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排污口治理系统解决方案

2020-07-14 15:34宋肖肖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21期

宋肖肖

摘  要:在河道污染治理中滨水排污口是导致水体污染甚至黑臭的重要方面,现实中面临了施工空间、建设时间、投资和运维费用等众多制约因素,针对该难题,文章提出了分散收集就地处理和资源化系统方案,实现快速、有效和低代价的截污和消除污染源,并为新建滨河绿化空间带来新的灌溉水资源,解决系统建成后长效运维经济性问题。

关键词:滨河排污口治理;重力流截污;负压系统;分散收集就地资源化

中图分类号:X7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20)21-0142-02

Abstract: In the river pollution control, the waterfront sewage outlet is an important aspect that leads to polluted and even smelly water. In reality, it is faced with many restrictive factors, such as construction space, construction time, investm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osts, etc.,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decentralized collection, on-the-spot disposal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system scheme, in order to achieve fast, effective and low-cost pollution interception and elimination of pollution sources, bring new irrigation water resources for the new riverside greening space, and solve the economic problem of long-term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after the completion of the system.

Keywords: riverside sewage outlet treatment; gravity flow pollution interception; negative pressure system; decentralized collection, on-the-spot disposal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1 背景

在河道污染治理中滨水排污口是导致水体污染甚至黑臭的重要方面,对直排污水有效地截污、治理,并进一步实现污水净化处理后作为非传统水资源加以利用是治理过程中的基本需求和目标。本文以某河道污染治理项目为例,对此开展解决方案分析。

该河道流域的上游以山林、农田、村镇为主,下游为相对平坦的城区段,项目实施治理范围内基本为城市待开发建设区,内部分布有大量的村莊,村庄污水均沿现状合流制排水渠道汇集并进入该河道内,带来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导致水体呈劣Ⅴ类水质。

在项目建设之初,从全流域角度,将对河道水体带来严重污染的农田面源污染、养殖废水排入污染以及集中城镇直排污水污染、河道内源污染等分别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形成系统治理,分段控制的总体策略。而针对城市待开发建设区滨河沿线的众多排污口的污染治理成为了城区段污染治理的重点。

针对该项目特点,系统方案主要考虑因素如下:

(1)现状排污口为临时性的,当城市区域按规划统一建设后,将无污水直排的问题,但是时间与河道黑臭水体污染治理时序并不匹配,滞后五年。

(2)大部分排污口与河道间距极小,三年前开展过截污建设,但受制于滨水区域的软地基、高地下水和地表水水位且施工质量差等问题,导致系统断裂、外渗,丧失了截污功能和作用。因此本次黑臭治理系统所提出的截污方案必须吸取以往的教训,避免投资的浪费和无法实现长效的有效截污的情况。

(3)该河道水体非雨季流动性差,上游断流、外部补给水源短缺,在系统制定中需充分考虑将收集的雨污水资源加以利用,同时新建设的滨河绿地也需解决灌溉水源。

(4)该项目以PPP模式开展建设和运维,因此,在解决量大分散的众多排口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需考虑最小的投资代价、最便捷的后期运维管理模式、最高效的实施速度。

2 截污治污与污水资源化系统解决方案对比

针对需要进行截污治污的滨河排污口进行了三个系统实施方案对比,以筛选确定最优实施方案。

方案一:传统重力流截污集中收集,沿河道建设集中截污管线,沿地形地势自北向南敷设,末端排入城市现状污水管网内。沿线需设置两处污水倒虹吸过河,且总体管线埋深过深,并需要设置3处污水提升泵站提升。为避免出现之前截污的沉降、渗漏、断裂问题,需对地基严格处理、管道基础以及管道材质和敷设空间等进行严格的管控。

方案二:负压系统集中收集,各截污口处设置负压转化收集器转换后进入集中负压截污管网,由北向南沿地势敷设,并最终经过末端负压站提升排至城市现状污水管网内。该方案降低了滨水截污管网施工难度,加快了实施速度。

方案三:分散收集就地资源化利用。对于分散距离远,排污量大的排口单独设置小型可移动式处理设备处理。对于间距较小,全部为污水排水,有条件集中收集处理的排口,统一小管径浅埋深就近收集后设置小型可移动式处理设备处理。设备统一采取租赁式,设备处理出水稳定达到国标一级A排放标准。出水回用于滨河绿化灌溉用水,超量部分进入滨河生态驳岸净化空间后补入河道内。

系统方案比选:以远近期协调,解决污水直排水污染问题为目标,以技术可靠,经济合理,场地适宜, 过程可控,社会受益五个维度,对上述提出的三个方案进行具体指标对比分析(见表1)。

综合对比,方案一在是投资、建设周期、实施难度以及运维安全可靠性等方面都不具优势,不适合于河道滨水截污类项目。方案二虽很好解决了滨水管网建设的难题,提高了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但投资和运行费用均中等,无明显优势。同时无法满足城市区域发展中水量增大的需求,无法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方案三与滨水河道排污口治理需求最为契合,不但可实现对污染的快速有效控制,还可为项目大规模滨水绿地景观空间带来非传统水资源供给,节省运维期间常规市政自来水使用成本。同时在5年内城市建设中可针对建设区近期污水排水进行临时处理设施的同步配套,城市总体开发建设完善后现有移动式处理设备可最大程度的实现移走再利用,随着近年来污水设备租赁市场的成熟,方案三在投资方面的优势将更加明显和突出。因此,分散收集就地资源化利用系统是滨河排污口治理的最佳选择方案。

进一步核算污水资源化利用情况,项目滨河景观绿地面积20万平米,日灌溉需水量约400立方米/天,而污水旱季再生利用日产水量约400~420立方米,与灌溉水量需求具有极高的匹配平衡关系。与当地其他绿地采用自来水灌溉相比,年节约自来水使用量10万立方米,以当地不含排水价格的自来水价格2.12元计算,年节约自来水费用21.2万元,该费用远高于污水处理环节的日常运行费用成本,经济效益明显。

3 结束语

分散式污水就地处理资源化系统在滨河排污口治理项目中具有普适性,其因低投资、低影响建设、快速实施来解决污染问题;同时以智能化管控实现无人值守,运维简单,管理方便,运行代价低,解决了众多项目中易建设难管理的问题;此外因就地处理后将污水转变为了区域绿化灌溉的可靠稳定的非传统水资源,实现了再生水的利用和对区域的正向贡献效益,改变了传统将“污水”看作负担和治理难题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尹文超,刘永旺,赵昕,等.城镇分散式低碳生态污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研究[J].给水排水,2017,43:107-111.

[2]徐志嫱,魏红,黄廷林.污水采用集中或分散处理再生回用的经济比较[J].中国给水排水,2007,23(6):79-83.

[3]李旻,徐江,苏珊珊,等.室外真空排水技术在我国应用与发展的若干问题[J].中国给水排水,2015,31(16):1-5.

[4]張建明,王雷,刘兴哲,等.室外负压排水技术在北方山区农村污水收集处理工程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2018,44(6):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