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雨
史铁生有篇文章叫作《扶轮问路》,意思是扶着轮椅,在这颗星球上询问究竟,边摸索边走自己的路。而我的读书生涯,可以概括为“写文问路”。
和写作结缘,应该是从初中开始的。那时的形式是写日记——用纸笔记录自己每天的生活。到了高中,自媒体进行得如火如荼,大V们通过文章发声表达,用文字的力量感染读者,同时还能坐拥百万粉丝、引流赚钱,这种打破传统模式的工作方式对我来说实在太有吸引力,于是心生向往,也想一头扎进这个浪潮。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我很笃定地选择了中文系,觉得学好中文就是在为写文打基础。
大学里,和文字打交道的时间越来越多。大一的时候加入了院里的新媒体编辑部,负责学院公众号的运营工作;还加入了学校青年传媒集团旗下的报社。与此同时,我也参加了大大小小好几个征文比赛,从特等奖到三等奖,我差不多都得过一遍。
当然,上述这些,除了凭着一腔热爱,或许还带点评奖学金加分的功利色彩。而我在私人场域中的写作,就是更为纯粹的兴趣使然了。
上大学的时候,特意开通了一个公众号,时不时在上面更新一些文章,文章内容有时是情绪,有时是观点,两者相互交织着。阅读量不多,读者基本上都是同学朋友,但这也成了我分享生活、表达自我的一个窗口。在另外一些社交平台,我也保持着比较活跃的姿态。知乎上的回答突破了万赞,到现在已经收获3000+粉丝;在豆瓣的话題里发表的日记,同样引起了一些小伙伴的共鸣。虽然我到现在也没有成为曾经“梦寐以求”的大V,但其实文字早已比我预想的,影响我更深——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我觉得我就是生来需要表达、需要读者的那类人,阅读量代表的,已经不是流量和收益,而是数字背后有血有肉的人,是可以互动的对象。
而我也真正感受到了写作带来的回馈——它让渺小的个体拥有发声的机会,我可以被人倾听,被人看见。记得一位老师说过,这种需求是人扩大社会影响力的本能,也是驱动我们行为的一个基本动机。在确定自己职业的时候,绝不应小觑这股力量。
真正把想要用文字创造价值的愿望转化为对自己能力的要求,是通过一份兼职。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个礼物公众号招聘助理的信息,我便抱着一种试试看的想法去应聘了,没想到坚持了一年半,撰文将近80篇,这也构成我大学期间最大的收入来源。
在这个过程中,我清晰地感觉到了自己的变化。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写一篇稿子花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我需要反复琢磨从哪一个角度切入去描写产品,我需要在脑海中搜索相关的电影台词,我需要翻很多买家秀找图,我需要去查阅品牌资料,我需要不断打磨语言……有时真的觉得灵感仿佛被榨得快要枯竭。
我遇到瓶颈期的时候,公众号的创始人,也就是我的老板,跟我讲了一段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话——“我们是可以突破的,而且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以突破。就像跑步,刚开始跑觉得五公里根本不可能,但是跑久了你会发现你已经不知不觉地超过五公里、十公里了……就在这不知不觉中。”后来我真的亲自实践了这个道理,我一次次地突破自己的瓶颈,文章也慢慢变得有血有肉,是在真正地和读者对话,而不是单纯地推销一样东西。
现在,我仍旧坚持写作。或许这大学四年,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是最重要的,故我们需要不断尝试,需要不断探索自己的边界。在无数次试验中,我明白了自己需要表达,需要被倾听,所以我选择与文字为伍,选择把它当作我的事业,并不断为之努力。边写边走,路就在那里,会自己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