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华
摘要:随着信息环境日益成熟,大数据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内部审计中的有机渗入可以对其工作的复杂和繁琐程度进行有效优化,提供更为便捷的办公手段。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观念也随着大数据的深入而实时转变,使审计工作能够公开透明又有序地稳定推进。本文就大数据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进行简述,并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内部审计;影响;建议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联合的环境下诞生的大数据技术,对国家经济转型与升级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如今,大数据已影响到我国商业模式重构、业务体系更新、生产要素优化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高校的管理工作也不可避免被同化,移动终端与科技系统的革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在大数据的影响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也在探索适应新形势的方法与途径,如何将大量数据高效精准地应用于当前的内部审计工作中?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未来又将何去何从?下文就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现状
(一)业务数据剧增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是指对学校与资源利用相关的业务活动进行合法有效的审查,对其过程与结果进行确认与评价,以期促进高校管理控制体制完善,更好地进行风险防范、效益创造工作,实现高校事业的最终目标。随着我国高校的生源增加,办学规模扩大,高校的资金流动性也日益增长。高校内部审计工作随着高校学院的发展日趋繁重,牵涉的数据冗杂繁多,类型多样,审计人员分身乏术,业务开展压力骤增。高校迫切需要引入大数据技术对当前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优化作业结构。
(二)数据资源利用率低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将审计的合规性、合法性作为主要工作目标,提取利用的审计数据资源构成比较单一。审计工作作为鉴证经济业务、评价经济责任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不仅是为了维护财经法纪,也是为了改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一定的经济效益。大数据技术的引入可以搭建数据间的关联,对数据资源进行二次加工与深度计算,从而提高数据利用的层次,优化高校内部审计工作。
(三)传统审计模式效率低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对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作出了全方面的要求,涵盖了组织领导、预算管理、资金使用效益、内部控制、风险防控等各项举措。传统的高校内部审计模式效率低,难以满足剧增的审计需求,数据处理缓慢,跟不上任务进度,阻碍了高校审计工作的进步,因此引进大数据技术变得十分必要。
二、大数据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影响
(一)对高校内部审计发展方向的影响
高校内部审计的工作机制是并行账项基础审计、风险基础审计以及制度基础审计等多项任务,但当前很多高校在进行内部审计时,过度强调资金链及其流向的合规性、合法性,内部审计仍只重视财务账项基础的审计,因此很多高校都忽视了资金绩效、风险防控以及内部控制审计等方面的工作,给高校的稳定运作埋下了安全隐患。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应结合本身信息化建设实况,为审计工作开放信息源,以满足其工作需求。信息源对审计部门的开放使高校内部控制审计以及基础评价工作的开展更加流畅,流动的信息完善丰富了审计资源,打破了各部门之间闭塞的信息壁垒。这些变化推动了审计人员将风险基础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也纳入审计重点范畴,扩大了审计范围,提升了审计视角。大数据极大地提高了审計工作推进时挖掘、分享、整合数据的效率,推动了高校内部审计向信息化、数据化、持续化的方向高速发展。
(二)对高校内部审计观念的影响
传统的高校内部审计依赖于知识与经验的驱动,大数据冲击下,时代形势日新月异,只依靠过往经验已难以满足当前需求,高校内部审计的驱动正朝着数据化方向转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所需的财务报表、财务决算等基础性结构化数据,在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已经基本告别纸质模式,实现了全面电子化。审计数据包含了文字、图片、网络页面、音频、影像等,形式更具多样化。工作人员的审计观念在这一变革下不得不进行转变,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冗杂的数据进行精准挖掘、搜集、归类、整合与分析工作。在大数据技术的协助下,工作人员可以更高效地利用数据资源,挖掘有价值的审计线索,同时摆脱人为偏见的影响,获取客观公正且全面的更具有价值的审计信息。大数据技术也可以从更为宏观的角度对高校财务、教科、基建等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分析,快速汇总归纳大量数据,并找到其中的共性问题,推动审计人员的工作更贴近发展趋势。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方式与手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观念随之革新进化,推动了高校内部审计新时代的到来。
(三)对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影响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方式、手段、观念都在发生变化,这就对审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形势下,云计算技术基本承包了审计工作中所需的大量基础数据与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工作人员在整合这些资料数据时,要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做到关联性的全面分析,找到高校工作的内在规律、当前的共性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审计工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云计算技术,对数据进行挖掘解析并作出预判,整合过程中善用Python技能,提高办公效率。工作人员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自我专业水平,适应社会进步,还能推动高校整体审计从业队伍素质提高。审计从业人员需要掌握一定的财务知识、工程技术等,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对大数据下的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有较为精准的认知,并有效发挥出高校内部审计的职能。
三、大数据背景下对高校内部审计的建议
(一)完善高校内部审计相关制度
关于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最早的是1990年出台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后来在1996年、2004年、2009年分别依据落实情况与社会发展作出了完善。针对大数据背景,为提升高校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能力,教育部在2017年发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对大数据背景下审计工作的监督机制作出了精细化的规定,为具体操作作出了执行指引。但大数据背景下,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更新换代周期极短,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在法律法规的完善上要跟上时代脚步,提高更新频率,从依法治国、依法审计的角度出发,不断依据现实变革修改完善相应的审计法律法规。高校在将大数据技术落实到审计流程与具体业务操作中时,应遵循法律指引,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审计行为的合法合规性。尊重审计法律地位,依法进行审计工作,为高校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内部审计工作建立起规范安全的操作环境,并提供有力的法律援助。
(二)建立高校内部审计大数据平台,共享审计分析系统
大数据背景下,数据呈指数级增长,高校单一的审计平台与审计分析系统已难以支撑强大的数据运算,无法保证审计工作顺利推进。因此,高校只有搭建起相应技术支撑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流动,保证数据挖掘收集、整理归纳、存储管理与共享的安全性与可操作性,才能科学合理地运用大数据技术,保障审计工作有效开展。基于此,教育行政主管及相关部门要在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提出要求的同时,推动大数据平台的搭建与完善,保证各院校在审计中创造出的大量数据可以储存在该平台上,并进一步与其他院校交换共享信息。此外,国家相关部门组织应充分发挥出大数据审计的优势,组织各校合作开发与当前技术相匹配的审计分析系统,该系统的功能要足以支持多校共享,并研发配套软件等,保证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有效完成。
(三)培养高校内部审计的大数据人才
当前的大数据技术虽然朝着人工智能的方向发展,但距离完全解放人力还有一定的技术差距,因此,高校内部审计中的大数据人才培养工作仍是重点工作之一,尤其是对具体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复杂的资金流向进行判断等工作还需依赖人工操作。目前,很多高校的内部审计队伍中人员构成单一,其虽然具有较高的财务专业、工程专业水平,但对大数据技术的掌握仍然比较差。因此,高校在接下来的人才引进过程中,不仅要对应聘者的审计专业水平作出要求,还要考核其大数据技术的掌握运用能力。此外,高校还可以制定合理的考核机制,督促审计相关人员提高自身重视程度。高校完成了前期的人才引進后,后续要补充完成对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定期安排培训教育,通过云计算、“互联网+”等大数据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大数据运用能力,使人才队伍得到有效优化。
(四)制订高校内部审计发展规划
大数据已经是时代发展的不可逆趋势,高校内部审计运用大数据技术也是必然之举。依据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及未来高等院校教育的发展方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联合财政部门、国家审计部门等相关部门,研究讨论并制订可行的高校内部审计发展规划,指导高校审计部门的未来走向。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按照发展规划有条理地一步步推进,既能提高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工作高质量完成,又能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高校管理中的作用,促进高校稳定健康发展,为社会稳定与发展作出贡献。
四、结语
大数据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其对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推动,更体现在其加快了审计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因此,高校应善用大数据技术,加强高校内部审计从工作模式到人才队伍的全方位优化,推动整体信息化建设进程。高校只有抓住大数据时代的机遇,才能完成适应时代发展的数字化转变,从根本上提升高校管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国萍,朱君.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与客观性实证分析:基于吉林省高校的调查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4(5):18-23.
[2]索南旺姆.云审计: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J].甘肃高师学报,2017,22(12):78-82.
[3]苏华董.基于大数据的高校绩效审计及其发展趋势[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8(3):126-129.
[4]曾梅.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内部审计模式创新与难点探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8,36(2):131-136.
[5]秦荣生.“互联网+”时代的审计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6(1):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