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支架 高效教学

2020-07-13 09:32仲伟进
考试周刊 2020年56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支架

摘 要:支架式教学是一种将复杂而庞大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小的学习任务,并通过提供各类支架,引导学生实现由单一性学习向综合性学习过渡、由浅层次思考向深层次思考过渡、由接受式学习向建构式学习过渡的教学方式。文章以初中物理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支架式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巧设支架,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理论;支架;初中物理教学

在支架式教学模式中,“搭建支架”无疑是最基础也最核心的环节,决定着教学效率的高低甚至教学活动的成败。因此,在文章中,笔者以支架式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学期《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教学为例,尝试通过“以实例为支架”“以问题为支架”“以实验为支架”“以任务为支架”和“以实践为支架”等途径,探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做到巧用支架、高效教学。

一、 以实例为支架,激发兴趣

对于物理知识不够丰富、抽象思维也不够发达的初中生来说,物理中的很多概念都是随处可见却难以察觉的,如果教师直接利用抽象语言向学生进行概念阐述,则学生必然难以接受。因此,支架式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生活实例为学生搭建由感性到理性、由直观到抽象过渡的“支架”,使学生在旧有的物理知识或生活经验的辅助下,接受概念、理解概念、揣摩概念,从而帮助学生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生活实例,使学生“看到”并“感到”力的存在:首先,教师演示。教师把椅子从教室的一边推到另一边,让学生观察教师的肢体动作和椅子的变化情况;其次,学生体验。教师请同学们站起来,按照教师的口头指令,做出把自己的椅子提起来、推出去、拉回来等动作,并感受自己的肌肉用力情况;最后,视频展示。教师向学生展示火箭升空、众人划桨、运动员溜冰等场景,并要求学生观察视频,尝试说出视频中的施力方和受力方。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例,理解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教师以生活实例为支架,将抽象而理性的力的概念通过直观而感性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个人体会,在生活中的常见场景中“看见”力、“感知”力,进而“发现”力、“理解”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使学生可以沿着“支架”向上“攀爬”。

二、 以问题为支架,启发思路

在传统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充当的是“向导”的角色,习惯于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规定线路快速奔向“目的地”;而支架式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充当的则是“导游”的角色,与快速抵达“目的地”相比,教师更重视的是学生能否用自己的双眼和头脑去发现、去探寻、去记录学习“旅途”的“风景”。为了让学生的“旅途”更加平坦而宽阔,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搭建“台阶”和“支架”,使学生在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由分入总、顺次排列的问题的指引下“拾级而上”,形成学习“路线”、抵达智慧“高峰”。

例如,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生活实例的启发下,对于力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然而,学生还无法从理性视角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于是,教师可以搭建问题支架,使学生在问题的启发下,掌握判断力是否发生的依据。具体教学设计如下:首先,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选取学生熟悉的“踢足球”的场景作为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亲身体验展开联想,说出若干种用脚对足球施力的方法;其次,提出问题。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联想的对足球施力的方法,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 有的同学说可以踢原本静止的足球一下,让它滚动起来,这时候足球什么发生了变化?2. 有的同学说可以把原来向自己滚来的球踢一脚,让它向别的地方滚去,这时候足球什么发生了变化?3. 有的同学说用高跟鞋在足球上面狠狠踩一脚,让足球瘪下去,这时候足球什么发生了变化?4. 上述1和2两种情况能否归结为一种情况?如果能,这是什么情况?最后,总结问题。学生在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的指引下,已经初步掌握了足球受力的若干种情况及判断方法,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层次和综合性的思考:大家能否尝试用规范而简洁的“物理语言”对于足球变化的过程及结果进行阐述,从而总结出判断物体是否受力的两大依据?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连环提问”的方式,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又一个的“支架”,使学生借助“支架”的力量,逐渐理清学习思路、掌握学习方法,实现了自主学习。

三、 以实验为支架,引发思考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很多设想可以在实验中得到验证,很多谬误可以在实验中得到纠正,很多谜题也可以在实验中得到解答。因此,以支架式教学理论为指导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以实验为支架,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和反思实验结果的过程中,自己经过推理和概括,得出实验结论,并对于所学知识展开更深层次的思考。

例如,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磁铁与铁块”的实验,使学生以实验为支架,在进一步感知力的存在和理解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结论。具体实验流程如下:首先,提出实验设想。如果说实验环节是一个大的支架,那么教师还可以通过对于实验流程进行分解,将这个大的支架分解成若干个小的支架,避免因为急于求成而导致部分学生落后于教学节奏的情况。教师让学生提出实验设想的过程,也是让学生规划实验流程、预判实验结果的过程,是为实验做准备的过程,也就是在大支架中搭建小支架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并以此引发学生的实验设想:大家觉得铁块和磁铁之间会有力的作用吗?它们之间的作用效果是怎样的?其次,验证实验设想。学生彼此间所做出的实验设想可能大相径庭,这反而更能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热情。于是,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实验器材:两个大小和材质相同的小车,两块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磁铁和铁块,并鼓励学生结合刚刚掌握的判断物体是否受力的方法,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自己的设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所感,体会到磁铁与铁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最后,得出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并不意味着整个实验教学流程的结束,也不意味着整个实验教学中的支架搭建完成。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总结实验心得并得出实验结论,从而在原有支架基础上再搭建一個更高的支架,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

教师通过在实验这个大支架中搭建多个小支架,使学生的物理学习更富层次感,同时,实现了物理教学感性与理性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而引发学生多维度、深层次的思考。

四、 以任务为支架,鼓励探究

学生能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通过交流与讨论,从彼此身上获得更多的启发与灵感,从而拓宽学习的眼界、创新学习的理念。因此,支架式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以任务为支架,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搭建平台,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初步得出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结论。然而,对于学生来说,这个实验的结论并未得到切实的验证,学生对于这一结论既難以做到深刻理解,更难以做到深信不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小组任务,让学生在共同验证实验结论的过程中,展开高效率的合作和深层次的探究。具体教学流程如下:首先,发布任务。教师可以向学生发布下面的任务:力的种类很多,我们无法进行一一验证,那么大家可以选取其中比较典型的弹力、摩擦力和静电力为研究对象,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对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句话进行验证;其次,合作探究。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尝试通过拉橡皮筋、镜面滚球、双吸管吸纸屑等实验对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进行验证,并得出心得体会;最后,交流讨论。当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与讨论,对于实验结论加以概括与推演,使学生尝试从特殊案例中抽象出普遍规律,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教师通过搭建任务支架,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搭建了平台,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与讨论中互相启发和互相帮助,实现共同进步。

五、 以实践为支架,促进反思

物理是一门既艰深又平实、既抽象又具象的学科。如果教师一直将教学局限在课堂之内,那么就只保留了物理艰深和抽象的一面。相反,如果教师能够将物理教学引申到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当中,则会突显物理平实和具象的一面。因此,支架式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尝试以学生的日常实践活动为支架,促使学生在生活中对于所学物理知识加以应用和反思,从而拓宽学生的物理学习途径、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课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实践任务,使学生以实践为支架,向物理学的更高领域“攀登”。具体任务内容为:请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跳远、游泳或滑冰中选择一项,跟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共同开展健身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请同学们在观察同伴和自我感知的基础上,说一说整个运动过程如何验证“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句话。在此基础上,请大家根据课堂所学知识,结合观察和体验结果,尝试总结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要素。

教师通过布置生活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对于课堂所学知识加以总结与反思同时,还能够为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提供“预热”和“铺垫”。可以说,这个实践活动不仅是本节课的“顶层支架”,也是下节课的“底层阶梯”,教师通过布置这个任务,不仅发挥了支架的启发性作用,也体现了支架式教学的延展性特点。

综上所述,支架式教学理论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新时期的物理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以支架式教学理论为指导,尝试通过“以实例为支架”“以问题为支架”“以实验为支架”“以任务为支架”和“以实践为支架”等途径,巧设支架,促进物理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朝玉,徐庆,吕华平.基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初中物理课堂建构:以“浮力”为例[J].湖南中学物理,2016(9).

[2]吴志明.内涵与时机:初中物理运用实验搭建学习支架的教学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2(9).

[3]徐勇.“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例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10).

[4]卢建春.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C]∥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2018.

作者简介:仲伟进,江苏省新沂市,江苏省新沂市堰头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三维多孔电磁复合支架构建与理化表征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
星敏感器支架的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