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凌虹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脚步,国民精神文明建设也进入到了更高的层次,各种艺术形式的展现也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朗诵而言,不仅是国民较为能够接受的一种情感表达艺术,同时也是口头交流的重要交流形式。通过笔者多年的研究得到了以下结论,朗诵艺术的核心价值在于情感交流,而不是单纯的说和读。想要能够更好地表现这种艺术的魅力,就需要朗诵者能够夯实自身普通话基础,同时具备充沛的个人情感,还需要配合相应的肢体语言。本文阐述了朗诵艺术的前期工作,并对如何掌握朗诵的技巧和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朗诵艺术;技巧和方法;策略
引言
朗诵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无论是小到各类公司、企业的年会,大到国家的春晚和各种主体晚会,都少不了朗诵的身影。而好的朗诵表演,不仅需要相关内容和主体符合场合的需要,也需要朗诵者具有高超的技巧和方法,同时最重要的一点则是朗诵者能够调动自身充沛的情感,能够和现场的观众进行情感上的交流,让观众产生同理心。只有这样,才能够完美的呈现出朗诵的核心价值,给予观众美的感受。
一、朗诵创作的前期准备
(一)对于文章的通读和熟读
朗诵艺术的准备工作,主要分为几个环节,其中最为基础,也最为关键的内容就是朗诵者对于文章的熟悉和掌握程度。除了新闻稿之外,无论任何一种题材,对全文的通读和熟读都是最基础的准备工作。在此过程中对于文章里的生僻字、较为灰色的措辞和片段,都需要对其进行标准,在此基础上,朗诵者还需要能够根据自身的理解和生活经验,来诠释文章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目的。这一环节需要朗诵者能够最大程度上的和原文产生情感共鸣,通过朗诵者作为桥梁,衔接作者和观众。
(二)真情实感的灌输
从朗诵的角度来讲,最为重要的效果在于“真诚”,而真诚最难能可贵的部分在于朗诵者的代入感。只有朗诵者能够将自身的理解融入到文章当中,才能够对其进行更好的诠释,这种诠释不仅是一种对于文章内容的还原,更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其本质就是将空间转换为时间的艺术形式。在此过程中,无论文章和故事的情节构建有多么精妙,最终都需要落实在朗诵者的语言表达上,因此,朗诵者需要能够结合自身艺术修养,为观众呈现出完整的作品思想内涵,让观众能够切实感受到作品和作者的艺术魅力。
(三)对于声音的处理
通常来讲,朗诵需要使用普通话,当然也有很多朗诵者会根据作者的要求或者主人公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方言。总体来讲对朗诵者而言,要求其字正腔圆,具备良好的节奏和停顿,在语序方面,不仅需要让观众能够清晰的听到朗诵者的声音,还需要能够根据朗诵者语音语调的变化来感受其中情绪的变化。同时,朗诵者的音色也是朗诵环节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对于朗诵者而言,极具魅力的嗓音能够直击观众的内心,有些朗诵者的音色是能够训练和优化的,但是同样有很多音色都是天生的,在某些特定的文章和环境中,能够呈现出具有特点的魅力来。
二、朗诵的方法和技巧
(一)掌握不同题材内容的差异性
通常来讲,朗诵的过程就是在有感情的沟通和说话,而这种形式和入场交流的不同,就在于情感的充沛程度上。在人们日常交流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内容较为随意且分散,在措辞方面也会较为口语化,而在朗诵过程中,相对作品内容和主体的关联性非常高,而且还具备较为深刻的思想内涵。这种内涵结合上丰富的情感表达,才能够对观众形成一种吸引,这种吸引及来自文章内容语言和措辞的简练,也关系到其篇幅精简、朗朗上口,同时还有鲜明的情感起伏波动,更加方便朗诵者抒发情感的爆发力。
(二)注重语言和情感的结合
朗诵的另外一个技巧在于朗诵者语言和情感的结合,众所周知,朗诵的过程中需要丰富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并非是线性的,简单来说,观众无法接受长期的平铺直叙,也无法接受长时间的爆发式的情感高潮。可以说只有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将其中的转折进行精准的勾画,才能够保障观众听到的声音,是“合适”的,在需要铺垫的时候,渲染情绪,在用力的地方将情感爆发出来,这样才能够起到震撼人心的作用。同时这种转折的效果,还能够让朗诵者更好地将文字、语言和情感进行结合,并利用专业的技巧进行二次艺术创作。最后,在朗诵的过程中,朗诵者还需要根据自身以往的经验,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编,包括哪里的韵脚需要调整,哪里需要增加适当的语气助词,其目的在于能够通过一定的修饰方法来提高整个作品的艺术修养,事实证明,文字作品本身的艺术水平高低在朗诵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朗诵者技巧的影响。
三、朗诵者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朗誦者自身价值观的塑造
想要更好地优化朗诵者的技巧和艺术表现,除了需要其为朗诵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并且掌握朗诵的技巧和方式以外,还需要有目的性的提高其综合素养,包括自身文学水平、对各类艺术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同时还需要能够学习相关的观众心理学和舞台表演技巧。只有不断充实自身,才能够学会朗诵的控场技巧,让自身和观众的情绪同步,并对朗诵的内容进行更好地表达。另外,朗诵者无论是对稿件的思想情感领悟,还是想要带动观众情感,都需要能够运用自身的专业朗诵技巧来进行艺术创作,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在相应的价值观基础上,以相应的文学背景框架来进行构建,这就需要朗诵者能够有目的性的强化自身文学修养。
(二)世界观的拓展
从我国目前朗诵内容的分布来讲,不仅包括我国优秀的文学作品内容,同样也有大量的世界文学经典,而想要能够对这类作品进行诠释,就需要朗诵者能够对相应的文化范畴有足够的认知。因此就需要朗诵者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古今、国内外所有的相关历史发展,各国的文化习俗,同时,朗诵者还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体系,包括灯光、舞美等舞台效果,以及气氛、环境等外部环境的设置。这样才能够保证朗诵效果能够得到最完美的呈现,提高节目的感染力和艺术性,从而让观众能够更加了解朗诵的意义。
四、朗诵艺术的发展趋势
对于朗诵艺术的发展而言,我国现代很多艺术团、戏剧表演剧团、朗诵爱好者都开展了朗诵艺术这种表演形式,甚至有很多交响乐团、民族歌舞团等也选择了添加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来融合自身的特性,为观众呈现出别具风格的表演来。另外,还有整台的晚会或者演出会选择相关主题的朗诵来完善自身的艺术表演,通过朗诵的形式让观众对其他类别的艺术表现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这种双管齐下的形式,不仅催发了各类艺术团体对于朗诵的重视,也普及了观众对于各种艺术表现的认知和接受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想要呈现出朗诵的完整性和艺术性,就需要在准备工作和表演技巧两个方面来进行提升。首先,在准备过程中,朗诵者需要能够完成全文的通读,对朗诵内容数量掌握,其次,还需要其能够充分理解文章的情感,并且和观众产生共鸣,最后,深入优化对声音的处理,让观众能够直观感受朗诵内容的艺术性。而在技巧上,朗诵者不仅需要能够对通篇进行简化处理,让文章内容朗朗上口,还需要在朗诵过程中为观众创造鲜明的画面感,并提高朗诵艺术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伍晓娟.浅谈对朗诵艺术的认识[J].西部广播电视,2018(24):155+163.
[2]李娟霞.谈朗诵艺术的审美意蕴[J].大众文艺,2011(18):119-120.
[3]樊煜.论朗诵中的留白[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6,34(06):53-59.
[4]顾永红.朗诵艺术在声乐、戏剧表演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20(01):30.
[5]杨柳.论表演式朗诵中多重元素的平衡表达[J].科技传播,2019,11(20):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