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与民间艺术的结合

2020-07-13 14:00:40张晶
河北画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美术艺术

张晶

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

学前儿童由于其年龄小,正处于天真烂漫的时期,所以他们活泼、好动、好奇、聪慧,所以在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过程中,适时地将民间艺术和学前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能力和生活情趣。中国民间艺术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学前时期让儿童接触这些民族文化,能够让他们从小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触发其爱国情怀,有助于儿童良好品质的养成。本文就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和民间艺术结合的思路进行探索,希望能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传承提供新的思路。

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现状

(一)教学模式单一

我国学前教育美术的教学方式,目前还存在于单纯课堂教学的形式,其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这种教学方式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学习中,他们除了周而复始的练习没有其他可以学习的东西,无法真正锻炼到学生的实践能力,要知道,学生今后工作中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如果他们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升,那么将制约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教材相对落后

在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设计中,针对民间艺术的课程一般都会有部分民间艺术的资料介绍,这些知识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其资料介绍大部分还是关于某种民间艺术的发展历史,以及某些知名作品的简单赏析上,这种过于落后的教材资料无法让学生真正对我国民间艺术有个充分的了解,学生无法领会到我国民间艺术的真正内涵,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也没有意识将民间艺术应用到学前教育工作中。

(三)缺乏有效评估

目前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的评估,还只是以期末考试和教师的主观印象为评价标准,无法做到动态评估,这种评估方式不能真正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缺乏一定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二、民间艺术资源创新美术课堂教学方式

(一)巧用民间美术资源,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学前教育中,由于今后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幼儿时期的学生,所以他们具有一定的艺术特性,而凡是艺术就必须要求作者具有创新的意识。学前儿童,具有独特的想象力,这是成人所无法匹及的,所以我们一定将他们这种特性充分地利用起来,利用他们的想象力,充分激发他的创造力,将民间艺术资源添加到学前教育美术课程中,可以很大程度上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开动脑筋,释放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智慧创新的产物,所以说创新精神不仅仅是要体现在美术作品中,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与学习中,无处不充斥着创新精神,对于将民间艺术应用到美术课堂教学上来说,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其创新的精神,可将民间艺术作为教材对学生进行美术审美教学,要知道民间艺术包含着千百年来广大群众的艺术创造精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较深的文化内涵,内容十分丰富。例如,剪纸艺术,一张小小的纸片,在人民的手中变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将剪纸文化应用到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可将这种热爱生活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氛围中,不断地进行学习上的创新,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巧用民间美术资源,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创作过程中,一般都是由一个团队共同完成的,在艺术品制作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各个制作者互相协作,进而制作出一个完整的民间艺术品。幼儿培育工作也不是一个老师就能完成的,各个工作人员之间必须通力合作,才能保证孩子在园区内健康快乐的成长,将民间艺术添加到幼儿教育中,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从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将我国风筝艺术添加到学前教育美术专业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几个学生分为一组,每个组共同协作完成一项风筝制作的任务,可以在动手过程中,体会到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色,感受艺术的魅力,并从中体会到互相合作的趣味。通过民间艺术品的制作,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引导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有利于激发出学生对今后工作的向往,从而提高我国学前教育的教学质量。

(三)引用民间美术资源,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其独有的性格特点,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学生的个性特点,在课程设计中,尽可能地让学生都能将自己的个性特点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有的学生喜欢绘画,有的学生喜欢剪纸,等等,可以在民间艺术课程设计之前,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充分调研,综合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计划,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民间艺术分门别类、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尽可能地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同于其他专业学生,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艺术长处,且大部分学生都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是又由于学生来自于全国各地,每个人的知识结构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教师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分析他们的美术作品。尤其是针对外地的学生,可适当地给予一定的照顾,比如说来自苏杭地区的学生,他们的情感比较细腻柔软,所以在民间美术艺术资源添加到课程过程中,可添加部分刺绣艺术到课堂中,让他们从课堂中来感受家乡的艺术,从而逐渐适应学校的课程教学,淡化心中的排外情感。在引用民间艺术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引用的有效性,不可贪多求广,一定要有计划的进行,可先从比较简单的、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项目上入手,让学生接受这种上课形式后再逐渐一步步地推广,这样操作,既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四)适时变换学习场所,提高民间美术学习的效率

在传统的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将学校作为教学的主要场所,很多课程都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如果将民间艺术资源加入学前教育美术教学课程中,那么只在学校进行教学,便达不到其预定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进行民间艺术资源引入课堂过程中,可带领学生深入民间。例如,可带领学生进入当地的民间艺术重点传承地区,感受民间艺术的文化氛围,可让每个学生和当地的民间艺术传承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拜师学艺,深层次地感受民间艺术之美。从教学形式看,让学生走进民间艺术生活中,有利于在真实情景中感知对象,教学过程更加充满活力;从艺术表现上看,当地民间艺术与儿童艺术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造型简洁、夸张、概括、平面化,表现内容常常跨越时空,将不同属性的事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与超现实性。在不同的场所学习,给学生的感受往往是最为直接、体验更为深刻的,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有许多类似这样的场所值得我们的美术教学加以利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教师关心的更多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没必要过于担心,现在学校中各个专业都有开展实践教学,也会时常让学生一起外出参观学习,在安全方面都有一套完整的安全措施体系,所以我们可以借鉴过来,制定一个详细的外出学习计划,以期得到学校的支持。

三、结语

总而言之,将民间艺术资源添加到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我国的民间艺术进行有效的传承,这种教学方式,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国民间艺术之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将这种艺术形式与高校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为我国培育出更多的合格的学前教育专业人员。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美术艺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纸的艺术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湛江文学(2017年11期)2017-11-30 08:31:09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
爆笑街头艺术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民间艺术
流行色(2009年1期)2009-02-24 07: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