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心》的作文教学思想对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启示

2020-07-13 09:32曹文华
考试周刊 2020年56期
关键词:文心启示

摘 要:20世纪30年代叶圣陶和夏丏尊两位语文教育大师合著《文心》,小说以鲜明的人文视角,从写作的素材来源,不同文体的区分,读写结合的重要性等方面对当代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给予了重要启示,主要包括:寻找写作“活水”,体验写作乐趣;倡导依体作文,合理文章布局;注重读写结合,把握训练技巧;提高修改意识,探讨斟酌技巧;训练写作思维,锤炼语用能力。

关键词:《文心》;小学高年级作文;启示

中国现代语文课程自清末正式诞生以来,一直在不断变革和发展的道路上持续前进。期间,曾涌现出许多卓越的语文教育大师,他们严谨治学、乐于奉献,将毕生的经历都奉献给了中国的语文教育事业。夏丏尊和叶圣陶是20世纪前叶语文教育界的典范,他们合著的《文心》对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至今被认为是一部“空前的国文教学法”。全书内容系统全面,深入浅出,将语文知识与具体生活情境相联系,自然生动而又贴合实际。其中的作文教学思想对今天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仍然具有重要启示,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一、 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与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现状分析

1. 学生主体地位缺失,作文毫无灵气

观察小学高年级学作文课堂,尽管教师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反复讲授各种作文技巧,但部分学生却不禁陷入“动力不足——无话可说——表现不佳”的恶性循环。究其原因很多时候学生的写作思维都受到教师主导的限制,从而导致学生无法联系真实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为应付作业抓耳挠腮写出来的作文读起来机械死板,毫无灵气。在谋篇布局中也很难做到思路清晰,详略得当。

2. 课堂气氛沉闷压抑,影响写作乐趣

进入高年级很多学生对于“作文”二字可谓一提就头大,这与沉闷的课堂氛围密切相关。快乐的作文课堂能积极调动学生们的写作热情,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助力他们的动笔行为。而现实课堂,部分教师或过于拔高写作的地位导致学生不敢写,或教学方法过于模式化、程序化,导致学生写作兴趣不佳,动力不足。这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写作诉求,也十分影响作文知识的传授。

3. 忽视作文的修改,缺乏及时的指导

翻看部分学生的作文,错字漏字,语言不通现象屡见不鲜,在斟词酌句、修辞文法等方面也都有待斟酌改进。在大部分学生的心中并没有一个写作的完整流程,总认为根据教师要求完成相应字数的写作,得到相应的分数,再由教师讲评后就是整篇文章的结束。对作文评改的方式也缺乏多样化的认识,总认为作文的修改只是教师的事情,自己只要负责根据要求订正。并且受时间与人数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很难受到教师“面对面”的指导,这也影响了作文修改的有效性。

(二)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反思

学生的写作现状与教师在作文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有着密切关系。

1. 语文教师文体意识的欠缺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写作教学的性质,当作文教学中教师片面强调语文的人文性时,就会导致学生写作技巧的单一化,从而降低对学生进行文体訓练的意识。另外,为了不给学生写作设限,便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很多教师鼓励学生大搞文学创作,使学生作文过多充溢文学色彩的同时,缺乏对客观世界的理性态度,造成“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问题。

2. 对作文修改过程缺少关注

受课时数量的限制,很多语文教师仍然采用“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全班修改指导”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却也剥夺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权利。从而导致学生养成在写作过程中不善于检查,在写完后没兴趣修改的毛病。教师自身对作文修改重要性认识不足,就更不会着眼于培养学生斟字酌句的兴趣和能力。这表现在许多教师往往重视对学生初稿的修改与订正,而对学生二次修改的作文基本没有回应。

3. 写作训练与现实生活的相脱节

随着小学高年级阶段性测验的增多,作文教学的目标更加趋向于应考,写作目的与现实生活的相脱节,使学生迷惑于写作的实际用途,更不说能体悟到写作对于开发心智、塑造灵魂的作用。许多一线教师对整个小学阶段作文教学到底要教哪些内容?每一阶段又应该教什么?落实到每一次作文课又要教学什么等问题的认识模糊不清,从而导致学生对写作训练的目的存在误解。除了应付考试和作业,学生对“为什么要写?”的问题认识不足。

4. 阅读与写作目的的相分离

“新课标”倡导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坚持读写结合,以教材为依托,以课文为范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笔能力。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没有把握住阅读与作文教学的共性,而是将两者孤立看待。或是不善于对阅读教学中的写作技巧进行总结和运用,或是过分灌输写作的固定模式,这两者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思维的拓展,影响写作教学的科学性。

二、 《文心》中的作文教学思想对当代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启示

(一)寻找写作“活水”,体验写作乐趣

《文心》中注重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为充实生活而学习的思想贯穿全篇,也体现出课堂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思想。“作文的材料,到处都是,并非仅在书中。”作文教学的重要前提要培养学生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一颗机敏向善的心灵,一个不断思索的脑袋。如记叙文写作教学的重点之一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去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缺乏观察就很难将人物刻画生动。

因此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让他们于身边的细微之处去发掘生活的多姿多彩。而一旦学生的观察能力有所提升,他们就会在文章写作时体悟到眼中所看、心中所想能自然流露于笔端的乐趣。正如叶圣陶所说:“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有用处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表情达意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心中有物的同时知道如何抒发心中之意。

(二)倡导依体作文,合理文章布局

《文心》在传授语体文的写作知识时,主张学生作文时应有文体意识,依体作文。书中很多文章,如《日记》《小说与叙事文》和《戏剧》等就是直接以文章体裁命名的篇目。除强调区分文体,《文心》也对文章的行文思路与布局安排提出一些建议。书中认为学生作文想要维持文章表意统一,必须注重因体裁而异,瞻前顾后,整体布局。尤其是文章的开篇和结尾是需要学生多费心思的。

这就启发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不仅要在阅读教中加强文本特点分析,将体裁的写作的要求详细地介绍给学生,更要在写作运用中提高学生善于依体作文的能力,注意区分容易混淆的文章体裁的各项差别。并根据不同文体要求,合理文章的布局安排。比如,写信、写日记和写读后感在内容表达与格式要求方面的不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或想象作文在语言表达、内容选择、布局安排方面的不同。同时,要将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目标,明确课堂作文教学与提升学生能力之间的关系。

(三)注重读写结合,把握训练技巧

夏丏尊在《文章作法》序言中对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的关系做了精辟的论述:“学游泳的人不是只读几本书就能成,学木工的人不是听别人讲几次便会,作文也是如此,单指导作文法也不能就做得出好文章。”正如《文心》一书本身就是读写结合的最好诠释,夏丏尊积极主张读写结合,将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学生获得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

学生作文的素材积累既来源于联系生活的直接经验,同时也来自阅读中的间接经验。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提高阅读的数量,提升阅读的质量,带领学生领略内容不同,风格不同的文字,使他们能体会到不同体裁的特色与不同文学的魅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和提高阅读的兴趣与能力。理论的积累服务于实际的运用。在阅读教学中总结写作的行为程序,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写作技术的知性特征,这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使自身的教学成果能实实在在地为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服务。在阅读中教学中渗透写作方法的归纳与总结,既是一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更有助于学生所学所记进行运用。

(四)提高修改意识,探讨斟酌技巧

作文的修改水平是学生写作能力的综合体现,只有指导好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修改的意识,作文教学才会更加健全有效。《文心》中“王仰之”先生十分强调文章的修改,他时常提醒“作成了最好自己仔细看过,有一句话一个字觉得不妥当就得改,改到无可再改才罢手。”在他的指引下,学生都很重视修改,并积极主动地探讨文章修改的方法和技巧。

修改是写作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只有反复地斟酌和推敲,写作才能在表达上逐渐达到规范、精炼的效果。教师应从自身做起,提升对作文修改重要性的认识,注重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做好作文修改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利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学生修改作文的意识,激发学生不断修改作文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掌握一定对病句、段落、结构布局修改与改进的技巧,使学生愿意改,知道改哪里,知道如何改。

(五)训练写作思维,锤炼语用能力

语言素养的积累与运用是一个与思维相关的过程,小学高年级作文的基本要求就是文从字顺,表情达意。《文心·文章的组织》中提到,写文章需要先整理自己的思路,否则文章语言将杂乱无章,主旨也将模糊不清。语言与思维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只有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在文章的材料上有所选择,并注重文章语言的锤炼,才能写出一篇语言通顺,主旨明确的文章。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平时的阅读和写作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与鉴赏水平,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素质。一篇作文中可能会出现多种表达方式,如抒情、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教师可以针对不同表达方式的特点与语言要求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从而令学生学一种,用一种,像一种,使语言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写作过程的始终。比如,记叙的语言应简洁明了,通晓流畅;说明性的语言要科学精准,不能有半点马虎;议论性的语言应准确生动,以理服人;描述性的语言应入木三分,惟妙惟肖;抒情性的语言应讲究真情实感,不矫揉造作。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只有明确与区分清楚不同的语言特征才能更好地表达思想。

參考文献:

[1]叶圣陶,夏丏尊.文心[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2]叶圣陶.怎样写作[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夏丏尊,刘薰宇.文章作法[M].北京:中华书局,2016.

[4]张群.《文心》对当下语文作文教学的启示[J].文教资料,2014(7).

作者简介:曹文华,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市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文心启示
《闲趣》
冬天来啦
文心杂记
"文心杯“首届全国十大作文教改之星
请不断修炼你的“文心”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