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融合的滨水带空间格局优化
——以宿迁骆马湖风光带为例

2020-07-14 11:02蔡夏乔
关键词:滨水植被设置

蔡夏乔

(杭州园林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0)

0 引言

新城滨水带作为水陆交融、 蓝绿交织的过渡地带,其生态功能与城市功能存在一定矛盾,处理好两者关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新城的建设发展都至关重要. 如今关于滨水生态空间的修复与营造,已有多方面的研究,李辉[1]提出滨水区生态修复的关键技术可分为“优、 评、 复、 设、 分”5个方面,涉及评估环境承载力、 修复植被、 净化调蓄等多项内容;刘笑[2]提出从生态自组织性、 生态地方性、 生态恢复性、 生态显露性这几个方面对滨水景观进行生态设计,保护滨水自然环境;刘苗苗[3]、 陈晓刚等[4]从水系驳岸角度出发研究生态驳岸的做法和类型及其对滨水区生态修复的作用;王江萍[5]从低碳生态化的角度强调滨水区资源的节约利用,包括复合型的滨水公共空间、 滨水景观的自然生态化等. 还有许多学者从景观生态学方面展开研究,如张曦[6]将景观生态学原则引入城市设计,建议采用保护性、 补偿性、 抑制性途径,增强生态格局,削弱城市必要性消极景观带来的生态影响;付飞等[7]采用生态廊道原理,对河岸的空间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不同模式下的河岸绿地空间的优化方法. 已有的生态滨水空间研究多以自然环境的修复、 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要研究方向,缺乏以优化人的感知体验和城市舒适度为目的的生态策略研究. 由于滨水空间与城市密切联系,仅关注于自然生态修复,忽略生态功能与城市功能的融合在应用上存在一定局限性.

本文以宿迁湖滨新区骆马湖滨湖风光带规划为例,针对滨水带不同场地基础特征对区域进行划分,分析不同区块的功能定位及与其相适应的生态功能. 结合景观生态学、 海绵生态等多方面研究,强调自然本底修复的同时进一步提出滨水人本生态休闲空间的营造手法,提出通过生态功能与城市功能结合形成有利于湖区生态与城市共同发展的滨水休闲性生态空间.

1 研究区概况

宿迁骆马湖滨湖风光带位于宿迁湖滨新区西面,骆马湖东岸,南起罗曼园,北接星湖半岛,东倚环湖路,全长约11 km. 纵向的滨湖风光带与横向连接三台山森林公园, 骆马湖的山水绿廊支撑起新城的生态脉络格局. 其中骆马湖滨湖风光带依城迎水,为新城重要的城市景观带与生态过渡带,周边用地详见图1.

由于本区域建设较早,滨水带缺乏整体规划,所设置的项目各自为政且略显破败,项目间缺乏道路连贯. 南段区域由于先前的建设对生态造成一定破坏,近岸水系有一定富营养化污染,植被配植较杂;北段自然资源保存良好,植被以芦苇滩以及自然草坡为主,穿插有斑块状的旱柳林,间或种植栾树、 杨树等不成规模的树种,植被空间开合大气,但是品种单一,生态适应性不佳. 总体来说,未开发区域水体、 植被风貌较好,生物多样性欠缺;已开发区域生态总体来说,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需要分析不同现状条件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制定针对性的生态保护策略. 现状滨水带缺乏统一规划,随机性较强,所需的生态功能与城市功能存在冲突. 需要以生态保护策略为指导,确定不同区域的定位与生态功能要求. 场地滨水带功能空间散置,缺乏连贯性. 需要建设滨湖慢行体系,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将滨水带连贯成统一的整体并与新区衔接.

2 生态功能区划分

根据骆马湖滨水带现状与自然条件,结合项目外围由南至北从城市休闲向自然野趣渐变的规划特征,从水域、 绿化覆盖率、 生物丰富度、 城市功能使用强度4个方面对滨水区块进行评估,具体详见表1.

按照上述评分表,通过下列计算公式进行分值叠加计算:

Score总=Score水域+Score绿化覆盖率+Score生物丰富度+Score城市功能强度

根据总评分将骆马湖滨水带分为生态休闲区(4~6分),生态过渡区(7~9分),生态保育区(10~12分)3大生态功能区(见图2).

生态休闲区与城市关系最密切,生态功能以城市生态环境优化以及人在滨水带中的体验为主导,重点在于城市空间与生态环境的融合,生态保护策略为人、 城市、 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保育区现状基本无建设,以草滩林地为主,外围为农业观光,生态功能以促进生物多样性为主导,生态保护策略为基底保育,弱化城市功能;生态过渡区主要为线型的过渡地带,其生态功能是以完善另两个区域功能为主导,生态保护策略为延续基底保育,衔接城市功能.

3 生态功能区具体功能

3.1 生态休闲区功能

1) 气候调节功能. 宿迁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据文献[8]研究,乔木与夏季主导风向接近平行(小于45°)时有利于场地微气候. 此外,廊道的宽度大致在100~150 m才能使城市内部的通风效果最佳[9],因此为了促进骆马湖与新城之间风道的畅通并达到最佳微气候,设计利用现状开放空间进行适当的拓宽与延长,形成100~150 m宽风廊,其间设置顺夏季风排布的疏林,对不同季风进行引导与阻挡,从而使滨水区场地与周边度假、 办公的开放空间构成舒适的气候环境(见图3).

2) 水质净化功能. 通过合理规划水网和设置海绵设施,以净化大区域水环境. ① 营造活水,并形成地表水循环. 贯通环湖路东侧死水潭,临湖侧水潭、 水系与骆马湖衔接或涵管连通. ② 分级净化,形成植草沟-雨水花园-溪水-湖区分级串接体系. 环湖路利用两边的水系、 雨水花园排水,雨水花园设置在环湖路低点,场地周边增加植草沟、 雨水花园,结合水生植被对水质进行净化,再排水入湖(见图4).

3) 休闲养生功能. 本区域需要为周边度假、 商业、 居住区域提供多个具有生态养生特征又带有城市休闲功能的场地. 原有建设项目增加林地与多功能草坪空间,并通过自然环境的改造对城市功能空间进行优化,从生理与心理两方面提升人在其中的舒适度与归属感. 在生理上,强化滨水区的康养功能,设置养生功效的植被、 水体景观,并采用促进养生体验的布局手法. 比如一方面在场地周边围合杀菌、 芳香药用植被,设置能提供负离子的小型叠水景观;另一方面减少封闭建筑,增加流通性较高的棚架灰空间以及户外半私密空间,促进人与自然对话. 在心理上,密林、 毛石矮墙围合形成若干符合游人尺度的半私密空间,强化区域的交往功能.

3.2 生态保育区功能

生态保育区功能主要是栖息地优化功能,可通过地形优化、 植被优化及弱化游览带等手法实现.

1) 地形优化. 在保留现状水陆形态基础上适度变化地形,优化生态环境. 可通过地形开挖,串接现状滩地上的死水潭与湖面,由原先单一的湖面、 水潭演变为湖、 水塘、 溪流等多层次的水体形式,促进区域水系循环. 也可通过水系深浅的变化、 潮间坡带的延长、 堆掇岛屿的方式增加生态基底的丰富度,内部开挖浅水塘与溪流,低水位时形成旱溪景观,扩大场地所能适应的动植物范围(见图5).

2) 植被优化. 在地形处理的基础上,根据动物的生境要求进行植被优化,尽可能加强滨水带生物多样性. ① 整合连贯. 破碎的斑块使得栖息地丧失很多功能,饱满度较高的斑块具有更大的内部栖息地面积[10]. 在原有植被基础上增加乔木对规则式的种植进行林缘优化与衔接,使得林斑更为连贯饱满. ② 丰富层次. 植物的选择要注意植被的层次化[11]. 在确定基调树种的基础上,增加上、 下木植被类型,采用当地低维护的植被,并优先选择具有生态效益的树种. ③ 丰富生境. 不同生物需要不同生境,甚至许多物种需要两种或多种栖息地环境[12],水体的深浅、 植被的高低疏密, 能够满足鸟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鱼类等不同生物的需要. 因此在原有植被空间的基础上分别营造深水、 浅水、 草滩、 芦苇滩(高草滩)、 光滩、 野草甸以及水林、 陆地林地,使得不同生境类型交错咬合分布.

3) 游览带弱化. 为了保证生物多样性,尽量留出较完整的生态涵养区,干扰性较大的场地与路线靠近环湖路设置. 在植被较好区域尽量保证斑块完整,场地与道路采用高低变化的架空形式. 如湿地滩涂间采用低架,林地间采用高架,部分平台保留树洞. 尽可能将场地、 道路与环境融合,一方面利用场地原有材料,设置圆木桩、 碎木块、 砾石铺地,构筑运用木材与溪滩石. 另一方面进行遮挡,深入栖息地区域设置观鸟屋与观鸟墙,采用四面围合的做法,让观测者对场地栖息的生物干扰减少到最小.

3.3 生态过渡区功能

1) 生态连接功能. 作为滨水带与骆马湖水域以及保育区与休闲区的过渡地带,本区块担负着生态斑块的补充完整,生态廊道的连贯以及风道的衔接等功能. 湖岸区域对岸边的植被进行梳理,开敞岸线,沟通城区与水域的风廊. 根据《“反规划”途径》[13]总结,廊道≥30 m有较多的边缘种,≥60 m满足动物迁移和多样性保护的功能,因此在保育区与休闲区之间,强化植被空间的连贯性,通过一定植被边界的曲折,延续30 m以上宽度的廊道完整不被切断.

2) 生态阻挡功能. 为了减少干扰,与休闲区主要活动场地衔接的过渡区域种植宽于30 m的林带,其内保证50%的常绿植被,并且林带中利用原有水塘沟通形成水系,强化与保育区的隔离.

4 骆马湖滨水带空间格局规划

4.1 生态休闲区空间格局

1) 功能整理. 本区域城市功能活动场地相对密集,首先针对湖区原有的项目场地进行功能更新、 功能填补与保留改造. 移除游乐场等对湖区生态影响较大的项目,保留罗曼园、 园博园、 沙滩公园等以游览为主的项目,并在水生植物园区块设置感知花园、 净水花园等与自然环境密切联系的小型场地.

2) 空间控制. ① 留出风廊. 梳理现状,在原有开放空间基础上以250~600 m左右的间距整理出东西向的滨水风廊(宽度100~150 m),并设置以疏林草坪为主的开放空间(1 500~6 000 m2). ② 边界开敞. 现状新城与湖区之间以环湖路相隔,道路东侧现存一条约15 m厚的雪松密林带,设计将环湖路等级由次干路降级为景区道路,疏减过境交通,营造隔、 透相间的疏林景观带,促进大环境微气候循环. ③ 低点置水. 增加水域面积,形成与骆马湖连通的水体循环. 沿环湖路两侧及大场地周边沟通水系,条件不足处在低点设置植草沟.

3) 空间整理. ① 减少铺装. 部分保留原有大尺度场地,形成集会空间,另一部分场地复绿,连贯原本碎片化的疏林空间. 根据周边用地类型不同,在居住、 旅游康体用地对应的区域设置200~2 000 m2的场地节点,在商业商务用地对应的区域保留原有6 000 m2的大尺度场地. ② 穿插围合. 绿化、 水系空间以穿插咬合的形式与大尺度活动场地结合布局,并对小尺度场地进行围合. ③植被营造. 配合疗养植被形成聚合型的交往养生场地,种植具有杀菌效果的松科、 忍冬科植被以及具有芳香药用效果的丁香、 月季等,汇水低点放大水面结合净水植物形成雨水花园景观,种植鸢尾、 菖蒲、 香蒲、 蒲苇、 金鱼藻等(见图6).

4.2 生态保育区空间格局

1) 功能整理. 本区域项目定位为水上森林,区域内草滩空间与林地空间呈大尺度斑块状交错,水系穿绕其间.

2) 空间控制. 沿湖边划分出两大生态涵养区(水林区与苇荡区),每个区域保证20~30 ha的面积,活动场地和道路主要设置在涵养区的外围. 其余林地斑块与草滩斑块间隔布局,每个斑块按照百米长度的数量级进行控制,并利用草滩斑块留出东西向的风廊(100~250 m宽)以及开放空间(2 000~10 000 m2).

3) 空间整理. 城市功能活动场地依托滨湖绿道以点串线,绿道贯穿南北,绿道边少量设置栈道串联成环. 绿道、 栈道、 平台以架空的形式设置,在水杉林设置高栈道,草滩、 芦苇荡设置低栈道. 部分深入大型林斑区域的栈道设置观鸟墙进行遮挡. 综合考虑步行速度(60~100 m·min-1)和自行车速度(200~300 m·min-1),按照约300 m(步行5~8 min)一个小节点(10~40 m2),约1 000 m(骑行5~8 min)一个大节点(100~500 m2)的驻足频率进行设置,其中小节点多为架空平台,大节点设置在靠近环湖路的涵养区外围区域(见图7).

4.3 生态过渡区空间格局

1) 功能整理. 本区域为与生态休闲区相接的湖岸沿线区域以及沙滩公园与水上森林的交界区域. 针对湖岸区域拆除大体量(1 000 m2以上)老旧的沿湖建筑,交界区的沙滩公园区域定位为风貌野趣的水湾沙滩,水上森林区域设置树林滩涂野营地.

2) 空间整理. 湖岸顺应生态休闲区的滨水风廊位置梳理空间与城市风道衔接,并进一步对水岸林带进行疏密划分, 形成100~250 m宽的开放视廊. 交界区顺接大面积的休闲沙滩并通过水塘、 绿地的保留将大尺度的沙滩面积零散化,形成与黑松林交融的野沙滩,并通过黑松密林、 水塘与保育区隔离. 北侧旱柳林将野营地隐于林中,并与南面黑松林以及北面水上森林串联衔接,保证了植被廊道的连贯(见图8).

5 结语

根据研究区与城市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生态敏感程度,进行生态功能区的划分,并针对场地特点提出不同区域的主导功能定位. 根据功能定位,把控每个生态功能区中城市功能与生态功能的需求,确定与城市活动相适应的具体生态功能及实现这类生态功能所需要的改造手段与空间要求. 根据每个区块具体的生态功能与改造手段,结合场地实际情况进行滨水项目的保留、 更新、 改造,并对各个区块进行全局性的空间控制:包括结合周边用地在每个区域留出风廊、 开放空间、 林地斑块等大尺度的控制区域,并在生态保育区划定生态涵养区.

在大尺度控制的基础上,结合场地实际,对植被空间、 水系空间进行细节上的整理. 在生态休闲区,开敞城市边界,根据功能需求置入或复绿场地, 合理安排人性化尺度空间,兼顾周边城市用地的生态优化;在生态保育区,首先对水体、 地形、 植被进行梳理,丰富生境,保证生物多样性, 而后连通道路、 设置点状场地保证滨水带游线的完整; 在生态过渡区,滨水区域营造节奏性的开放视廊,交接区域林地包围打散的场地,实现休闲功能的过渡与生态廊道的完整.

猜你喜欢
滨水植被设置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的路域植被生物量计算
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植被覆盖度变化遥感监测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追踪盗猎者
第一节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教学设计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大咖妙语论道 “最宜居”的滨水新城,最理想的人居状态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陈晓明 进入加速期和成熟期,未来十五年是花都滨水新城黄金时代
栏目设置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