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誉中外的“四大天团”医学名校(上)

2020-07-13 09:15暨江
百科知识 2020年13期
关键词:湘雅协和医学院

暨江

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最美逆行者”的背影给无数中国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记。在负重前行、奔赴战疫一线的逆行者中,有一群被網友们亲切称为“四大天团”的医务工作者,他们就是来自驰名中外、享誉华夏的四大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即北京协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这四所医院与历史上的四大医学院紧紧相连,即人们所熟知的“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四所百年医学名校见证了近代中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历程,在彼时荒芜的中国西医土壤上撒下了种子,其中不少校友成长为中国医学领域卓越的领军人物,是中国医学界一衣带水的源头所在。仰望“四大医学名校”的历史天空,名医大师灿若星辰,传奇故事百谈不厌。正唯如此,让我们透过尘封往事,去探寻医者仁心背后的感人故事。

一部协和史,半部中国医学史

当您漫步于北京王府井闹市时,想必会发现一处曲径通幽、绿树成荫的古代宫廷建筑群,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京协和医学院校址。常言道“一部协和史,半部中国医学史”,协和医学院见证了近代中国西医教育发展的历程,在中国医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谈及“北协和”的前世今生,就不得不提及豫王府和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

1904年,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在纽约州创立了洛克菲勒基金会,当时称之为公共教育基金会,其宗旨就在于谋求民众教育、健康、慈善等社会福祉。不久,基金会建立了国际卫生部,旨在从事全人类的公共卫生预防研究与教育工作。他们很快就把目光聚焦到灾难深重的中国,并先后三次组团来华实地考察,其考察团成员都是美国顶尖的医学教育专家,包括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院长韦尔奇先生、洛氏医学研究所所长阿·富列斯内等。经过一番细致调研,基金会认为西医教育在中国大有可为,决定在北京成立一所高标准、高水平的,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医学院。

事实上,西方传教士在华创办西医诊疗机构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嘉庆、道光年间,但培养西医专业人才的医学院却寥寥无几。尤其是义和团运动发生后,西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1906年,英国伦敦宣教会甚感中国西医教育与医学力量过于分散,于是广泛号召美国长老会、美国海外传教部总会等在华教会,决定成立华北教育联合会,并选址北京医院作为教会第一家联合的医学院校址。当时,英国传教士托马斯·科克仁只身来华创办北京协和医学堂,即协和医学院的前身。之所以取名“协和”,原意出自英文“Union”一词,即联合、协和之意。协和医学堂不仅是一所医学院,也是一家具有门诊功能的西医医院。据说,李莲英是协和医学堂的常客,不管大小疾病,他都愿意在此问诊,但由于慈禧太后离不开李莲英,所以每次他只能来去匆匆。正是通过李莲英的居中介绍,协和医学堂得到了慈禧太后的认可,并获得了首笔捐款。之后,李莲英也给协和医学堂捐赠了1600英镑,用于购置相关器械设备。缘于此,协和医学堂成为当时中国政府承认的一所教会教育机构,其外国教员共计14人。协和医学堂落成典礼时,英、美大使均到场出席并致辞。

1915年6月,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收购了协和医学堂,并重新寻觅校址。经过多方调研,最终用重金购得位于王府井的豫王府官邸,添作新校址。由此,北京协和医学院在京创建。据美国报刊记载,洛克菲勒基金会为打造北京协和医学院及其附属协和医院,在长达近半个世纪内,总计投资近4800万美元,这是该基金会在海外单项拨款数目最大、时间延续最长的慈善援助项目。因为洛克菲勒靠石油起家,于是民间打趣地将豫王府称为“油王府”。

北京协和医学院自创立之初,就以培养杰出的医学人才为己任,立志成为全亚洲一流的医学院,与世界最高标准的医学院相媲美。为了更好地促进教育与实践相结合,1917年9月,基金会协助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办医学预科,并组建附属医院,即北京协和医院,作为临床实践医院。在当时,医学院的学生迈出几步就可以到医院临床实践,医院的大夫遇到疑难杂症可以送到医学院进行分析研究,这种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发展模式,与其他医学院迥异有别,首开中国医学教育风气之先。1921年9月,协和医学院举办了隆重的开学庆典活动。整个庆典活动持续一周,当时的中国政要和美国政府要员都前来致辞庆贺。参加此次庆典及学术活动的医学家多达280名,邀请的都是欧美的著名学者。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持续资助下,1921年时协和医学院内的建筑共有14座楼,雕梁画栋、气度非凡。各种室内配件多从美国运来,整体建筑质量达到当时世界最高级别。原经费预算为100万~150万美元,实际耗资则达750万美元。协和还建有独立的动力设备和机械设备,包括发电厂、高压锅炉房、制冰厂、煤气厂、汽车房、洗衣房、缝纫室、印字室、电话房、机修厂、电工厂和制图室等。

在人才培养方面,北京协和医学院首任校长富兰克林·麦克林参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以英、美医学教育方式为主,注重精英化教学。协和医学院在专业训练方面十分严格,主要采取八年制的医学教育形式。在当时,欲上协和者,须得先入燕京大学医预科念三年,中文、英文、生物、化学等学科都必须修满规定学时。预科结束后,还要经过严格的选拔考试,才能决定是否进入协和本部。就算进入协和学习,在结束前两年学习后,还会再淘汰一批学生。严格的要求、残酷的淘汰制,让“协和人”常年板着一张紧张苍白的面孔,被当时的人戏谑为“协和脸”。据记载,1924年协和医学院的第一届学生毕业,入学时招收的是9人,毕业时只剩下3人。1924—1943年的20年间,协和医学院总共毕业了311人,平均每届15.5人,数量少得“可怜”。以致“老协和”内部流传一种说法,即一门不及格必须补考、两门不及格要留级、三门不及格就要扫地出门。在近100 年内,协和医学院八年制临床博士毕业生不超过3000人。除了严苛的专业训练外,学院对学生的人文素养也颇为重视。协和医学院设有中文部,机构不大,权威却不小,十分注重人文情怀熏陶。难怪有不少学者指出,协和医学院的学生都是被“熏”出来的,指的就是注重素质培养与文化熏陶,注重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注重医德医风与良好的个人习惯养成相结合,这种“熏”帮助学生逐步走上大师之路。正因如此,协和医学院培养出林巧稚、曾宪九、吴阶平、诸福棠等一批医学大家,在中国建立起了培养现代医学人才的体系。这些中国现代医学精英日后在全国各地创办了大批医院,为中国现代医学发展打下了基础。

协和医学院的病案室作为教学实践的案例宝库,可谓是声名远扬,其中就有一例与冯玉祥将军相关。1923年3月5日,担任陆军检阅使的冯玉祥,因腹股沟疝气进入协和医院诊疗,并准备第二天9 点做疝气修补手术。这是一个小手术,即使未毕业的实习医生,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也能完成,唯需注意的就是局部麻醉。冯玉祥自恃军人,坚决不用麻药,成为协和医学院首位不打麻药的病人。尽管勇气可嘉,但确实疼痛难挨。于是,冯玉祥在日记中写道:“午后三点,不能成寐,医者施以吗啡针,始安睡。次日,术后发烧,有看护拭体、擦面、擦手降温,中午因切口疼痛,难以入睡,又打吗啡止痛。”在手术后的第八天,冯玉祥躺在病床上,用电话检查高级军官训练班上课情况,查出值日旅长宋哲元迟到。他竟然不顾医生劝阻,立刻要求医院用担架将其抬回南苑检阅署,并痛打宋哲元40军棍,通令全军。此事,在协和医学院院史上被传为佳话,冯玉祥的病历也留存至今。

除了坐诊问学之外,协和医学院还走进平民之中。1921年,兰安生来到协和医学院创办了公共卫生学。他经常带领协和的学生走街串巷,来到胡同里弄给社区居民和底层民众问诊,并在京郊农村建立卫生实验区。1932 年,先后从协和和哈佛毕业的陈志潜,更是只身前往河北定县农村,参加著名教育家晏阳初开创的乡村建设,当起了“赤脚医生”,摸索出一套农村卫生保健体系。在科研方面,北京协和医学院探索出我国早期的临床医学教育、高等护理教育、住院医师培训以及公共卫生教育等体系,并取得了“蛋白质变性学说”“黑热病研究”等一系列重要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协和医学院一度改名为中国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等。2007年5月18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正式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同时为了加强校际合作办学,又加设了“清华大学医学部”的名称。现今,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国家卫健委直属的唯一一所医科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其临床医学研究在国内甚至全世界都占据一席之地。协和与洛克菲勒基金会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学术和人员往来。2011年10月29日,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携夫人及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CMB)北京办公室负责人等来到北京协和医院参观访问。基金会主席表示,希望协和与基金会继续在科研、医疗服务、人员交流等多个领域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双方的友谊与合作延绵百年,惠及中美两国人民。

近代中国第一所中外合办的医学院:湘雅医学院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美国雅礼协会医师爱德华·胡美在湖南长沙率先创办西医医院,始称雅礼医院。1914年7月21日,湖南育群学会与美国雅礼协会正式签订合作创办医学教育的“十年协定”,双方联合在长沙创办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后更名为湘雅医学院)。根据这个协定,湖南、雅礼会分别贡献了“湘”“雅”两个汉字,遂定名为湘雅医学专门学校。不久,学校又建设了医院、护士学校及实验室,以“治疗疾病,授予学生以护理疾病的技术、学识及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1915年,雅礼医院成为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附设医院,随即改名湘雅医院。1921年,中华博医会医学标准委员会对全国医学院校进行审查,有7所质量合格,其中长沙湘雅、北京协和等均排在前列,从此“南湘雅”的美名蜚声海内外。

湘雅的扬名传世还与近代湖南名将谭延闿有关。谭延闿,湖南茶陵人,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清末之际,谭延闿成为湖南立宪派的领袖,并出任湖南省咨议局议长一职。辛亥革命以后,谭延闿出任湖南军政府参议院议长、湖南省都督。据传,辛亥革命后不久,担任湖南都督的谭延闿罹患了来势凶猛、持续高烧的疾病,曾请城内各大著名老中医诊治,但高烧总是不退。直到高热后期,其家人受朋友指点,请当时主持雅礼院务的颜福庆医师上门诊治。颜医师问清病史后,诊断为大叶性肺炎,随即施药,对症治疗,高烧即退。从此,谭延闿对现代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委派专人与雅礼协会商讨现代医学教育合作。于是有了前文所述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创办。

在湖南地方名仕的大力支持下,湘雅医学院很快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为中国第一所中外合办的医学院,湘雅医学院培养了众多名医,并造福三湘百姓。1917年,湘雅医院大楼建成,这在当时是中国最华丽的医院大楼,如今也是国内保存最完整、体量最大、最具特色的现代医院建筑,俗称“湘雅红楼”。

湘雅的教育模式与协和颇有相似之处,特别注重精英化的育才理念。据记载,湘雅医学院第一届招收的学生仅有30名,1921年毕业时只剩下10人,其中一位就是汤飞凡。抗日战争爆发后,时任国民政府卫生署长的颜福庆鉴于战争期间瘟疫猖獗,以重建中央防疫处为当务之急,能当此重任者非汤飞凡莫属。本来已经被研究机构安排前往英国的汤飞凡辞去职务,携家眷返乡,毅然报效祖国。当时,为前方提供青霉素成为防疫处最迫切的任务。1947年,汤飞凡利用美国医药援华基金会捐赠的一套小型青霉素制造设备,建立起中国第一个青霉素生产厂,生产出堪比进口产品的每支20万单位的青霉素。战乱年代,青霉素的量产不知救活了多少前线将士,中央防疫处自此一举名扬天下。1949年10月,东北地区发生鼠疫,国内没有疫苗,只能从苏联进口,但供不应求,汤飞凡花两个月时间研制出疫苗,从此疫苗充足,救活性命无数。

另一位湘雅名人是我国西医学先驱、著名临床医学家张孝骞。张孝骞,号慎斋,湖南长沙人。1914年,即将中学毕业的张孝骞想报考工业院校,却因家境窘迫,遭到了父亲的反对。就在这年冬天,湘雅医学院开始对外招生,学制七年。该校董事长彭国钧就是当年长郡中学的校长,他了解了张孝骞的情况后,动员张孝骞报考湘雅医学院,张孝骞不负众望,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成为湘雅医学院的第一批学生。当时他还没完成全部高中学业,校长破格同意他先到湘雅读大学,并要他自学完成高中学业,再回长郡参加高中毕业考试。这样,张孝骞成为跨湘雅、长郡两所学校的学生。

在湘雅求学期间,张孝骞深受胡美博士的影响,并决定学习内科学。聪明勤奋的张孝骞不仅学业上进步很快,而且思想也渐趋成熟。他参加了五四运动的讲演和集会,在《新湖南》等进步刊物上发表文章,爱国热忱跃然纸上。1921年,他从湘雅医学院毕业时,考试成绩和临床研究成绩均获第一,留校成为一名住院医师;同年,获美国医学博士学位。从此,张孝骞开始在医学这块肥沃的土壤上播种、耕耘、收获。翌年,他就被提升为助教和内科总住院医师,踏上了医学道路上的第二个阶梯。不久,北京协和医学院盛情邀请张孝骞北上赴京任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华北情势危急。正在忧国忧民之际的张孝骞,接到了湘雅医学院院长的聘书,诚恳邀请他回母校担任教务长兼内科教授。张孝骞把协和、湘雅两份聘约捧在手上不断交换着,这将决定着自己的命运。当时,为了填补协和医学院在消化领域的空白,其重要的研究工作都交给张孝骞承担。同事们听闻后,纷纷劝说道:“你在消化系统方面的研究刚刚有了起色,这么一走,将会前功尽弃!”经过再三挽留,张孝骞决定在协和完成研究工作后,赴湘雅任教。时光荏苒,转眼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在即,情急之下,张孝骞携家眷不得不返回长沙,赴湘雅任教。但很快,日本帝国主义就将战火延烧至长沙,湘雅医学院也无法正常办学了。危难之际,张孝骞在众望所归之下,接手湘雅医学院校长一职。他上任后的首要政务,就是筹商学校西迁事宜。但当时,美国人反对搬迁,国民政府大员又纷纷西逃,无人管事。在他的四处奔走和呼吁下,终于在贵阳谋得了西迁校址。1938年10月11日,全校 40多吨教学仪器和图书资料,260多名学生、教职员工辗转一个星期,顺利到达目的地贵阳。在大后方的艰难之际,美国雅礼会的资助也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中断。正在学校濒临关门的绝境时刻,张孝骞多方奔走呼吁,经过几番劝说,国民政府教育部最终同意将湘雅由私立改为国立,从而获得了国民政府的拨款,使湘雅在艰难之际得以延续办学。1946年夏,在他的指挥和带领下,湘雅回迁任务全部完成,正式在长沙复校。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因在医学界的卓越贡献,张孝骞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院士)。

2000年4月,湘雅医学院与中南大学合并,称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是國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首批教育部、卫生部共建高校医学院,教育部和卫生部共建的十所部属综合性大学医学院之一,其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社会科学总论6个学科ESI(基本科学指标)排名居全球前1%。不久,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改组完成。湘雅医院的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皮肤科、骨科、呼吸内科、老年病学等专科的诊疗水平和科技影响力,也位居全国前列。(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湘雅协和医学院
新乡医学院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湘雅精神薪火传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协和呼吸病学》第二版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传承湘雅品牌 创建优质医院
创独特“湘雅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