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飞
摘要:对世界石油和石化行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对中国的石油和石化工程企业走国际化道路所面临的机遇、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探讨,从实施战略转型、塑造核心竞争力、利用国际规则、成立战略联盟、把握政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对石油石化及其他行业工程承包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石油;石油化工;工程承包;国际化;战略
1 世界石油石化工业带来的机遇
2008 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资本市场剧烈动荡,贸易增速回落,2012 年受严峻经济形势影响,世界石化产品需求增速明显下降,但世界石化工业仍在不断发展。以石化工业的龙头——乙烯装置为例,IHS 公司2013 年8 月底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受益于北美页岩气革命刺激,全球乙烯产业将迎来“黄金十年”,北美地区石化工业开始复苏,需求重心主要在东半球,尤其是中国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报告提出,全球乙烯需求在2014 年将接近1.4 亿吨,未来10 年将保持4% 的年均增速,中国和中东的需求增长将继续引领全球。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力度,促进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预测,我国“十二五”期间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0%,到2015 年实现工业生产总值12 万亿元,实现进出口贸易额3000 亿美元。石化工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为工程承包企业的做大做强提供了契机。
2 石油石化工程企业国际化有关问题
2.1 国内石油石化工程企业总体情况
国内石油石化工程企业队伍庞大,历史包袱重,在国内市场饱和的情况下,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由于劳动力及原材料成本低,吃苦耐劳,坚守信誉,在参与国际化竞争中逐渐取得一席之地,并站稳脚跟。目前,我国石油石化工程企业的服务市场已拓展到非洲、南美洲、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区域。中国石化的石油工程队伍达2500 余支,在43 个国家执行480 个项目合同,中国石油在海外的石油工程队伍达1200 支,在49 个国家提供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中石化炼化工程公司于1990 年进入国际市场承担工程承包项目,按照2011 年从石油化工行业所获得的服务收入计算,该公司为全球十大工程承包商之一。
2.2 国内石油石化工程企业开展国际化业务的难点
2.2.1 不熟悉国际规则
对新进入区域的市场规则、法律体系、标准规范以及社会形态缺乏深入的研究和充分的准备,容易陷入被动,甚至导致亏损。比如,某公司承担的科威特27 号集油站项目,是世界级集油站,要执行700 多项国际标准,仅配管施工就有40 多项质量管理标准。同国内项目的通常做法相比,外方的国际化管理要求近乎苛刻,中方企业所经受的严峻考验是前所未有的,但这就是国际项目的市场规则,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规则,才能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2.2.2 融资能力薄弱
国际市场上投融资带动工程总承包的方式盛行,资金实力决定了竞争能力,但是,我国石油石化工程企业大都是传统国企,流动资金紧张,在资产负债率及资金担保等方面存在体制障碍,削弱了国际竞争力。石油石化工程项目融资与投资,既具有石油石化工程技术、管理及项目环境的独特性,又有項目融资投资领域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一直以来,国内石油石化工程企业直接参与项目融资投资的机会很少,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和业务能力,因此,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时,处于劣势地位。
2.2.3 管理体制不健全
国家层面,支持石油石化工程企业开展国际化业务的境外投融资、外汇管制、信贷保险、出入境审批等配套政策不够完善,行业协会的优势和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企业层面,大多数还没有形成健全的决策、运营、监督机制,管理理念和企业氛围不能适应国际化要求。由于行业特殊性,国内石油石化工程企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还不够彻底,大部分的业务模式还比较单一化和低端化,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差。
2.2.4 缺乏国际化专业人才
国内石油石化工程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普遍存在语言沟通障碍大、国际法律问题多、技术标准转化慢、国际项目管理体系弱等短板,实际上就是由于国际化专业人才储备不足造成的。国际石油石化工程项目中,亟需大量懂专业、擅沟通、会管理的人才,人力资源的素质和数量已经成为石油石化工程项目成功的关键。石油石化工程企业的国际化人才不足,势必直接影响到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3 石油石化工程企业加快国际化的对策与建议
3.1 实施国际化战略转型
借助国家实力提升、能源外交力度加大的历史机遇,石油石化工程企业要尽快由较为单一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为主,转变为技术输出、管理输出为主,建立规划设计咨询、投融资、采购、建设、运营管理一体化的高端业务模式,积极在国际市场上实施PMC、EPC、BOT、BOOT、BT 等项目。有实力的企业可以通过入股、控股方式或者直接收购国外的知名工程企业,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
3.2 塑造核心竞争力
石油石化工程企业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在复杂项目管理能力、项目融资能力、创新能力、全球化协同能力及专利专有技术研发能力等方面提升自身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并形成核心竞争力。加强技术、管理、语言方面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储备,使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发展壮大的核心竞争力。
3.3 充分利用国际规则
石油石化工程企业要掌握国际标准和惯例,在企业资质、工程业绩、人员资格方面积极向国际通用规则接轨,最大限度满足国际市场准入条件,为决胜未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尽早熟悉目标市场的法律、会计、税务、审计、用工等方面政策,做好风险评估,避免盲目进入,带来不必要麻烦。同时,要争取把国内成熟的技术标准规范和首创做法向国际推广,积极参与国际标准规范的研究和制订,提高话语权。
3.4 组建战略联盟
石油石化工程项目规模和技术复杂性日益增大,一些企业可以把工程咨询、项目管理、工程设计、装备制造、技术研发、施工建设、生产运营、资金融通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又可以分散风险,避免在国际市场上恶性竞争。
3.5 把握政策走向
石油石化工程企业要积极支持有关行业、专业协会及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内引外联、智力支持的作用;加强品牌建设,参与建立健全企业信用约束与监督体系;主动为国家不断完善境外投融资、出口信贷、外汇、税收、出入境管理等配套政策提供基础信息和可行建议。
4 结语
我国石油石化工程企业面临着国际化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形势,要积极行动起来,坚定地走国际化道路。同时,也要认真研究进入国际市场应解决的问题,迎难而上,实施战略转型,培育核心竞争力,提升自身实力,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实践证明,中国的企业完全能够建好、管好国际工程。
参考文献:
[1] 中国环境报.“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专题[OL].
[2] 张耀仓. 加强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确保海外油气资源战略实施[J]. 石油钻探技术,2012(5):1.
[3] 李春辉,薛梅. 中国石油工程技术队伍海外竞争力显著增强[OL].
[4] 中国新闻网. 中石化炼化工程在港正式挂牌上市[OL].
(作者身份证号码:13012919880423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