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馨 张蓉蓉
摘 要:河南温县宋墓出土的墓室壁画及雕砖都表现出宋代杂剧程式化的发展状况。温县杂剧雕砖不仅在研究北宋中原地区杂剧发展上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北宋末期中原尤其是豫北地区的社会民情、艺术发展的一个侧影。
关键词:河南温县;宋墓;杂剧雕砖;戏曲服饰
1 墓葬基本情况
河南温县发现有2处宋墓,1处于1982年4月发现,位于温县城北约一公里的前东南王村北街,1处于1991年4月发现,位于温县西关三街砖厂。
1982年宋墓在发掘中没有发现任何随葬品,墓室为仿木结构八角亭式穹窿砖室墓,涉及人物服饰的部分有墓室的东北面和西北面:东北面嵌有2幅画像砖,左边是6位乐工演奏乐器的散乐图,右边是1幅侍女庖厨图,画面有侍女5人;西北面嵌有5个杂剧人物画像。据考证,墓葬年代为宋代晚期。
除此之外,墓室的正东和正西两面为“东西相对二序门”,门缝的位置是妇女倚门图。
1991年温县西关三街砖厂又发现一座仿木结构八角亭式穹窿砖室墓,东、西两壁相对,也是“东西相对二序门”,西门关闭状,东门半开为“妇人倚门图”。该墓的东北壁嵌有1组5人散乐人物雕砖(图1),西北壁嵌有1组5人杂剧人物雕砖(图2),这和1982年发现的宋墓的散乐、杂剧人物雕砖的墓室位置相同。
2 宋温县杂剧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温县宋墓雕砖的研究,需提到两位先生,一位廖奔先生,一位延保全先生,他们分别对两处温县宋墓雕砖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且他们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专注于研究杂剧人物雕砖,另一方面会涉及对宋散乐方面的研究,包括散乐乐器、人物服饰以及散乐和杂剧的关系等。
最早研究温县宋墓杂剧雕砖的是廖奔先生,他在1984年即发表了《温县宋墓杂剧雕砖考》,详细分析了5人杂剧雕砖的服饰、角色名称,6人乐部图等内容,按照人物特点推定了“副净、副末、装孤、引戏四人,余下左起第一人当为末尼了。”乐部6人的服饰较为统一(图1),“皆裹展脚幞头。四人着圆领大袖长袍,腰系带,二人穿交领缺胯衫、长裤、系鞋、戴窄套袖。”廖奔先生在他其他的著作中继续深入探讨了北宋杂剧的一些问题,比如与刘彦君合著的《中国戏曲发展史》,就谈到了北宋杂剧的演出结构、角色行当、音乐伴奏等问题,史料相识、逻辑严密,学术价值较高。随后,廖先生又继续出版了《中国戏剧图史》《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中国戏曲史》等书,对中国戏曲相关文物的梳理较为清晰。
而专门发文研究温县西关宋墓杂剧雕砖的是延保全先生,他在2003年发表了《温县西关宋墓杂剧雕砖叙考》,文中详细论述了杂剧5人和散乐5人的服饰,确定图2-1为杂剧表演中的“副净色”,图2-2为“副末色”,图2-3为“装孤色”,认为“装孤”官员手中的笏板被左边副末色拿去插在了腰间;对于图2-4的人物角色认定,他根据发掘报告所述的人物手中所拿长杆是顶部损毁的金瓜,据《东京梦华录》卷九的内容推测“执银裹头杖子者并非‘竹竿子…其兼有舞蹈、歌唱与‘进口号三种职能…便具有了雜剧中‘末泥的诸多特征”,由此推测图2-4人物为“末泥色”。对于这点,廖奔先生对于从各种史料推测“末泥”文物形象存疑。图2-5为“引戏色”,该角色的特点是“舒袖挥扇扭动作舞之态”。延保全先生在2009年又发表了《宋杂剧演出的文物新证:陕西韩城北宋墓杂剧壁画考论》,他在这篇文章中也论述了5位主要宋杂剧人物的服饰,该墓壁画颜色艳丽、保存完好,对研究温县杂剧人物服饰也有很大的参考、借鉴、对比价值。
研究宋代杂剧服饰的文章不算多,并且很多文章是将宋金杂剧放在一起讨论的,温县杂剧雕砖常常作为作者研究北宋末期豫北地区的例证,说明该地区杂剧已成为市民日常取乐的一部分,杂剧角色也已基本固定,5人一组,各司其职,并常常有散乐伴奏。宋俊华的《宋金杂剧服饰研究》是对宋金杂剧服饰的专门研究,引用《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内容,详细说明了主要服饰名目“诨裹”“幞头”等,并根据宋金杂剧行当分工分别论述了“装孤”“副末、副净”“装旦”“末泥、引戏”的服饰,点出宋金杂剧服饰已有一定的程式性和装饰倾向,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戏剧服饰研究》对这点也有论述。
张帆的《豫北和晋南宋金墓杂剧形象的比较研究》的研究重点与其他学者不同,他关注于墓室墙壁上的杂剧雕砖在当时的文化和宗教背景下的意义和功能。具体分析了豫北地区和晋南地区墓葬的杂剧人物形象以及墓葬结构、时代民俗,得出“豫北宋墓雕砖表现的多是以日常娱乐为主的家庭堂会演出”的结论,对于文章中关于晋南地区的研究不再赘叙。
张新斌、王再建发表于1988年的《温县宋代人物雕砖考略》对当时温县文管所收集、保存的21块宋代人物雕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内容主要有庖厨、杂剧、乐舞等。根据该文章的文物拓片,以及河南博物院记载,现有部分人物雕砖藏于河南博物院。文章根据对雕砖的类型划分,指出这批雕砖虽不清楚具体出土地点,但应出自2个墓葬,推定图3-1为“装孤色”,图3-2手持“竹竿”,为“引戏色”,图3-3袒胸露怀,为“副净色”,图3-4位“副末色”。另外,根据《东京梦华录》卷九等相关文献资料,说明杂剧雕砖叉手动作是宋杂剧角色参与演出时亮相的动作,“诸杂剧色…每遇舞者入场,则排立者叉手…”。
2015年沈倩的《从戏曲文物看宋代的演出服饰》总结出了宋代杂剧服饰的特点:程式化、象征性、滑稽性、装饰性、歌舞化。她在第一部分程式化的论述过程中,以河南宋代墓杂剧雕砖等为例证,结合“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的角色定位,说明了杂剧常见角色的服饰特点;在论述装饰性的过程中,着重说明了“诨裹”“额子”“幞头”“花冠”“东坡巾”“女性挽高髻”的样式。这篇文章运用了大量河南地区——温县、禹县、偃师、荥阳、新安县的宋杂剧实物例证,当然也有其他地区的相关资料,以较为简练的语言说明、总结了宋代杂剧服饰的一些特点。通过她的引用,我们也能看出中原出土文物对宋杂剧研究的价值是相当大的。
3 总结
通过对上述关于宋杂剧研究的论述可知,很多学者在研究宋杂剧雕砖的过程中,首要部分就是根据人物的服饰和动作来确定他在杂剧演出中的角色定位,考释人物的“金瓜”“竹竿子”“扇子”等配饰,从而说明宋杂剧的发展程度、北宋民俗等方面的内容。
众多学者总结出了宋代杂剧服饰的主要特点是其对日常生活服饰的特殊化,也即程式化和装饰化。戏服来源于当时的日常生活,反映出当时的日常生活。比如幞头、比如圆领长袍、窄袖襦服等,这些是常服,而展翅幞头、簪花幞头、簇花诨裹以及散乐人员穿的圆领大袖长袍则属于特殊化的戏服。另外,在对杂剧的艺术表现上,画家或是工匠提炼杂剧角色特点,进行艺术加工,引戏的舞姿,副净、副末的滑稽“唿哨”,装孤的严肃“执笏”、末泥的指挥“骨朵”等,都成为我们今天认识宋杂剧人物角色的标准。
温县杂剧雕砖的出现,杂剧角色的相对固定以及相应的陪葬需求,专门为陪葬制作的雕砖因而出现,北宋末期的雕砖相比之金代的要相对简单,工艺以浅浮雕为主,“廖奔先生认为很多精美的砖雕构图是在绘画范本的基础上加工的”。就目前温县两个宋墓雕砖的情况来看,前东南王村北街的宋墓雕砖在衣饰细节上比西关宋墓要精致很多,可以推测在同一时期的前提下,雕砖工艺的繁复和其价值有关系,由此也可以看出墓主人的富裕程度。同时这也说明了,杂剧在当时的普及程度,这种艺术形式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喜爱,并被人们认为是日常娱乐的一部分,杂剧的排场大小也代表了自身的地位和财力。而在温县收集到的那批无确定出土位置的雕砖,他们在制作工艺上采用的是高浮雕和圆雕,与金代晋南地区的杂剧雕砖较为类似,这说明了雕砖制作工艺上的发展方向。
温县杂剧雕砖不仅在研究北宋中原地区杂剧发展上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我们认识、了解、研究北宋末期中原尤其是豫北地区的社会民情、艺术发展的一个侧影。河南博物院所藏的温县杂剧雕砖,作为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思青,武永政.温县宋墓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1983(01):21-22+82.
[2]罗火金,王再建.河南温县西关宋墓[J].华夏考古,1996(1):17-23.
[3]廖奔.温县宋墓杂剧雕砖考[J].文物,1984(08):75-81.
[4]延保全.溫县西关宋墓杂剧雕砖叙考[J].中华戏曲,2003(01):49-63.
[5]延保全.宋杂剧演出的文物新证——陕西韩城北宋墓杂剧壁画考论[J].文艺研究,2009(11):91-99.
[6]宋俊华.宋金杂剧服饰研究[J].戏曲艺术,2004(04):82-85.
[7]张帆.豫北和晋南宋金墓杂剧形象的比较研究[J].中原文物,2009,000(004):82-89.
[8]张新斌,王再建.温县宋代人物雕砖考略[J].考古与文物,1988.
[9]沈倩.从戏曲文物看宋代的演出服饰[J].曲学,2015.
作者简介
孔德馨(1991-),女,汉,河南驻马店人,河南博物院助理馆员,服饰文物、博物馆学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