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大赛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2020-07-13 14:00:40李亚楠
河北画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艺术设计职业院校

李亚楠

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因此,技能大赛目前已成为各项教育部门评价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同时技能大赛引领职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发展的方向,为人才的选拔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尝试。并且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方式、评价模式等方面有所创新,使学生由厌学到易学、乐学,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专业型、技能型人才,同时适应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技能大赛促进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

(一)职业技能大赛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建设和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依托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同时也紧贴市场需求。职业技能大赛紧扣社会人才的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近几年职业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逐步与市场结合,主要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培养目标的建立,并对每个学生有精准的定位。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相关技能的培养需要大量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作为基础,依此在实习中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社会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并能够尽快进入岗位,完成就业目标。技能大赛综合体现了学生入职前的工作状态、能力状态,对专业知识、核心理论、团队合作、创新创意思维等综合职业素质起到了检验和考核的作用,通过技能大赛推动了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

(二)促进课程体系改革发展

自2008年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成功举办以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令人瞩目的一大盛事。竞赛项目截至2017年已经涵盖77个大项,81个分赛项,其中高职组15个专业大类,45个大项(46个分赛项),参赛人数由2008年的2000人增加到2019年1.8万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近几年职业大赛的发展形势异常迅猛,大赛的影响力逐年大幅度提升。职业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搭建起了职业教育成果展示平台,吸引了我国社会各界的目光,为职业院校的招生与就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结合当前技能大赛的要求和标准,研究适合发展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同时,调查其他高校的教改情况,对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等实践经验进行学习,结合环艺专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出适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技能大赛对教学的改革与实践的研究发挥了推动作用。并且通过建立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及产学研一体化教学等实践项目,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本专业行业需求等,在此基础上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课程进行有效改革,使得其符合职业院校学生的培养要求,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达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并将探索设计并制作出与技能大赛有机结合的课程改革与实践结果进行教育实践,灵活教育形式,转变教学方法和学习过程,取得良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依据大赛的相关要求及以及结合目前市场岗位的需求,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适当改革课程体系,由理论型向实践操作型转变,由课堂化向市场化转变,逐步构建了包括通识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和专业拓展课程模块的课程体系,为今后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指引方向。

(三)优化教学方式与方法

普通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技能大赛的需求,大赛的考核目的是对市场岗位中的各项知识点、各项操作技能展开评定,具有评价的准确性、合理性和激励性。因此,各职业院校应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辅助教学来完成课程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形成“在做中学、在做种教、教学合一”的共识,引领职业教育“以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引领、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理念。通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而且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提升。同时教师依据大赛需求,以实际案例为导向,引领学生参与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四)强化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条件建设

要想在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拥有强有力的后盾作支撑,在职业教育中注重的是学生技能的提升,因此,好的实训室会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与成长的空间。职业院校环艺专业只有依据大赛的需求不断地更新完善实训设备,通过实训设备的操作使教师和学生从中得到锻炼和提升,以此来保障大赛的顺利进行。依据职业技能大赛的要求,加深企业合作关系,同时促进企业与学校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培养人才,输出人才,并且构建了与职场氛围相似的空间环境,使学生尽早适应社会的发展,了解市场动态,并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促使学生提升自身的理论知识以及业务水平,并为今后走向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二、技能大赛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

(一)职业技能大赛转换教师的教育理念

职业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离不开对教师的培养,以及学生的积极参与。作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教师是职业教育最直接的推动者。技能大赛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每个竞赛项目都可以转化为具体的项目,以工作任务为载体来更新教育理念。教师应依据职业技能大赛具体的要求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采用新的能适应大赛需求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二)提升教师的技能水平

高职教育的老师除了需要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职业岗位工作的指导能力作支撑,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以此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及相关技能。目前大部分高职教师与市场脱轨比较严重,不能及时了解市场行情以及发展动态,为了提升学生的竞赛成绩并且更好地与市场结合,这就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通过对教师的培训,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转换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方法,适时改进授课计划和内容,使得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规范性。通过审视职业技能大赛的成绩,教师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并且,鼓励教师到企业顶岗挂职锻炼,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企业与教师联合开展技术研究与服务,在服务中提升教师的技术与科研水平。

三、职业技能大赛提升了学生的水平

(一)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

近几年来,技能大赛的种类越来越多,学生可选择的参赛项目越来越多,学生对于参加各类技能大赛的积极性也在逐渐提升。在比赛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这就需要调动全部的专业知识,来展现自己的综合能力。大赛考核的不单是一门课程的内容而是多门课程的融合,只有真正熟悉并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才能取得优异成绩。因此,很多学生在参加完比赛之后,会发现自己的不足,再加上与其他同类院校学生的沟通之后,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薄弱点,往往会更加刻苦地学习,对知识的渴求也会更加迫切,这就使得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查漏补缺,使未来的学习方向更加明确。

(二)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参加过比赛的学生都认为,比赛不仅考验了选手们的专业技能,也考验了他们的毅力。通过与其他院校学生比赛,交流经验,能看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励广大师生奋发向上,他们的言传身教也会在他们周围形成学习技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大赛的主角是学生,受益最大的同样也是学生。技能大赛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使学生更有主动学习的动力,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通过参赛学生的带动作用和感染力,以及获奖选手的良好就业机会和丰厚的就业待遇,加上老师的及时点拨,会逐步感染周围的还处于犹豫不定以及找不到锻炼自己和提高自己方法的学生,形成学习知识、锻炼能力的良好氛围,加速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结语

通过技能大赛来推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职业技能大赛较好地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课程中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用教学改革的成果来提升相关技能大赛的成绩,为今后学生的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改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相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构建具有特色的教学体系和模式,用来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基本工程意识、较高技术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艺术设计职业院校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星.云.海》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花月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工会信息(2020年21期)2020-02-28 07:19:36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3:12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学习月刊(2016年14期)2016-07-11 01:54:48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 03:40:57
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