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氏红木于2017年与故宫达成全面合作,同比例复刻故宫院藏精品家具,限量版生产销售,故宫博物院颁发监制证书,这是中国红木行业的伟大创举。滑氏红木遵循 继承、创新、发展 和把故宫文化带回家的经营理念,目前已在全国10多个省份,签约、开设20余家故宫博物院监制——滑氏红木文化馆,旨在让更多红木文化爱好者能体验到真正明清宫廷文化,推动红木家具行业的发展。
中国家具的历史已有7000多年,是“实用”的文化,也是历史的“记录者”。悠久的发展,让家具有着“精细”的分工。中国古典家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是蕴含着独特意趣的文化精粹。
中国古典家具按使用功能的不同,原则上可分为五大类: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和杂项类。
椅 凳
汉代之前,人们是没有坐具的,通常采用以茅草、树叶、兽皮等制成的席子,席地而坐。直到一种被称为“胡床”的坐具从域外传入中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椅凳。后经唐朝的全力发展,椅子才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来,直呼为椅子。
桌 案
桌案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地位较高,是中国礼仪文化之邦传承的产物,也是礼仪接待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在中国的古代,对桌案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制度。比如,供桌供案主要应用于纪念仙逝长辈和敬供先人;八仙方桌主要应用于接待重要宾客,例如“请上坐”指的是八仙方桌朝南的左边位子;园桌主要应用于家人共餐,一家团圆之意。
床 榻
床榻的历史可追溯至神农氏时代,那时还只是专供休息与待客所用的坐具,直到六朝以后才出现高足坐卧具。“床”与“榻”在席地而坐的时代,是有分工的。床体较大,可为坐具,也为卧具;榻体较小,只用于坐具。
柜架
柜子的使用大约始于夏商时期,古时的“柜”,并非我们今天所见之柜,倒很像我们现在所见的箱子,而古代的“箱”,则是专指室内存放东西的地方。出土文物中,截至目前年代最早的柜子,应该是河南信阳长台关战国楚墓的小箱和湖北随孙曾侯乙墓的漆木衣箱。我们这里说它是箱子,是按现代人的说法,如果按战国时的称呼,则应称为“柜”。
其 他
除了椅凳类、桌案类、床榻类、柜架类的家具之外,还有很多种类目,如:书箱、印匣、提盒、屏风、盆架、镜台等,全部归纳为“其他类”。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家中摆放着不同的家具——床柜架格、桌椅板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的人,对家具更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一件件家具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在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中,其中明清时期,古典家具的艺术成就达到了最辉煌的巅峰时期。无论是花样缤纷的椅凳、古朴典雅的床榻,还是用途繁多的案几、储衣纳物的箱柜,都承载着久远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反映着时代的独特风尚。
拐子纹架子床 拐子纹起源于草龙纹,实质是龙纹的一种。线条横竖分明的回纹与弯曲翻转的卷草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拐子龙纹增添了几分柔和,避免了线条呆板僵硬,又恰当地凸显了纹饰的硬朗、挺拔,因此拐子龙纹是刚柔并济的图案纹饰。
卷草纹带托泥圈椅 卷草纹,中国传统图案之一,多取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草。寓意:生机勃勃,祥云之气。经处理后作“S”形波状曲线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花草造型多曲卷圆润,通称卷草纹。
云龙纹架子床 云龙纹始于唐宋五代时期。云龙纹作为瓷器上的一种纹饰不仅贯穿整个明代,而且一直延续到清代,堪称为一种定型的纹饰。在构图上以龙纹为主,云纹为辅。龙一般做驾雾腾云状,或在云间起舞。
勾云纹灯挂椅 勾云纹,是花纹的类别。有两种,一种是阴线碾琢的小勾云纹,另一种是减地凸起的勾云纹,勾云正反相连,排列密实,寓意吉祥安泰。
如意磬纹条桌 如意纹,中国传统寓意吉祥图案的一种。按如意形作成的如意纹样,借喻“称心”“如意”与“瓶”“戟”“磐”“牡丹”等组成中国民间广为应用的“平安如意”“吉庆如意”“富贵如意”等吉祥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