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欢
摘 要: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学生向城镇中学聚集,带来了生源情况的新变化。面对学生普遍语文素养薄弱,留守儿童增加,学生寄宿增多的情况,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借助图书馆的力量,通过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改进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挖掘城镇课程资源,改进语文教学,从而解决语文教学手段单一、效率低下的问题。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建设;城镇中学语文教育;特色资源课程开发
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而言,母语教育总是重中之重。我国语文教育的重要性当然也非同一般。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个学科,引发的关注和争议如此之大。究其原因,在于语文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通过课堂教育并不能一劳永逸解决语文教育的问题。尤其是在城镇中学,大多学生阅读量少,语文素养薄弱。如何结合城镇中学学生特点,利用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挖掘当地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从而促进语文综合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1 语文素养的内涵
何谓语文素养?简单地说,语文素养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1]。它的内涵很丰富。它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质,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缺的基本修养。它不单单指应用语言的技能,更涉及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建构与健康人格的形成。
2 城镇中学语文教育情况分析
2.1 城镇中学学生生源情况分析
城镇化的大趋势中,越来越多农村家庭的孩子进城读书。[2]城镇中学生源向附近的城市中学集中,农村生源向就近的城镇中学集中。造成了现在的生源情况呈现了如下情况:农村孩子居多,住宿生源居多,留守儿童比例增大。
相应地,与城市学生比起来,学生语文素养较薄弱。体现在阅读面窄,阅读能力薄弱。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理解文本主旨的能力较差。写作能力不强,缺乏主动写作的愿望。写作素材缺乏,內容单一,语言贫乏。口语交际能力欠缺。有羞怯心理,较少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发言。
同时,由于寄宿现象普遍,留守儿童比例增大。周末时间,部分学生无法回家,而选择在校自我安排。从消极方面说,寄宿现象减少了家庭教育在学生教育中的比重。缺少管教,导致部分自制力不强的中学生在网吧等地消磨时间。但从积极方面讲,县城的文化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书店等资源略胜于乡村。尤其是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推广,县一级的公共图书馆加大了对群众的免费开放。只要加以引导,就可以将周末变成学生们吸取知识,扩大阅读面,积累语文素养的“黄金时段”。
2.2 城镇中学语文教学状况分析
面对学生语文基础普遍薄弱的情况。加之升学压力的重负,中学语文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采取填鸭式的方式。局限于课本的条分缕析。极少将语文与平时生活加以练习。形成了“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局面。造成了以下情况:
投入时间长,效率低。教师用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及课后练习的时间并不少,但见效缓慢。学生读写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书面表达能力提升慢。
课堂被动学习现象突出。老师占主力,少部分学生主动参与,大部分学生随大流听课。缺少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闷。
语文教学与生活脱节。未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之在生活中收益。也未曾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增进对生活的理解,丰富其精神世界,完善其人格。中学是一个人精神世界发育的关键时刻。到位的语文教学本应成为学生最丰富的精神食粮,成为学生成长路上指引方向的一盏明灯。但可惜,目前的语文教育水平与此等理想状态相距胜远。
学生除了老师的教学活动,没有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孩子们知识的获得不应单方面的依靠老师和父母,如今,电脑、手机的普及,孩子们应该利用网络为他们带来的浩瀚资源,随时、随地获取他们想要的知识。
3 借助阅读推广活动,挖掘城镇中学特色课程资源
3.1 课程资源的范畴
课程资源是指课程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的结构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从广义范畴上说,语文教学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同时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等话题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3]。
3.2 城镇课程资源的特色
由课程资源的范畴看出,由于城乡差距,城镇中学学生所拥有的如图书、辩论会、戏剧、展览、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等课程资源少于城市学生。但在其自然风光,学生的家庭生活及日常生活方面,也有属于自己的特色。且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影、电视、网络等资源,与城市差别不大。也是我们可以着力利用挖掘的部分。
3.2.1 欣赏自然人文景观,培养故土情感
自然是人类心灵永远的归宿。是学生们尤其是城镇学生们天然拥有的第一课堂。古今中外,很多文学大家都曾以自然风光为题材,留下诸多名篇。在讲解涉及故土人情、自然田园的课文时,不妨启发学生回忆小时经历的农村风光、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对课文内容产生共鸣。更激发起内心倾诉的欲望。这种欲望通过口头表达,能锻炼的口头交际能力。
西区铁城初级中学在江门鹤山开展的研学活动,将阅读推广活动融入自然景观中,在自然风光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展开语文教学。采茶活动让同学们掌握了采一叶一芯或两叶的技巧,以及炒茶的方法,感受到了采茶的快乐,在此基础上对明代高启的《采茶词》予以讲解,“雷过溪山碧云暖,幽丛半吐枪旗短。银钗女儿相应歌,筐中摘得谁最多?归来清香犹在手,高品先将呈太守。竹炉新焙未得尝,笼盛贩与湖南商。山家不解种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从而加深学生对此诗的理解,促进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进一步认知。同样,在具有人文特色的红色革命老区的安源区,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大众书局”阅读体验活动、“行走阅读、寻访红色足迹”活动,整合地方资源,引导学生在行走中阅读,在红色阅读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