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思考

2020-07-14 04:59施旻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城乡规划劳动力城镇化

【摘要】现阶段,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步伐将更加明显。然而,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必须全面优化经济结构。本文主要分析了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现状,分析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不足,分析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路径。

【关键词】城镇化;城乡规划;劳动力

全球资源流动对中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性质的变化和新产业集群的不断出现,我国城市化的雏形也随之出现。然而,由于我国城市化初期缺乏统筹规划和广泛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不高,发展深度不足,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要求。在2012年12月的中央经济会议上,中国首次提出了“新型城市化”的发展理念,旨在提高城市化质量,促进农业人口的公民意识。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当前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促进城乡规划转型的快速实现。

1、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现状分析

1.1城市化状况

城市化是指将现有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程度和城市人口在所有当地人口中所占比例的指标。同时随着工业化进程中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每个国家都必须经历城市化进程,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阶段。到目前为止,世界城市化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相应的国家规划纲要为“推进城市化的主题形式是城市群”。相关国家规划提出,在一期多次规划中,在大城市的基础上,中小城市圈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实现大中小城市全面协调发展。

1.2城乡规划现状

城乡规划涉及面广,我国有关规定明确了城乡规划的特点,即战略性,综合性。首先,要在遵循现代化建设总体要求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融合当前和未来,把握大局,全面发展。同时,应考虑短期和长期、供应、地方和整体、现代化和历史文化保护。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破坏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为了使城市更好地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空间,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城市规划。科学的城乡规划可以合理利用资源,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实现城乡生活空间的合理利用。因此,中国实施了一系列城乡规划,城乡规划将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不足

2.1产业规划不到位,城乡差距扩大

在城乡规划中,合理的产业规划和产业布局是保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过去的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着分散和复杂的规划现象。例如,产业集群的规划不明显,导致工业用地过于分散,与居民区相互作用,造成环境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例如,在规划中,没有充分考虑区域地理布局和气候特征,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被放置在城市的迎风位置,导致污染物随风漂移,影响环境质量。布局不合理不仅破坏城乡资源和环境,还可能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不利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这导致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出现“一切为了城市服务”“乡镇地区自我牺牲”。相反,城乡差距正在扩大,这与城市化的早期阶段相似。

2.2城乡环境恶化,资源匮乏

由于规划错误,城乡土地使用不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单方面要求农村征地,扩大生产规模而不提高生产效率的现象十分普遍,影响农村土地利用率的提高。而且,高污染企业向农村转移,不考虑土地性质的盲目经营活动,忽视土地利用的可回收性,造成不可逆转的土地破坏。同时,由于缺乏环境意识,城市化进程中存在许多环境破坏问题。为了发展,我们希望自然资源不会受到约束,无论资源的再生和盲目开发有多快,都会导致资源短缺。为了短期经济效益,我们在没有环保手续的情况下,污染水擅自排入水源和空气,造成环境恶化,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这些问题的存在和严重影响城镇化质量不能满足绿色低碳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

2.3城市劳动力就业能力不足,社会矛盾激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地不要人”的落后思想非常严重,导致一些农民失去土地,有机会从事其他工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不足,再加上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等问题,加剧了城乡之间的社会矛盾。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

3.1城乡规划转型的关键因素

国家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由城市居民带动的,因此,在制定城乡规划纲要的过程中,要做好城乡二维结构的调整。科学利用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的双重互补措施,为城乡一体化指明了新的方向。同时,把人与人的发展理念作为实现城市生态文明目标的关键。新时代,城乡发展必须按照规划设计进行,实现城乡发展战略目标的根本转变。直到从传统工业经济体系到城市经济模式,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系将进一步加强。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始终把人的发展理念作为在促进城乡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城市经济模式发展意外转型的关键。将工作核心转向改善城镇化的道路。注重城市品质,为城乡居民发展带来优势,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从城市结构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城市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价值。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都非常重要,促进了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在城乡结构上,这是一体化形式,为系统内的相互结合提供了保障政策。

3.2城乡规划的重点目标

科学布局城市空间,有效利用城市空间是提高资源利用价值的基本策略。一般来说,上层建筑的调整可以实现城市空间资源的配置,宏观角度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的关键,为城乡规划提供了新的方向。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1)城乡发展。强调小城镇和中心城市在城乡规划中的主要功能:加强城乡互联互通,扩大城市功能,建立城乡一体化,夯实资源配置基础;加强城市中心、郊区和小城市之间的关系,加强现代城乡规划方案优化的关键和房间的适宜性,显著提升传统城乡规划模式。(2)调整城乡关系。目前,构建社会经济一体化体系是促进城市发展的次要目标之一。既要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又要缩短城乡经济距离,改变城乡关系优先发展的关键,改变传统的促进发展的观念。要全面研究和梳理密切跟随的两个不同学科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为了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本质价值,促进城乡同步发展,城乡发展差距不容忽视。努力实现城乡之间所有空間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城乡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逐步融合。(3)优化城乡结构。目前,我国城乡规划的内容越来越普遍,包括功能和环境的改善。城乡规划实现了从空间扩张到城乡协调的转变,这是解决内部冲突的新方法,使城乡规划建设逐步向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下转48页)(上接46页)的方向转变。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路径

4.1转变规划理念,建立以人为本的多元化价值观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最重要的要求是坚持基本原则。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和突出“人的需要”,回归以人为本,建立指导思想,指导城市化发展,为改善人类生活条件服务。在城乡规划中,要做好人口结构分析,充分尊重人民需求,考虑城市居民、农民工和农村居民的全面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实质性功能和详细素质。在城市设计中,建立长期的,相互联系的愿景,了解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类发展和环境发展的关系,从而改变以往以空间结构增长为重点的规划理念,更加注重城市生态建设,文化建设,特色建设等内容,实现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推进宜居城市现代化和特色建设。

4.2做好区域协调和城乡协调工作,鼓励差异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同时,保持自身优势和特色,实现互补,只注重中心城市从过去发展,以县城和小城镇为城乡发展重点,合理规划产业园区,促进产业升级。根据区域发展特点,确保规划与地方实践相结合,逐步实现低端产业淘汰升级,持续整合经济发展资源,打造集聚生产优势。同时,合理利用乡镇土地,根据土地的质量、用途和位置确定农业用地和工业用地的性质,确保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4.3坚持精细化的规划方法,做好城市内部优化

对于规模不断扩大,功能越来越复杂的城市,要继续改进规划方法,转向广泛而复杂的变化,重组城市资源,对城市历史文化进行文字性研究分析,判断和整合优势资源,重塑城市内部环境、功能改善、环境改善、多源参与、安全宜居,在满足现代城市建设发展需要时保持精细化风范。

4.4加强环境管理和监督,走生态文明和城市化道路

在提高产业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同时,做好新城规划也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加强环境监督管理。为确保城市建设步伐与经济发展需要相一致,建立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及配套管网,做好污水处理工作。建立“天网”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大气污染指数,报告污染超标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建立环保技术和设备研发中心,完善除尘技术。定节能减排目标,及时消除低端产业,实现和谐城市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统一。

结论:

总之,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改革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探讨。自始至终,基于人为发展的理念,加强了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关系。城乡结构它采取一体化的形式,为相互结合提供了保障政策。突出城乡规划重点目标,解决城乡规划困难。以发展中小城镇为主要目标,进一步缩小城乡协调差距。积极采取分类发展规划,加快城市整合利用步伐。

参考文献:

[1]邓美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J].建筑与文化,2017(3).

[2]王璐瑶.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思考[J].建筑设计管理,2015(07):68-69+73.

[3]周伟林.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转型的思考[J].上海城市规划,2015,000(002):71-75.

[4]富常张.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转型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2).

[5]钱永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转型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000(013):46.

[6]缪璿.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J].现代物業(中旬刊),2018.

作者简介:

施旻,男,1964.11出生,汉族,安徽合肥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城镇规划。

猜你喜欢
城乡规划劳动力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体系发展趋势研究
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决策理念及运用探究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论中国城乡规划中存在的利弊
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