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与中国佛教的相互影响

2020-07-13 02:04
河北画报 2020年20期
关键词:景德镇佛教陶瓷

半山工作室

一、佛教与景德镇陶瓷融合的必然

佛教起源于西域,后经人带回中原,并在民间广泛流传。正是佛教传入中国这个时间点上,我国陶瓷出现在民间。这两者的出现的历史时间是高度重合的。这两者都被人们都看作高度发达的文化艺术。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开始了本土化进程,在中国多元化的文化冲击中,逐渐形成“表法”的形式,也就是佛教石窟的雕刻。从今天考古学的角度来看,景德镇陶瓷中优美的造型、成熟的雕刻工艺以及艺术风格上的丰富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佛教石窟雕刻技术的继承和发展。这也是一个技艺从大向小的发展,从庞然的石窟到精致的陶瓷,这是技艺的发展,也是两个不同领域之间的影响作用表现出来的效果。既然都涉及雕刻、纹饰等技艺,两者之间的文化融合在未来的历史发展必然是注定的。

佛教是当代中国人最大的精神信仰,景德镇陶瓷有被誉为精美艺术产物,人们自对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不断注入自己的精神信仰,这些精神信仰是抽象的,是无法直接述说的,唯有通过向陶瓷注入佛教元素,从而表达自己的创造意图。

无论是从相似技艺发展历程,还是人文情怀上,两者的渗透在当代所有历史学家看来都是必然的。

二、佛教文化对景德镇陶瓷习俗的影响

景德镇在明清时期,是重要的官窑所在地,为朝廷不断供应美轮美奂的陶瓷精品。又因为中国朝廷对于佛教思想的追崇,那必然会波及景德镇的瓷业生产商。明代时期,朝廷在景德镇修建了佛寺,这座神庙是用来祀奉佛教神灵华光,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国家朝廷对于佛教文化的高度认同。

不仅是朝廷统治者对于佛教的追崇,朝廷派遣景德镇的生产监督官员对于佛教文化更是贯彻到底,定期举行祭拜活动,希望官窑的产瓷能得到佛祖的保佑。如曹天祐《记》记载了明代督陶官们祈祷于佛教神庙华光庙的情况:“景德镇有陶厂,以陶器供京师,或时限迫而器不良,督陶使濒危殆者数,惶惧致祷。然皆赖国家威灵,百神呵护,器得利用。”

督陶官在当地的华光庙的祭拜活动在盛产期越发活跃。清代的督陶官唐英是崇佛的典型代表。雍正六年,唐英受到皇帝的指使,被派遣到景德镇任命为督陶官。唐英在景德镇任职时间长达三十余年,是历史上成就最大的督陶官。唐英的崇佛地步已经人尽皆知,甚至被别人专门撰写成书,名字就叫《唐英与佛》。这足以表明唐英是一个受佛教文化影响深重的人。史书记载,身为督陶官的唐英在每一处寺庙祭拜的时候都要与当地的高僧沟通交流,谈吐皆是佛教之学。此外,还不断出资烧制大量的寺庙用品,维修寺庙。唐英本人受到佛学思想的影响,也形成了一套完整佛性理学,创造了无数关于佛学的诗句,《仲春日登观音阁》《夜泛观音阁下》《游阳府废寺题壁》都是他的代表作。如此之人,自然会将自己所学的佛学思想积极推广至景德镇陶瓷的生产和创造当中。这对于景德镇的陶瓷影响是间接的,是通过影响生产者,进而影响瓷器的。

在《景德镇地名景观故事集》有一段文字是陈述过当时的窑户老板为了取得佛祖的保佑,从而顺利生产瓷器。在景德镇莲花塘的西侧,有一个小山,因为其微微凸起的高坡神似佛教中罗汉胖胖的肚腩。人们对于此认定是罗汉相中此地坐化而成。此外,高坡旁还坐落着景德镇著名的五龙庵和东山寺,僧人在此聚集修炼,形成了该地浓厚的佛教气息。瓷窑老板为了相中这个吉利的意头,在这个高坡上连续新开了五个瓷窑。

民国期间,景德镇瓷画界沿用了佛教中大佛、金刚、罗汉、观音的排列顺序至富豪资产等级排列中。第一等级瓷商成为大佛、资产在50万元以上;第二等级是金刚,资产在30万元以上;第三等级是罗汉,资产在10万元以上;其中富家太太被誉为“观音”。这些富豪在景德镇多是从事制瓷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财主对于佛教同样尊崇,景德镇无论是官还是商,其受到佛教的影响巨大,从而影响这个景德镇陶瓷的生产。

三、佛教文化在景德镇陶瓷创造的影响

在陶瓷的使用性质上,佛教进一步帮其拓展。原本的陶瓷的使用功能仅限于饰品或者盛物器皿,但是受到佛教的影响,其被开拓了新功能,即是作为亲近佛陀、表达佛教思想的供品。佛教中菩萨手拿的瓷瓶,叫作“净瓶”,是盛水插柳枝的。净瓶在创造的过程中,其尺度大小、方向位置这些都是有相关的生产标准的。其最初被用于佛门剃度的场合,是盛水的一种仪器。因为佛门剃度事先需要洗手,就需要盛水的仪器的存在。又因净瓶瓶身神似佛教中的塔,塔在佛教是非常重要的物质元素。众多因素加身,净瓶变得逐渐被人们视为佛法佛性的物品。

例如,它几乎被视为佛教传承的象征。它被称为“博”,最初是用陶器,后来是陶器或紫砂。佛教的第六代祖宗惠能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曾经是僧侣的食物,在许多教义和经典中都有规定。然而,在普通人手中,它不过是碗而已。就形象符号而言,严格地说,它可以看作一种抽象或隐喻性的器物生产过程,其前提是陶瓷可以作为物质载体,可以进行修饰和造型。最典型的是装饰形式。当然,从广义上讲,纹饰包括文字、植物和器皿的形式。他们一起成为佛陀的化身。如上所述,它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风格,而是一种神圣的风格。它是一种可以与“佛心”对话的法器,被赋予了超然的功能。这一点,在陶瓷厂家,往往以装饰图案的形式出现,包括绘画、雕塑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荷花”“海藻”等“八宝”。莲花在佛教中可称为“宗教花”。它是佛教所描述的净土的象征。据说佛祖生下来就有莲花图案,一步一步地长出莲花。回顾中国陶瓷的历史,从唐三彩到现在,荷花图案一直被频繁使用。而且,与云门、敦煌石窟壁画上的莲花图案相比,相似度非常高,而且从年代测定的角度来看,演变时间几乎相同。一般来说,八宝作为佛教的经典象征,存在于中国陶瓷的各种装饰类型中,具有极其旺盛的生命力。没有遗漏从单一的彩釉雕刻瓷器到清代的“装饰熔炉”。

作为佛教宗族的象征,如禅宗的创始人禅宗,“一苇过江”意象是最常见的。当然,在明代,也有当地的佛教人物,如“布袋和尚”,在民间信仰上与“弥勒”混淆。确切地说,自宋代以来,特别是清代康乾时期,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形式,已经成为一种政治权力的手段。随着寺庙建设的广泛,如宋代官窑瓷器、元代青花瓷、清芬彩瓷等,随着寺院的广泛建设,出现了大量的“八宝”“人物”图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时间节点,在很大程度上与佛教本土化的兴衰基本一致。梳理中国佛教史,佛教本土化大多在晚唐完成,尤其是中国禅宗佛教。禅宗“一花五叶”在宋代开始流行,并渗透到文学艺术的骨子里。元代,素有“异域”气质的元代青花,对图案符号的精髓了如指掌;明朝重视礼制,游走于佛教与回族之间;清代擅长技术手段,技术成熟,佛教的社会功能是稳定辽阔疆域的良药。

四、景德镇陶瓷对中国佛教的影响

景德镇陶瓷对于中国佛教的影响更多是在意义层面的,因为佛教本质上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其价值、文化气息等内容是没有办法进行衡量。景德镇陶瓷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佛教的精神寄托载体。在陶瓷出现前,佛教大多存在于经文当中,很大从高从广进行宣传,这是佛教文化载体所受限的。瓷器的出现极大丰富了佛教的推广,以及瓷器高端的艺术气息,也将佛教的档次推高到了另一个层次。民间人们通过对陶瓷中佛教题材的艺术鉴赏,不难便可领悟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体现到创造者想要表达的佛教思想。对于佛教本身来说,其也是一种拓展。民众在理解佛教思想的同时也在不断补充佛学思想的理解,使得佛教思想在民间更通俗易懂,但不失文化思想精髓。景德镇陶瓷对于佛教的影响是良性的,对于佛教思想领悟后的具体生活生产应用。

五、结论

景德镇陶瓷与中国佛教这两者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都是璀璨的明星,对于我国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佛教可以看作中国文化意识的一种形态,而陶瓷可以看作中国历史上的工艺美学。两者是意识与创造的关系,所以,两者之间必定是相互影响的,而且这种影响是良性的,都促进两者的发展。佛性对于景德镇陶瓷的影响是意识影响创造的过程,表现在景德镇陶瓷的创造中瓷器的造型、纹饰以及题材等先关内容上。陶瓷对佛教的影响是一个创造影响意识的过程,丰富了佛性思想的精神载体,拓展了理论意识。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如今,两者之间都存在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猜你喜欢
景德镇佛教陶瓷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佛教艺术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