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灵桂,李雪玉,梁 珣
(1.广西财经学院 广西金融与经济研究院,南宁 530003;2.广西银行学校 会计系,南宁 530007)
国内关于泛珠三角区域的研究较全面。一是关于泛珠三角区域政府关系的研究。赵磊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府际关系和复合行政理论背景,比较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欧盟等区域合作机制,提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市场统一化合作机制、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机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机制、资金保障机制、生态环境协同监管和综合治理机制等创新措施。[1]4王捷引入制度性集体行动框架中的交易成本理论,分析探讨影响泛珠三角区域政府间持续性合作的可能因素,提出发挥中央政府引导与管控作用、构建跨界政策网络、构建与完善好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对策。[2]5锁利铭等从地方政府主观倾向的角度,界定了府际合作的意愿和风险,构建了地方政府双边合作倾向的分析模型,利用泛珠区域双边合作实践作为案例进行说明,其中“低意愿+低风险”组合是泛珠合作双边关系的主流形式。此外,泛珠各方在进行合作对象选择时考虑的关键因素是合作意愿的强度,其次是合作风险的高低。另外,低风险的合作倾向会发生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接近程度高的区域之间,经济社会水平差距大的省区之间有发生合作不稳定的较大可能。[3]113
二是关于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研究。陈喜强等认为政府主导经济一体化战略促进了泛珠三角区域内制造业产业分工,提高了制造业合理化水平,但降低了制造业专业化水平。[4]69王珍认为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是区域一体化对新旧动能转化的最终影响因素,因此,在一体化进程中要加强政府协调与合作主导。[5]57
三是关于泛珠三角区域产业发展的研究。吴文娟认为泛珠三角区域尚未形成生态工业、生态林业及其他生态服务业产业链,要重视林业发展、企业发展引入生物链理论,通过创新促进生态产业链的实施与融合。[6]59高康等提出泛珠三角区域内超过80%省份的经济与物流耦合协调度具有明显的空间锁定及路径依赖性,要加强区域间战略协同、加强物流资源投入、发展现代物流。[7]49孔夏宁等发现泛珠三角区域内金融发展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各方要采取差别化的金融改革战略,有序且有针对性地进行金融体制在各地的深化改革,要注重提升金融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带动作用,促进各个区域实体经济从非平衡发展向平衡发展转变。[8]11
自2004年广西首次表态积极加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并公布与泛珠三角经济圈首倡者广东的合作计划开始[9]40,关于广西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研究围绕承接产业转移、构建统一市场、发展机制等方面展开。如钟启泉构建了广西参与泛珠三角经济区区域合作互动发展机制,包括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动力机制。[10]21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学者也对广西与泛珠各省区的合作开展研究,如陈喜强等在比较广东与广西制造业结构空间集聚和扩散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广西制造业与广东合作、优势产业链延伸、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对策。[11]74在“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珠江—西江经济带等建设背景下,学者对广西深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也做了研究,如夏宁提出桂粤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南部核心区域是解决广西服务“一带一路”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国家战略实施的解决方案。[12]4韦灵桂从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对广西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政策进行评估等。[13]102
总体而言,学者对泛珠三角区域政府关系、产业一体化、产业发展等方面有较全面的研究,但对广西参与泛珠各省区合作的研究并不多。基于社会燃烧理论这一视角来分析广西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于广西乃至泛珠其他省区参与泛珠合作都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2001年,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牛文元提出社会燃烧理论,认为在自然界中,燃烧物质、助燃剂、点火温度是燃烧必备的三个条件,三者缺一便不可能发生燃烧现象。将该燃烧原理运用到社会稳定领域的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两大关系完全平衡与和谐的情况下,社会是稳定和谐的,一旦出现违背两大关系平衡与和谐的因素,即社会无序混乱的“燃烧物质”,随着此类因素的量与质不断增加,在一些反人类、反社会、反国家的恶意舆论刻意攻击下,即增加了社会无序混乱的“助燃剂”,在二者皆备的情况下,一些微小的突发事件便会引起社会无序混乱,这些微小的突发事件即社会无序混乱的“点火温度”,进而导致社会的失控、动荡、无序。[14]17
广西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主要是由广西自身因素、泛珠三角区域发展等“燃烧物质”的积累,在国家众多重要战略“助燃剂”的催化下,在特定时期下达到“点火温度”而形成。因而,将社会燃烧理论引入广西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必能寻找出广西深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有效对策。
1.交通基础设施
在广西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各项政策推动下,广西的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实现互联互通。一是公路里程数逐年提升。2018年广西全区公路里程数达到125 449 km,同比增长1.78%,其中高速公路5 563 km,同比增长5.78%,县县通高速率达91%;公路密度0.53 km/km2,同比增长1.79%。[15]二是铁路规划有效落实。2018年铁路营业总里程5 202 km,比上年增加11 km,其中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1 771 km,14个地级市中有12个开通动车,直连18个省、直辖市、特别行政区。[16]三是机场建设加速。目前南宁、桂林、北海、柳州、百色、梧州、河池等7个市建有机场,2018年广西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2 765.6万人次,同比增长11.6%,可通航12个国家的26个城市。[17]四是水路运输能力稳步提高。2018年水路客运量为697万人,同比增长6.05%。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37 866万吨,同比增长9.92%。[15]
2.产业水平
随着广西与泛珠各省开展合作,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一是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8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7年的14.2∶45.6∶40.2调整为14.8∶39.7∶45.5。[16]二是示范区、产业园区建设趋于成熟。如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西园)建设步伐加快;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建设正式启动等,其中,北海铁山港(临海)工业区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 034亿元,同比增长14.7%。[18]三是旅游业增幅较大。2018年,全年旅游总消费7 619.90亿元,同比增长36.5%,其中国际旅游(外汇)消费27.78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国内旅游消费7 436.08亿元,同比增长37.2%。[16]
3.对外经贸合作
几年来,在泛珠合作机制和《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的推动下,广西对外经贸合作渐入佳境。一是对外贸易超速发展。2018年,全区外贸进出口由2013年的2 035.9亿元增长到4 106.71亿元,年均增长20.34%。[16]二是桂港经贸合作增幅较猛。2018年广西对香港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409.32亿元,同比增长56.64%,其中货物出口额360.96亿元,同比增长43.9%,货物进口额48.36亿元,同比增长358.6%。[16]三是桂澳合作有深入,广西与澳门旅游、文化交流更为密切。2018年,广西入境过夜游客562.33万人次,增长9.7%,其中澳门同胞入境人数为44.14万人次,增长15.4%,占全部入境过夜游客人数的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19];广西组织28家单位67名代表参加“2018澳门国际环保合作发展论坛及展览”活动[20],受到广泛关注;澳门青年联合会已经持续第六个年头到广西防城港开展“关爱大山中的梦想—澳门青年广西防城义教行”活动[21]等等。
4.各个经济区域实力
过去十年,广西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北部湾经济区(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桂西资源富集区(百色、河池、崇左)、西江经济带(柳州、桂林、梧州、贵港、玉林、贺州、来宾)、珠江—西江经济带(南宁、柳州、梧州、贵港、百色、来宾、崇左)等经济区域实力持续增强,2018年主要经济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2018年广西各个经济区域主要经济指标(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网站发布数据整理。
1.“一带一路”倡议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赋予广西新时代的使命: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22]2018年以来,广西始终围绕“三大定位”开展各项工作,“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重大成果。一是打造国际合作平台,促进“一带一路”有机衔接。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等服务平台,广西积极拓展双边和多边合作,成功举办15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二是产能合作渐入佳境,促进“一带一路”贸易增长。2018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为4 106.71亿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达2 244.4亿元。[22]三是频繁开展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2018年,广西已缔结国际友城108对,增长情况居全国第4位,其中东盟54对,居全国第1位。[23]
2.粤港澳大湾区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这是一项新时代、新格局、新实践的重大国家战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战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十九大报告》《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等政策文件均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提出明确要求,其中《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广州、深圳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也就是说,广西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同时,也应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广西政府印发《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实施方案(2019—2021)》,随后印发《广西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总体规划(2018—2035年)》,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18年,广西共引进粤港澳大湾区到位资金3 380.1亿元人民币,占广西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的42.5%。[24]
1.改革开放40周年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至今已走过了40余年不凡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开展国内、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经济总量节节攀升。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3 679亿元增长到900 309亿元,折合13.6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已于2010年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二是经济结构实现重大调整。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2∶40.7∶52.2,服务业比重由1978年的25.1上升27.1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提高30.4个百分点,第一、二产业共同带动经济增长。三是对外开放格局已然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2018年已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长到4.632万亿美元,折合约30.51万亿人民币。[25]稳居世界第一位。四是交通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发展。2018年,铁路营业总里程达13.2万km,比1949年末增长了5倍,其中高速铁路达到2.9万km,已经是世界第一;公路里程484.7万km,是1949年的60倍,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4.3万km,居世界第一;水运通航的航道总里程是12.7万km,是1949年的1.7倍,全国拥有生产性的码头泊位23 919个,是1949年的148.6倍,世界港口按吞吐量排名的话,前十港口中国占了7位;中国境内民用航空颁证机场235个,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 000万人次的通航机场有37个,定期航班的总条数达到了4 945条,这是1950年的412.1倍。[26]
2.自治区成立60周年
自1958年广西成立省一级政府以来,抓机遇、促发展,主动适应时代的挑战,至今已有60余载,经济实力、国内区域合作、国际区域合作均取得较大成效。一是经济实力显著提升。面对经济新常态,广西坚持稳中求进,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实力提升显著。2018年,广西经济近5年实现年均9.58%的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20 352.5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 713.01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29 789.78亿元,均突破2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 489元,突破6 000美元;财政收入达2 790.35亿元,近5年年均增长6.88%;城镇化率50.22%,比上年提高1.01个百分点。[16]二是国内区域合作稳步推进。广西深化“1+1”“1+X”的合作理念,分别与河南、四川、广东、福建、海南、云南、贵州、上海、重庆等省市签署合作协议,例如,继与广东签署《“十二五”粤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之后,在两省区高层领导密切互访基础上,又签署了《粤桂金融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九洲江流域跨界水环境保护合作协议》等协议;与相关省区密切合作,推进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等跨省区合作园区规划建设。三是国际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广西凭借与东盟的地缘优势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与投资峰会合作平台,与东盟的贸易蓬勃发展。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广西对东盟进出口总额达到5 675.7亿元,保持东盟是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的地位。此外,还出台了《广西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规划(2014—2022)》、《广西参与GMS合作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
1.促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一是加快“县县通”“市市通”“条条通”建设。即打破不同行政区划壁垒,实现县与县之间高速公路全线贯通、市与市之间通高铁、内河条条通海。二是扩大航空网络。即再选址新建1~2个民用机场、改扩建现有机场、扩大航空服务范围、新增航空线路特别是对东盟的线路。三是加强综合交通一体化建设。强化运输方式和距离之间的有效衔接,特别是出海通道的有效衔接。
2.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坚持质量强桂、商标品牌强桂理念,围绕区内钢铁、糖、铝、冶金等产业,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尤其是加强全区“4个100”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二是大力推动园区建设与发展。推动区内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改革,促进符合条件的工业园区升级,大力开展产业园区投资合作推介,培育符合区情、可持续、有梯度的开发区综合体系。三是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全面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完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力争接待旅游总人数、总消费、投资总额、占广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等有新突破。
3.加强对外经贸合作
一是深化与兄弟省区合作。密切与京津冀和长三角经济圈的交流合作,吸收先进发展经验,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区内城市发展;持续开展“1+1”“1+X”合作,重点推进与泛珠各省区之间的合作,在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落实;发挥人文、地缘优势,有效推动与广东、云南、贵州、湖南等省级合作,共同建设高铁经济带。二是推动桂港、桂澳合作深入发展。进一步推进CEPA框架下桂港、桂澳合作,推进广西与香港、澳门的交通衔接;支持港澳企业来桂投资,密切产业合作,尤其是金融合作;以文化为纽带,推动桂港、桂澳文化交流合作,重点密切与澳门交流合作,扩大桂澳经贸合作,进而推进我国与葡萄牙之间的交流合作。
4.增强经济区经济实力
一是深入推动“双核驱动、三区统筹”发展战略。广西自身条件是开展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实体,将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实现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桂西资源富集区统筹发展,增强广西经济实力,深入实施该战略,无疑是大大提升了广西开展区域合作,尤其是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能力。二是深度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落实。《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其出发点是促进泛珠区域发展,为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战略支撑,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支持,对广西的发展来说是重大机遇。因此,必须深化广西与珠三角地区的互联互通,建设水路、陆路综合交通枢纽;营造竞争有序、合作共赢的市场氛围,加强政府高层合作,深入开展桂粤合作。三是打造北部湾经济区“升级版”。北部湾经济区既是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广西对外开放、开展区域合作的重要着力点。因此,要进一步完善规划,构建新的发展蓝图;强化港口建设,完善出海通道建设;实施同城化战略,打造国家级沿海城市群;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广西开放发展新局面。
1.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中央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也是给广西开展对外交流合作指明方向,“三大定位”的落实,必将促进广西深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因此,广西应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是以南向通道为重点,健全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目前,广西已基本形成“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开放发展格局,并与“一带一路”沿线省区签署合作备忘录及框架协议,接下来工作的重点就是与各省区共同落实备忘及协议具体内容,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推进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进程。二是以园区为载体,推进境外合作。创新体制机制,整合资源,大力推动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中马“两国双园”等园区建设,形成对外合作经验模式并推广,以此加强与越南、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的合作。三是发挥平台作用,做好东盟文章。创新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服务平台,扩大广西与东盟国家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社会交往;抓住哈萨克斯坦等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参会的机遇,奠定合作基础;加快引入有实力的战略合作伙伴,建设好中国—东盟信息港大数据中心,共享面向东盟的特色大数据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四是扩大口岸开放,提高通过效率。完善以自治区分管副主席为召集人的口岸联席会议制度,协调配合口岸开放建设和通关便利化以提升口岸工作效率。继续加大口岸建设推进力度,探索公关新模式,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奠定口岸经济发展基础。
2.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广西与广东、香港、澳门的合作由来已久,迄今为止,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合作基础。自国家发改委、广东省人民政府、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共同签订《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动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又上升一高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成为泛珠各方争相探讨的课题,广西也应当抢抓机遇,主动对接并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是发挥优势,主动对接。充分发挥广西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盟的地缘优势,基于桂粤、桂港、桂澳合作基础,在CEPA框架下,主动对接产业转移,吸收粤港澳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等先进要素,结合广西政策、资源、区位等优势,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二是打造平台,主动深化。着力打造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粤桂特别合作试验区、“美丽广西港澳行”等平台,促进重点项目接洽与落地,增进文化交流,深化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密切合作。三是积极推动,主动融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的铁路、高速公路、港口、航道、航空等重大项目建设,应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三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在此基础上,依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珠江—西江经济带现有基础,承接产业转移,共同发展海洋经济。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传承,是与新时代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与改革开放多年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广西深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需要先进的思想引领。因此,必须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将其中关于对外开放、区域合作的思想精髓运用到广西深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具体实践,以推动合作深入开展。
2.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泛珠各方在自愿参与、市场主导、开放公平、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五大原则下,发挥资源优势和特色,深化合作,构筑区域合作美好空间。随着改革不断深化,改革红利不断释放,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大大提高了泛珠三角合作区域资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因此,广西重点深化产权制度完善和要素市场合理配置方面的改革,争取在财税体制、金融、科技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激发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活力,推动广西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深入发展。
3.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
营商环境是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广西应围绕《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意见》文件,狠抓落实,开展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进一步改善政务、建设经营、融资、税费、人力资源、通关、信用、法治等八大营商环境,全面加强政府建设,构建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让人民信服、满意,以此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广西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深入发展。
基于社会燃烧理论将广西深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优势归纳为燃烧物质(交通基础设施、产业水平、对外经贸合作、各个经济区域实力)、助燃剂(“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点火温度(改革开放40周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根据燃烧机理,增加或增强燃烧物质、把控好助燃剂、掌握好点火温度就能促成燃烧,广西深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就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加强产业发展力度、加强对外经贸合作、增强各经济区域实力,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掌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