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体育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现代体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已经不能再很好的满足当代大学生群体的体育学习需求,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在确保对学生进行体能好技术训练的基础之上还融入了心理训练的内容,意在通过心理训练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实现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同步发展。本文将就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心理训练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心理训练
引言
之所以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训练的内容,是因为大学生在参加体育训练或者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是需要承受一定的心理负荷的,大学生通过心理训练,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内在潜能,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们承受体育训练风险与困难的能力。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就此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一、关于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训练的必要性分析
1.体育教学现实情况需要融入心理训练
笔者在调查和研究的过程中,了解到当前在大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因为一些比较轻微的身体问题就选择向教师请假,不愿意参加体育课程的学习,而体育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请求时也是选择接受,答应学生们的请假请求。但是,每一节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有计划和安排的,如果因为几名学生的缺席而改变教学计划,久而久之,其必然会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面对一些难度比较大的运动项目时,很容易产生害怕或者恐惧的心理,不敢去尝试,学习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当前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因此,要想确保体育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要融入心理训练,要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素质。
2.融入心理訓练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不只是对大学生身体的训练,其还应该包含着对大学生心理的训练。换而言之,任何一项体育活动都是结合体力与心理的双重训练,因此,学生们只有具备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才能够真正学习好每一项运动技能。如果将心理训练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通过专业的心理教育和疏导来改变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一些负面心理状态,其必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大学生群体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一来,其必然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质量。
3.心理训练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实,大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存在和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有可能成为他们未来学习和工作中会遇到的心理问题。借助体育教学的机会来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心理训练,体育教师采取专业的心理训练手段来调整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心理训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落实心理训练
1.培养大学生坚持不懈的心理素质
众所周知,现在大学生群体的成长历程中很少经受过巨大的挫折和磨难,所以,他们在很小的困难面前就容易选择后退和逃避,而面对未知的领域事,他们也都不敢去轻易尝试,害怕失败,害怕挑战。高校体育教学中所开展的心理训练就应该关注到这一点,要借助体育教学来下意识针对性培养大学生坚持不懈,勇敢面对的精神,体育教师要想办法鼓励大学生去积极尝试,要克服心理恐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证明自己的能力。
以高校体育教学中所开设的马拉松比赛为例:马拉松是一项长跑比赛,其考验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考验着大学生心理素质。马拉松是培养大学生树立起坚持不懈的精神与勇往直前的信念的一种有效方式。关于马拉松比赛的设置,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体育教师要带领大学生一起学习和了解马拉松比赛的相关知识和规则。其次,体育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性别和体力,为男女学生分别设置出合适的跑步距离,既不能让学生感觉太过容易,也不能让学生感觉太过吃力。还有,学校组织举办马拉松比赛的时间最好选择在周末或者其他空余时间,这样便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也会有学生选择去观看,有了更多同学的参与,也有了同学的观看和鼓励,参加马拉松的学生的表现欲和胜负欲就会被瞬间激发出来,也因为这些外在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更有了坚持到底的勇气。
2.及时疏导大学生的紧张心理
在体育学习中,大学生比较容易产生紧张心理,高难度技术动作的学习、危险系数比较高的运动项目以及体育成绩压力等等都会让大学生产生紧张情绪。因此,在进行心理训练的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关注到这一点,要及时疏导大学生的紧张心理。如何消除大学生的紧张心理,笔者建议体育教师要深入挖掘大学生产生紧张心理的原因,针对性采取科学有效的疏导措施。比如,针对一些危险系数比较高的运动项目带来的紧张心理,体育教师可以提前与学生们一起分析该运动项目危险系数高的原因,并且提前传授给学生们避免事故发生的有效应对措施,增强学生们的安全感,而不是反复强调动作失误,加剧学生们的紧张情绪。再比如,针对高难度技术动作学习所产生的紧张心理,体育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进行多次示范,要不厌其烦的对学生进行动作指导,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进而缓解大学生的紧张情绪。
3.培养大学生乐观自信的心理素质
笔者了解到很多大学生在体育学习中都存在着一个普遍性心理问题,那就是不够自信,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这对于大学生学习体育技能而言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心理训练时一定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建立起乐观自信的心理素质,要让学生学会相信自己,肯定自己,对自己有信心。笔者建议,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组织一些互动性质的活动,比如接力跨栏、三人四足、接力跑等等,通过这些互动性的游戏方式来让学生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价值,要让学生们发现自己还是有能力的,还是被需要的,进而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培养起乐观自信的心理素质,以更加乐观自信的心态去面对体育学习。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训练是当前体育教学工作向前发展的必然要求,现在的大学生需要通过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来提升心理素质,高校体育教学也需要借助心理训练来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磊.浅析功能性训练在高校体育中的开展[J].科技风.2019(18):63-63
[2]肖建波.谈心理训练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重要性[J].才智.2019(3):80-80
作者简介:李慧龙(1978-11)男,汉族,河北省邢台市,副高,大学本科学历,教育学,体育学,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