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英雄观 弘扬中华民族魂

2020-07-13 09:39杜松石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0年6期
关键词:英雄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烈士

杜松石

英雄,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先锋和时代的坐标。

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各行各业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无论是奋战在救治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还是坚守在防控岗位的广大党员和普通群众,他们既是平凡的普通人,又是可敬的“草根英雄”。对于英雄的理解,虽然每一代人心中的英雄形象不尽相同,但作为中华文化滋养下的华夏子孙,其英雄观的内涵总体上是一致的。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能否秉持正确的英雄观,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以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能否通过英雄主义的价值观引领风尚,弘扬数千年来生生不息的民族魂。

群众史观是新时代英雄观的根本性质。群众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英雄生长的社会土壤。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文中指出:“如爱尔维修所说的,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强调英雄来自人民、属于人民、为了人民。正如他在会见四川航空“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全体成员时指出的那样:“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也就是说,英雄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一员。

“时势造英雄和英雄引潮流”是新时代英雄观的主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所谓“时势造英雄”,是指外在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着英雄的产生,塑造着英雄的成长。时势不仅决定着英雄的产生,而且制约着英雄的活动。英雄的活动总是受到社会现实条件的制约,总要遵循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英雄虽然不能超脱时势的制约,但英雄却能引领时代的潮流。

时代性和民族性是新时代英雄观的基本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而他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的讲话中,也勉励全国人民在新时代下向英雄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的观点,一方面体现出历史唯物主义英雄观的民族性,强调彰显具有民族文化独特性的英雄精神,具体到中国当下语境来看,历史唯物主义英雄观彰显的主要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英雄精神;另一方面,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英雄观的时代性,强调尊重“时势造英雄”的客观规律。在中国新时代新形势的现实条件下,英雄观的基本观点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互契合。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发展,改革创新就是当今最大的时势,这一时势也造就了诸如黄大年、屠呦呦、袁隆平这样的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勠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从思想政治教育、法律制度建设、宣传传播方法三个层面出发,培养树立新时代英雄观。

首先,大力强化英雄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英雄主义教育是树立正确英雄观的基本要求。从教育主体来看,在开展英雄主义教育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英雄始终来自于人民群众,涵盖了包括民族英雄、抗战英雄和时代英雄在内的一切为了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富強做出过突出贡献的杰出人物;从教育内容来看,英雄主义教育主要指对英雄精神的学习领会和身体力行,比如舍生取义、无私奉献、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等英雄品质;从教育目的来看,英雄主义教育是将弘扬以爱国情怀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引领;从教育结果来看,要形成广泛社会共识、良好社会氛围和主体行为自觉。对于近年来的英雄主义教育成效,总体上是令人满意的,但还存在着形式化、单一化的倾向。因此,大力强化英雄主义教育,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丰富英雄主义教育内容,赋予英雄主义教育以新的时代内涵。二是创新英雄主义教育模式,利用情境式教育和渗透式教育,实现教育的“润物无声”。三是完善英雄主义教育体系,从娃娃抓起,在全社会推进,通过英雄精神的教育传承,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次,切实加强法律制度保障。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施行,是维护历史唯物主义英雄观、弘扬中华民族魂的现实要求。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烈保护法》正式施行,为依法保护英雄烈士的名誉和开展英雄主义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这一法律首次明确规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国家保护英雄烈士,对英雄烈士予以褒扬、纪念,加强对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的宣传、教育,维护英雄烈士尊严和合法权益。全社会都应当崇尚、学习、捍卫英雄烈士。”在此基础上,这一法律还详细规定了侮辱、诽谤、亵渎、否定、侵占和损坏英雄烈士和其纪念设施的处罚措施。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才能从根本上制止侵害革命烈士合法权益现象的发生,从法律层面贯彻历史唯物主义英雄观的现实要求。法律,乃国之权衡、时之准绳。只有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才能将历史唯物主义英雄观的要求落到实处,更好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恶意解构,遏制消费异化现象对英雄的歪曲,防止西方个人英雄主义对其潜移默化的取代。

最后,不断创新传播方法。创新传播方法,是树立正确英雄观的技术要求。新媒体时代呼唤传播方法的创新,这是由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性所决定的。这些特性表现为: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传播信息的海量化、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传播目的的隐蔽化、传播价值的碎片化。这就要求我们在维护历史唯物主义英雄观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传播方法。所谓创新传播方法,就是综合利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定位受众群体,细化传播信息,丰富传播渠道,明确传播目的,赋予传播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反对各种错误的英雄观,切实地树立正确的英雄观。

(作者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的政治建设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英雄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烈士
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各界群众夹道迎烈士归来
“烈士”本来不必牺牲
现在流的泪,都是当初求P图时脑子进的水
论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思考巴洛克音乐
美式英雄主义的颂歌——简析《美国狙击手》
不懈的坚守,孤独的“上坟”
从《神圣家族》对生产概念的论述看这一时期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
悼北伐阵亡烈士(二)
当代美国英雄主义电影的性别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