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BDF薄壁筒芯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

2020-07-14 13:01王良银陈彬林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0期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王良银 陈彬林

【摘  要】现浇空心楼盖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较新的技术,它根据钢筋混凝土受力原理,把现浇实心楼板整体性好和预制空心楼板自重轻、跨度大等优点巧妙地结合在—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果。

【关键词】空心楼;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国内各单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研究现浇空心楼盖,并取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2002年12月6日,“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板中的应用技术”通过了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的评估,获得建设部科技成果评估证书(建科评[2002]063号)。评估单位认为,该项成果可广泛适用于大跨度、大空间、大荷载的建筑中。与传统技术相比较,可节省混凝土用量,降低综合造价。该成果主要适用于学校、桥梁、阅览室、办公写字楼、商场、厂房、地下停车场、大开间住宅等项目。目前发展趋势看好,前景无限,与人民生活紧密相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该项成果的普及推广将可产生不可估量的综合效益。2002年,现浇混凝土空心无梁楼板技术这一科技成果在第十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并被英国大不列颠国际专利开发中心授予国际发明金奖。目前,全国已有几千万平方米的建筑采用了该结构体系。应建筑发展的需要,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于2004年12月完成,2005年4月1日正式实施。

BDF薄壁筒体构件的问世为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提供了一种性能可靠、质量稳定的内模行驶。埋置BDF薄壁筒体构件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多为无梁,重量轻于实心楼盖,可大量节省混凝土用量,减轻结构自重、降低工程造价,减少地震作用对结构的危害;还可较方便的实现大开间,增大使用面积;在保证使用净空高度的条件下,可降低结构层高,对于有高度限制的房屋可增加楼层,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种现浇空心楼盖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隔音、隔热性能。应用埋置BDF薄壁筒体构件的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符合国家倡导的建设“节能省地型”建筑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施工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施工中起拱方式:模板是双向板应双向起拱,单向板应单向起拱,模板中心起拱高度一层在3~5‰之间,二层及二层以上模板中心起拱高度在2~3‰之间。

(2)空心管运达到施工现场后卸车时不得直接往地面上抛,堆放要整齐,不得用较重物件对空心管进行砸和压,放在地面和钢筋上要稳定。安装空心管时必须轻拿轻放,在空心管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不得直接在空心管上面行走,在空心管上面行走之前应当铺设木板,不得直接在空心管上面堆放重物和其它作业。吊运安装时必须使用专用吊蓝吊运,严禁用缆绳直接绑扎空心管进行吊运,空心管被吊到安装楼层后应及时排放,不宜再叠层堆放。

(3)震捣方法:在浇灌混凝土埋不宜在空心管上面堆积较多的混凝土,放完的混凝土应立即摊开震捣、必须坚持少浇勤震,防止楼板下面出现露钢筋及孔洞现象。震捣混凝土时易选用d=30的震捣棒,不得使用平板震捣器。

(4)空心管间距的控制: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可以用60×60的木方插在两个空心管之间,等到每肋的混凝土浇灌填满初凝后即可把木方拔出,再用混凝土把由木方形成的孔洞填平。

(5)混凝土的浇注方法:应当横着空心管的方向进行浇灌混凝土,从板中心开始浇筑,随后从中心向周边扩散的浇筑方法,或者用固定内模的钢筋叉,叉住几排内模于浇筑振捣完成之后,抽出钢筋叉固定下一排,以此类推。

(6)保护层的控制:如在无梁楼盖的设计受力配筋直径小于16时,应加强对底筋保护层垫块的间距控制,其间距不宜大于600。相应部位的上层钢筋支架间距也不宜大于600。以便于有效控制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7)混凝土塌落度控制:浇筑无梁楼盖混凝土时,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塌落度,避免造成由于混凝土太干而形成蜂窝、孔洞等缺陷。混凝土的塌落度应控制在±18~20左右。

(8)BDF空心薄壁管:在底层钢筋绑扎完后,开始抗浮点的设置工作,直径150-200mm筒芯抗浮点间距控制在1.5m一道,使用14#镀锌铁丝绑扎;芯筒固定支架位置距筒芯两端150-200mm,以防止浇灌混凝土时筒芯受振上浮或位移。

(9)混凝土养护:无梁空心楼盖混凝土需要专人浇水养护,且冬季施工时须采用草袋或塑料薄膜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宜小于10d。

2. 体会──空心楼盖技术在施工中的优势

在几年的工程管理实践中,一直接触的都是传统楼板的施工,跨度在6m~8m左右,柱距較小。在柱距的范围内,存在十字交叉次梁或平行的次梁,给工人施工带来很多不便。与传统楼板施工技术相比,空心楼盖施工技术的最大区别与优势是:① 工人施工中楼板的支模速度明显加快,整板铺放整块的模板,不用像传统楼板施工还要支几条主、次梁的模板;② 楼板区格内无次梁,模板基本上不用破坏,整块拼装,使模板的周转次数明显增加,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③ 钢筋绑扎比传统的施工方法要容易、快捷。因为传统的楼板区格内有几条次梁,梁板钢筋交叉处的绑扎非常繁琐,而新的技术带来新的施工方案。楼板格内无次梁,楼板的钢筋完全在一块大的整板上绑扎完毕,给钢筋工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条件,也减少了钢筋的截断工序和钢筋的损耗;④ 拆模时,比传统施工快速方便,拆模时不用像以前有梁楼板不容易拆卸,拆卸后模板有碎块,破损比较多。新施工方案拆模板只要按顺序依次拆下,不费力气,模板完整,可以整体用到下一层去,减少损耗、降低模板成本。⑤ 抹灰比传统楼板容易,如果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求严格,完全可以省略抹灰这道工序,直接打磨,刮腻子等涂刷涂料,节省人工材料和成本,也加快施工进度,效果非常明显。

3.总结

BDF薄壁筒芯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施工技术,突破了原有的建筑施工理念。在现场施工组织过程中,要求我们精心组织,合理分工,注重配合,强调效率。尤其是在钢筋绑扎和BDF薄壁筒芯安放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现场的施工顺序,注重对筒芯的保护,在保证钢筋绑扎位置准确,牢固的同时,还要与机电安装专业密切配合,做到及时放线,准确定位。

同时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DF薄壁筒芯的保护成为新的课题,要加强对工人的进场教育,精心施工,在保证正常的施工进度的同时做到减少损坏、降低损耗。

当然,任何一种的新的技术和新的施工理念都要经过现实的检验,在国典大厦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BDF薄壁筒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存在的缺点。如:(1)安放BDF筒芯的楼板负弯距筋的弯钩问题,即管与板的负筋位置发生矛盾,负筋弯钩无法下弯。在这种情况下,负筋只能做成直筋。由此会否产生楼板受力状态的改变需要进一步研究。(2)在安放筒芯的同时,机电安装作业有直径较大的管线、盒体无法移位时,即取消该处的BDF管。这种情况下,给现场的施工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由此产生的楼板体积空心率的降低会否导致受力状态的改变也需要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桥梁施工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钢筋混凝土反力墙关键工序的施工改进技术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