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慧 李凤兰
摘 要:翻译不仅是一种介于语言或文化之间的交际活动,而且是一种语言认知活动。对于源语的理解以及翻译的过程中,译者所依赖的也是语言之间的关联性。关联理论在本质上属于一种认知语用学理论。本文介绍了与其相关的概念和实证分析,并剖析了言语交际中的话语理论,具体包括关联原则,交际原则,认知原则等。在关联理论中,关联性具有诸多特性,从语言输入到认知过程中包括话语、思想、行为、情景等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关联理论与翻译;适用性;最佳关联;动态语境
翻译历史源远流长,有着不同的发展时期,在各个阶段各种理论层出不穷。关联理论作为其中一种方法也是服务于翻译实践,丰富了翻译学理论。翻译活动中所涉及的作者、译者、读者属于三元交际活动,多方的联系需要通过关联来进行推理,借用文本中出现的语言信息、逻辑信息等取得语境效果,达到交际成功,最终完成交际者的任务(范仲英,1994:9-13)。这种以“交际”“关联”为核心的概念及其相互的关系,为翻译注入了新的力量,同时对翻译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1 关联理论
英国翻译学家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曾提出一种关联翻译法(A Correlative Approach of Translation)。在他所提的关联法中,主要阐述了7种关联关系。该理论认为“原作语言或原语文本越重要,翻译就要越紧贴原文。”(Newmark,1994:26-33)。并且在此定义基础之上又衍生出一系列多元的灵活关系:原文本的“语言形式”或任何一个层次的语法单位越不重要,翻译就越不需贴近原文等;译文读者受教育程度越高,需对文中第三语言(与原文文化无关的深奥表达法)进行传译,反之需对其进行解释(廖七一,2004:149-197);译文越贴近原文,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因素越少,相反译文越自由,意识形态因素越多;译文越注意思想、逻辑等普遍但不主观的因素,译文就越有力。
2 关联理论的适用性
通过上文对关联理论的大致了解,我们看到关联理论对于翻译来说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认知活动,在翻译过程中人类的认知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大脑对信息的甄别过程也是根据动态语境来进行推理的,所以译者进行翻译时,也应该考虑不同类型文本中包括词语、句子、段落以及语篇之间所存在的某些联系。
2.1 关联理论对词语翻译的解释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以词语本身或者意群当做翻译单位,而词语是构成句子也是意群的主要成分。以英译汉为例,译者在接触一篇英文翻译时,首先要考虑到文章背景,理解原文本作者想要传达的含义,之后按照译者本身所具备的翻译涵养和原文本提供的信息,进行动态分析和推理,找到与原文本信息的最佳关联度,完成最佳交流和翻译。例如在一篇英文文章中,文中提到纽约是各种人才的熔炉,可以磨练人们的意志,这对于勇敢坚持生存下来的人来说是极大的帮助。原文有这样一句话“They lived and died as members of the same tribe, the New York tribe.”“tribe”本意是“部落”,但是结合文章语境,我们发现文章并未涉及与其有关的信息,所以并不能直接译为“部落”,通读整篇文章,我们可以发现纽约就像是一个大家族对生活在其中的市民进行各种各样的考验,所以译者可以译为“家庭,家族”。
这种视角上来看待翻译,给读者的感觉就是翻译不再限于静态的理念(叶子南,2013:33-35)。其实关联理论本质上也是在追求源文和译文意义上的“等效”,只不过实现方式有所不同,关联理论依赖于推理核心过程,追求最佳关联结果。
2.2 关联理论对语篇翻译的解释
近些年来,语用学、文体学、话语分析以及语篇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迅猛发展,而这些研究的中心均涉及“篇章”或者“语篇”。语篇是由众多段落重组而成,以语篇为翻译单位是翻译界一种新的交际方式,为翻译注入新的功能方法。
以汉译英为例,由于语篇的篇幅较大,所以就截取了部分段落以示简要说明。原文选自《西宁晚报》一篇短文,主要讲述一家三口在工作之余家庭生活的一些琐事,文章偏口语化。“妻子下班回家,一头钻进厨房,水声哗哗,刀声当当,不一会儿工夫,诱人的香味便从厨房飘出来。”从这一小段,我们可以联想当时发生事件的情景,在中国,通常都是女主内,男主外的家庭观念,同时也体现出中国家庭文化的内涵。这样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考虑语言上的关联性,“水声哗哗”和“刀声当当”偏口语化;语境上应该是轻松幽默;目的性上应该是表述一家人美好的生活时光。所以我们可以译作“The wife, after work, went straight to the kitchen to start cooking. With the sounds of vegetable being chopped and cleaned, appetizing smells were very soon wafting from the kitchen.”(何三宁,2008:143-151)
2.3 关联理论对文化翻译的解释
语言承载着文化,而文化是语言存在的根基,所以文化和语言互相依赖、密不可分。而在文化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的多元性,翻译缺省现象可能会时常发生,這个原因一方面是人类接受新知识的承受能力和局限性,另一方面归因于语言独一无二的特性。当然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便可以说是“归化”或者“异化”对于原文本的异国情调是否要顺译下来,译者还需判断文本题材(赵彦春,2005:117)。语言文化具有特异性,而正是这种特异性才使得翻译过程中难免出现文化缺省现象,所以在原有语言资源许可的情况下,译文要最大可能地向原文本趋向一致(赵彦春,2005:132-133)。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两种关联理论的简要概述,主要阐释了关联理论对翻译的作用。两种关联理论各有所长,对于翻译工作的进行和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斯珀伯和威尔逊提出的关联理论是人类语言交流通过寻找关联来进行显性推理的过程,他们以推理为主要根基,提供额认知语用的推理机制 对翻译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纽马克的关联翻译法以交际功能理论为基础,旨在追求翻译目的和意义上的最大趋同性,其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还是属于功能学派,不过他也强调了翻译的动态性。
所以在对文章进行翻译之前,我们要深入了解每一种理论的本质与侧重点,或者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目的就是能够体现出原文本和译文的最佳关联性。我们仍将继续探索研究,为翻译呈现出更好的关联体系。
参考文献
[1]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范仲英.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3]何三宁.翻译多元论实证分析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5]赵彦春.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解释力[J].广州:现代外语,1999,85(3):273-295.
[6]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7]Newmark, P.About Translation.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