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一现的民国“好人政府”

2020-07-14 22:03
文萃报·周五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吴佩孚军阀罗素

1921年,中华民国走到了第十个年头,国内政治仍是一地鸡毛,以至于1917年回国时曾高调表示“二十年不谈政治”的胡适,不到五年就忍不下去了。

1921年5月21日,胡适把北京大学地质调查所所长丁文江、北京大学教育系教授蒋梦麟等人招到家中“讨论组织一个小会的事儿”,胡适草拟了组织大纲,大家均表同意,这便是“努力会”的缘起。

到了1922年5月14日,由胡适起草,蔡元培领衔,陶行知、丁文江、胡适等16人签署的《我们的政治主张》,在“努力会”创办的《努力周报》上发表,该文认为中国的政治军阀混战,国无宁日,全是因为好人自命清高,不愿参与政治,让坏人当道。因此提出由知识分子中的“好人”组成“好人政府”,形成社会的重心,一点一滴地改造社会,创造出一个完美的“大我”。

其实,所谓“好人政府”并非胡适、丁文江等人原创,最初的提出者是大哲学家罗素。1920年10月,罗素应梁启超之邀来华讲学,丁文江是总招待。罗素不想谈自己不甚了解的中国问题,可当时中国人总是希望他发表些“中国向何处去”的建议,无奈之下罗素只好谈了些“走到哪里都不会有错的真理”:“中国要有一打好人,敢于承担责任,敢于将自己的思想付诸实践。”据说罗素回国后曾对人说:“丁文江是我所见中国人中最有才最有能力的人。”很显然,丁文江就是罗素眼中的“一打好人”之一了。

历史有时会以喜剧的形式,与人们开一个悲催的玩笑。1922年9月,由于军阀派系的矛盾,吴佩孚等支持王宠惠出来组织内阁,署理国务总理,罗文干任财政总长,汤尔和任教育总长。他们三人都曾在《我们的政治主张》上签名,因此,这届内阁被人称为“好人政府”。

胡适、丁文江大喜过望,叫上傅斯年等人,全力以赴地支持和指导王、罗、汤三人如何治理国家,提出来一揽子治国方略。可惜“好人内阁”并无实权,只不过是军阀手里的一种工具与装饰,王宠惠等整天忙碌,向外国乞讨借款,主要是给军阀做内战经费,因此引起人民的不满。又因为军费分配不均,引起直系内部纠纷,王宠惠自然倾向吴佩孚为首的“洛(阳)派”,给他们提供较多的军费,因而引起以曹錕为首的“保(定)派”的极大不满。

最终,吴佩孚迫于形势与曹锟妥协。王宠惠等人失了后台,被迫于1922年11月29日宣布下台,罗文干还因“贪污”落得个锒铛入狱。“好人政府”仅仅两个月零六天便“倒阁”了。(摘自《中国人大》 纪彭/文)

猜你喜欢
吴佩孚军阀罗素
焦山碑林吴佩孚碑石刻文化背景考察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吴佩孚鸡屁股“退敌”
低情商,易受伤
我就是他们要保卫的那种文明
专治出墙杏
吴佩孚的批文
从湖南《大公报》看军阀统治下的端午节(1917—1926)
吴佩孚的真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