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帅,余少华,曾凯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信息的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在医院信息化中的应用,最早是身份识别,其中包括病人的身份识别和医生的身份识别,此外还有样品识别,包括化验品识别、药品识别、设备识别,以及病案识别、语音识别(医嘱)、字迹识别OCR(处方)等信息识别技术,这些在医院信息化系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医院被服管理系统是在每件医用被服上缝制一枚超高频RFID作为唯一的识别标签,通过RFID标签管理器注册该被服的品名、规格型号、使用科室等基础信息档案,在进行被服收发时采用RFID手持机、隧道机识别被服类型和数量并上传收发清单,从而能对每件被服完成自采购、入库、投放、收发、洗涤周转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现阶段医院已实现全院区被服芯片信息化收发及管理工作并有效改善了医院被服管理工作。在控制院感、节约人力、降低被服丢失率等各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主观和客观性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可能导致系统数据的偏差,任何偏差都会导致收货任务与发货任务不匹配,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供给端的问题,如何精细化管理,全面落实被服信息化,在非可视状况下,进行准确大批量的阅读记录,不需要增加额外劳动成本的同时,减少了时间成本,这是我们不断思和探索的方向。因此RFID技术在医院织物管理中需要专业细致的维护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医院。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收集了100次发生过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将所有问题分为主观问题和客观问题两大类。主观问题主要表现形式为人为操作不当;客观问题:网络波动;阅读器崩溃;突发性停电。具体发生次数及发生率如表1所示。
表1
针对这些常见问题我们逐一进行分析总结,如何快速解决甚至防范于未然是重中之重。
因为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比系统问题更难预知和解决,所以解决人为因素造成的问题尤为重要。其具体表现为操作人员不按规范操作,甚至错误操作。为了最大程度避免此类问题,需在每个工位树立规范操作标识牌,不定期组织员工学习规范操作技能,强调规范操作的重要性,并定期对员工专业技能掌握程度进行考核。从根源上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后果。
网络波动客观上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任何需要网络连通的设备都会遇到此类问题。但是我们可以尽量主动避免此类问题带来的不良 影响。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将所有与设备连接或相关的网线更换为超6类带屏蔽,以免受到环境干扰,影响发货时网络的稳定性以及数据准确性;(2)使用工业级的路由器和交换机,增加服务器和所有发货设备的稳定性,避免数据丢失、网络卡顿等问题;(3)终端设备系统统一,定期清理保养软硬件。设备维护是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基础,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波动看似是不受控制的小问题,实则会使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原本顺畅的发货流程会因此受到干扰、卡顿甚至暂时性停摆。因此,做好这些细节也就多一份保障,防范于未然。最显著的效果就是进行改进升级之后,受网络因素导致工作效率的问题相比之前的统计降低了近7成。这将大大节省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阅读器又称为读出装置,扫描器、通讯器、读写器(取决于电子标签是都可以无线改写数据)。电子标签与阅读器之间通过耦合元件实现射频信号的空间(无接触)耦合、在耦合通道内,根据时序关系,实现能量的传递、数据的交换。通过使用防冲撞技术,RFID系统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标签。阅读器作为设备的“大脑”频繁不断的进行信息处理,加之设备可能在各种高温、潮湿的工作坏境,难免会造成阅读器“死机”的状况(不涉及产品问题)。此类问题最明显的特征为发货途中突然不能读取织物信息,即便是退程序之后再进入程序,也会卡在登录界面的位置,无法正常使用。根据经验总结,可基本确定是阅读器出现了卡顿且不能识别芯片的问题。根据此经验可节约大量排查问题的时间。处理此类问题最有效的办法为,退出程序,正常关机,然后切断电源,待3~5分钟重启设备,此操作也正是为了让阅读器重启。注意:重启设备后切勿立马点击打开程序,必须给设备和阅读器重启的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此时再进行操作即可。用此方法以上统计的20次问题无一例外在短时间内就得以解决。看似简单的解决办法,却是总结和思考的结晶,在对设备不了解的情况下很可能会区逐一排查甚至误判,会浪费大量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突然性停电是最难预测及防范的,也是对网络设备寿命和数据损坏性最大的一种情况,虽然次数极低,但必须避免此类问题,以免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由于所有的数据都是同步到主服务器平台上,万一主服务器突然非正常断电,极大可能会造成数据丢失甚至乱码,就算能发电机发电也不能立马修复数据。因此,备用服务器显得格外重要。增加一台服务器作为应急备份,并提升此设备的配置,以免出现服务器崩溃影响全院配货。
主服务器作为数据储存和查询的平台,一旦主服务器损坏,备用服务器便可通过更改服务器IP、计算机名及VPN用户名密码临时使用,每日通过网页保持同步。同时必须配置UPS电源,在UPS电源的保障下,即使突然断电我们也能及时同步保存数据然后正常关机,确保数据库稳定。在此基础上,再配备一台发电机,这样就能铸造一面扎实全面的防火墙,以应对各种应急事件。
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只是探索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探索思考精细化、标准化的管理流程。我院对被服信息化管理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拥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收发体系,这期间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创新。
洁净被服完成发货后我们会对发货的被服进行打包处理,打包流程直接影响着被服运往临床科室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经历一系实践与思考后,我们为每一个打包袋配备一个类似输液牌的标识袋,每完成一个科室的织物发放,都必须将发货单据明细放入标识袋中,用这种方式既体现了精细化、标准化,也保证了货物发往临床科室的准确性,避免出现货物送错科室或者无法确定织物是哪个科室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
图2
图3
由于各医院情况不同,可能会出现被服洗涤中心在院外,这种情况对医用织物收发、运输等环节的精细度、准确度有更高要求。参考医院洗涤中心不在院内或污染被服在院外洗涤等情况,我们如何将织物准确无误的输送到医院各个科室使首要问题。我们在制定标准打包流程的前提下,细化每一车所运输的医用织物明细。首先,根据院区收发医用织物工作人员所收货的科室精准配货。然后,把所有被服轮换员的工作区域及他们所需发放被服的科室进行逐一划分,并将此信息下发到所有配货小组工作人员手中。最后,配货小组工作人员须按每一个被服轮换员的工作区域分区、分科室打包并装车。例如:A员工需发放1-6号科室,我们在一个净衣车中就只放1-6号科室的织物,并通过手机APP第一时间通知被服轮换员做好发货准备。这样做的优点就在于避免货物到达医院后进行二次分检、归类,从而浪费时间。
我们在源头对待发货的织物进行标识、分类后织物可以在到达医院的第一时间由工作人员送往科室。通过标准化、精细化的管理,达到各个阶段工作人员都能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从而使工作效果大幅提高。
图4
物联网能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不少国家、企业、研究机构都投入积极发展与推广这一技术。随着RFID设备及配套产品的成本不断降低,标准逐步统一,数字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深入广泛应用,规模应用行业的扩大,RFID技术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其潜在的价值将会发挥出来。我们把先进的技术引入到医院后勤被服信息化管理中也是为了更高效、更智能、更卓越地做好医院后勤保障工作。虽然RFID技术现阶段还不够成熟,但是这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所以我们也必将顺应时代的大流。在现阶段,我们更应该多探索、多研究、多思考,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此技术的优势并克服其缺点。这对于后勤管理工作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成绩、做出特色、做出心得,从而使得整个后勤的管理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借助科技和技术让我们能更好的服务于医院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