铝壶里的咖啡倒进桌子上的白瓷碗里,咖啡独特的浓香立马就吸入鼻腔里,一身的疲劳瞬间扫去。书记看我们都已经迫不及待,便热情招呼我们喝起来。我最早喝到朱苦拉的咖啡是在县城里,准确说是县城边缘的“二对咖啡”店里,“二对咖啡”小店,是宾川最早的咖啡店。1985年前后创办的“二对咖啡”店,在宾川坝子,红火了几十年。宾川人一提起喝咖啡,总会想到“二对咖啡”店。宾川人接待外地来的客人,也总会想到“二对咖啡”店。店铺开在县城东郊的一片桉树林里。大约能供200来人落座,能停一二十辆小车的样子。这里长年敞风,夏天特别凉爽,是人们休闲纳凉的好地方。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咖啡,是地地道道的宾川特产——“朱苦拉咖啡”。因为咖啡的飘香,它吸引来不少远远近近的客人。因此,以前每次去“二对咖啡”店,常常勾起人们对大山深处那个名叫“朱苦拉”的小村庄的无限神往……此刻在朱苦拉喝着朱苦拉的咖啡,和之前在咖啡店里喝感觉不一样,心里的满足感和获得感更加充盈了我的味蕾和内心。此前,听说朱苦拉村民都是这样喝咖啡的。他们用嘴和杵臼给咖啡果去皮去壳,用铁锅炒制阴干的咖啡豆,用石磨将炒过的咖啡豆磨成粉末,用烧水的铝壶煮制咖啡,用碗喝咖啡。整个咖啡的制作和喝饮过程,都非常粗犷和豪放。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喝完一碗,又倒上一碗。不知不觉间,有的已喝了三四碗。喝过咖啡,便接着吃晚饭。席间,突然有人唱起歌来。于是,大家你唱一首,我唱一首,一直唱到晚上十点多钟,才各自去睡。因为咖啡因的作用,听说有的人失眠了大半夜。

第二天早上,吃过早点,我们继续向朱苦拉自然村进发。山路比之前更陡更悬,弯道一个更比一个急,我们的心又悬到了嗓子眼。一段七八公里的山路,竟然走了将近一个小时。

现在,我们终于站在了朱苦拉村的寨门口。寨门和寨门口的道路,都是刚修建不久。寨门宽敞高大,门楣上用红漆题写着“中国咖啡第一村——朱苦拉村”的字样。村口的道路又宽敞又平坦。一进村的左边,路下便是那一片神奇的咖啡林——朱苦拉古咖啡林。我们径直朝村子里走去。不一会儿,便来到了传说中的“古老的教堂”面前。这是一栋五开间的楼房,白墙灰瓦,刚修葺一新的样子。教堂前的院子,也刚铺了一地簇新的青色方砖。现在的教堂,变成了朱苦拉咖啡博物馆。博物馆里,楼上楼下陈列着一些有关朱苦拉咖啡的文物、图片、文字,向人默默讲述着朱苦拉咖啡的前世和今生。教堂修建于1904年。当时,一个法国传教士,中国名字叫田德能的人,来到这里传教。他从越南带来了一棵咖啡苗,栽种在教堂的东面。这棵咖啡苗代代繁衍,形成了13亩,1134株古咖啡林。其中,有24株,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咖啡博物馆的结语写道:“朱苦拉,拥有中国最古老的咖啡林;朱苦拉,中国咖啡发源地;朱苦拉,中国咖啡朝圣地;朱苦拉,高品质咖啡标志地;朱苦拉,中国咖啡活化石;朱苦拉,中国传统村落;朱苦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

走出博物馆,我们走进了村庄。朱苦拉村,共有80多户人家,400多人口。村庄看起来非常小,每家的住房也很小。那些住房都是淡黄色的墙壁,灰黑色的瓦屋面。村间的巷道非常狭窄,有的刚能容一人走过。整个村庄很袖珍,令人想到安徒生的童话世界。村子虽然小巧,却很洁净,村间巷道的路面上,几乎看不到一点垃圾。偶尔会遇到一两个衣着朴素面带微笑的村民,一眼看去,觉得无比亲切。有几家小卖部,均卖着咖啡豆和咖啡粉。巷道里,飘散着煮咖啡的香味。村子里,有一棵古老的黄莲头树,已婆娑着碧绿的新叶。一股清亮透明的山泉,在村间潺潺地流淌,唱着欢快的小调。走着走着,遇到一两头骡马,被主人牵着笼头,从村子里安静地走过。有几条小狗,一路追撵着我们,不断发出阵阵清脆而悠长的吆喝。有人家的猪大爷,把肥硕的头从圈门里伸出来,和我们热情地打着招呼。整个村庄,显得无比安宁与和谐。

我们一行人,来到了郑淑莲老师家。一进门,便看见一棵青翠正气的咖啡树,站立在她家小巧的洗澡间门口。郑老师家的院子很小,约莫只有三四十平米的样子。住房和厨房均非常矮小促狭,几乎让人难以在里面转身。郑老师是朱苦拉村的名人。她于上世纪80年代,从四川乐山随一个退伍军人嫁到了这里。朱苦拉村,除了郑老师和另外一个人是汉族外,其余全是本土的彝族人。郑老师是高中毕业生。因为朱苦拉留不住外地来的老师,她便被选拔为代课教师,后来又转为民办教师、公办教师,在朱苦拉村小学执教了30多年,现已退休在家。这次来发现郑老师,看起来一点也不显老,头发还是黑黝黝的。脸上虽然有了不少皱纹,却显得很精神。此次来,才了解到郑老师的故事很传奇。她的故事,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便被宾川作家纳张元先生采写后,刊发在《云南政协报》等报刊上。后来,又几次上过中央电视台的节目。曾被评为“大理好人”。宾川本土作家张志坚,将她的故事写成了一部长篇纪实小说《朱苦拉之恋》。面对我们,郑老师并不多说话。我们问她一句,她答一两句。当我们问及她才到朱苦拉的感受时,她告诉我们:“那时,最大的问题就是语言不通,我只会讲四川话和普通话,村里人大都只会讲彝族话。我和村里人,语言上很难沟通,总觉得自己与他们格格不入……特别是刚在村小学教书时,我和孩子们之间语言不通,只得让我家娃儿他爹做翻译。过了好几个月,我学会了一些彝族话,才慢慢地适应了教学的需要。”郑老师在偏远的朱苦拉村小学艰苦执教30多年,着实令我们一行人由衷敬佩。郑老师家也会加工制作咖啡,同行的幾位同事,还顺便在她家选购了几包咖啡粉。告别郑老师时,我突然想:郑老师就像朱苦拉的一株咖啡树,留给人的是许多的遐想……

走过村庄,我们一转身,就走进了朱苦拉的古咖啡林。这片古咖啡林,最年轻的也有60多年了。都挂了重点保护的牌子。这时候还是初春,咖啡树上却还结着绿绿红红的果实。原来,咖啡一年结四次果,几乎一年四季都挂着果实。在绿叶红果间,有一些白色的咖啡花,正含羞开放,散发着淡淡的芬芳。

在咖啡林下面不远处,便是一汪翠绿的渔泡江。江对岸是楚雄州地界。渔泡江从南往北,汇入金沙江。金沙江北岸便是丽江地区。

听同行的本地人介绍,现在的朱苦拉已发展了800多亩咖啡林,整个宾川已发展咖啡10000多亩。

我们一路走着……同行的一位女士,突然轻轻地唱起了那首好听的宾川本土歌曲《朱苦拉》:

“一个远古浪漫的村庄,一个传教士带着梦想,一棵咖啡树也在慢慢成长,一个传奇已经酝酿。一个世纪他被人遗忘,一座教堂还在守望。一生的心愿,一生的梦想,成了满山咖啡飘香。朱苦拉,朱苦拉,有心栽花花不开;朱苦拉,朱苦拉,无心插柳柳成荫。或许他知道,或许他不知道,世间万物就这么奇妙。或许他明了,或许他不明了,只有那位老人,还唱着他的歌谣。”

汽车又气喘吁吁地在山路上爬行起来……我一路走,一路在手机上开始零散缓缓写下了记录此行的文字。

猜你喜欢
山路咖啡村庄
三条山路
下午三点的咖啡
初 春
杨鹤鸣
村庄在哪里
山路
咖啡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山路乾坤
咖啡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