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建筑安全事故的成因及预警管理

2020-07-13 06:18:50
建材发展导向 2020年6期
关键词:预警系统危险源施工现场

邓 伟

(贵州新湖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1400)

如今,我国基本建设规模正不断扩大,从业人员可以达到4000 万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建设中产生安全事故,将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每年因安全事故而失去生命的人数巨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无法估量。因此,如何加强安全管理,保证建筑施工能够安全且快速的完成,是一个需要引起相关从业者高度重视的课题。实践表明,传统的安全管理已经无法满足发展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的引入,在保留传统安全管理可取的地方基础上,实现预警管理,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以此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安全管理水平。

1 建筑安全事故产生原因分析

安全事故和其它客观事物相同,它的发生也有一定因果关系。因事故和产生原因间保持的关系十分复杂,所以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对此,要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对不同事故展开全面且详细的分析,明确不同产生原因和其结果之间的关系,找出逻辑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现防患于未然。以现有建筑安全事故相关数据为依据,对其进行整理,并按照系统工程原理分析不同的事故,经分析得出,事故的产生和人、物、环境与管理有关。预测事故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确定事故产生原因与作用机理,以此为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从而实现避免事故发生的根本目标[1]。

其中,人的因素指的是因为人的行为而在生产中产生不同安全事故,容易引发事故的行为包括:工作时不认真、操作失误、送料速度过快等。物的因素指的是物处于不安全状态,比如缺少防护装置与保险装置;施工中需要使用的设备或工具等存在缺陷;施工中个人防护用品的配置不到位。环境因素是指:事故的产生基本都是由于人员行为或物处于不安全状态,但未对客观情况予以开率,直接将事故产生原因归为人员疏忽是十分片面的,甚至不正确。对此,要分析导致人员产生过失的客观背景,即人处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包括光线不足或过强、场地空间狭窄或混乱。管理因素是指:无论是人的因素还是物的因素,都和管理存在一定关系,如果管理制度不完善或没有严格落实、安全责任不分明,则无法发挥管理应有的效应,导致人员产生不安全行为,或使物处于不安全状态。此外,还有安全投入方面的原因,如果安全投入不足,也会引起安全事故[2]。

2 建筑安全预警管理

首先,将企业的预警系统作为基本指导,围绕建筑施工中实行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且具有新意的解决办法。对目前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分析论证,建立包含实时监测、问题诊断和事故预防控制等多种功能的预警系统,以此为实际的建筑施工及其安全管理提供具有良好可操作性且实用价值较高的全新管理理念。

根据其它行业领域所用预警系统,结合系统原理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具有的特点,从四个方面入手,建立完善的系统模型,如图1 所示,这四个方面分别为危险源实时监测、实时监测信息管理、安全事故预警、应急控制。

图1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预警过程模型

其中,危险源实时监测的目的是引入新型信息技术,使整个施工现场都能得以视频监控,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对建筑施工作业面上不同危险源产生的具体部位或与施工安全有关的各个要素,包括塔吊施工、井字架搭设、临时施工电梯运行、机械设备使用、安全防护网、建筑外脚手架、现场临时用电、深基坑支护、边坡防护等,进行有效监测。施工现场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利用摄像头、服务器和无线网桥,使现场的视频图像及语音都在网络上传输至现场监测信息的远端管理平台,此时安全监测人员与负责施工安全的领导都可以在办公室中就了解到现场实际情况,以此掌握动态的工程施工进展,并能实现远程的控制与指挥,当发现不安全现象时,可以立即警告[3]。

施工现场监测信息远端管理的作用是对采集的各项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包括临时储存、统计与分布。按照实际的需求,该系统需要具备下列功能:信息入库、处理与精度的综合评定;生成相应的数据报告,并绘制曲线图;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安全预警进行发布,同时在网上实现信息发布,同时完成信息交流。该系统可提供能在建筑施工不同形式上予以反映的信息,为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持;利用现有信息及数学模型对未来进行预测;针对不同部门给出符合该部门要求的数据报告,实现对施工中不同活动的有效控制;为管理者日常监督与控制提供合理有效的手段,在最大程度上减小管理难度,加快实际的工作效率,并使系统向信息化与规范化等方向快速发展[4]。

预警系统的重点为:确定预警的临界值及状态,以国家提出的安全规定为依据,结合不同施工工艺对应的安全标准,从安全的四个影响因素出发,对处于不同状态下的各类预警指标进行临界值及状态的分析研究,对安全事故发生几率、造成的损失及对后果的接受能力做明确规定。同时,在此基础上,根据建筑建设具体情况,确定安全预警等级具体级数及其划分标准。确定预警要素对应的不同风险等级、安全预警等级与预警信号。采用发布不同预警信号的方式,能帮助管理者掌握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与安全风险等级。当风险等级为高时,预警等级为I 级,需采用红色的预警信号;当风险等级为中时,预警等级为II 级,需采用橙色的预警信号;当风险等级较低时,预警等级为III 级,需采用黄色的预警信号;当风险等级为低时,预警等级为IV 级,采用蓝色的预警信号。以建成的安全预警模型为依据,根据以上预警标准,确定预警指标是否处在临界值以内,然后根据预警等级,发出严重对应的颜色信号,同时制定应急方案,使事故隐患得以及时消除[5]。

应急控制主要包含两个部分:其一,安全预控,动态监控现场所有危险源时,针对可能超过临界值和可能产生安全事故的每一个警源,都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调整或纠正,确保它处在安全的限度之内。其二,编制并实施事故应急预案,安全预控中使用的措施不能避免危险源不断恶化,并超过了允许的安全范围,使安全事故产生,此时应立即启动之前设定好的应急预案,根据事故的类型和产生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救援和处理措施,避免事故不断恶化,以此尽可能的减少由于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将危害降至最低的程度。

3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得出下列两条结论:1) 按照系统工程理论,从引起建筑安全事故的四个主要因素(即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 入手,提出导致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为之后的安全事故预警控制提供参考依据;2)在系统工程的基础上,又结合了安全预警,建立一套完善的预警管理系统,通过对这一系统的应用,能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予以动态监控,并及时反馈各类安全预警信息,起到避免事故产生与降低事故产生几率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预警系统危险源施工现场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8:18:33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民用飞机机载跑道入侵预警系统仿真验证
一种基于CNN迁移学习的井下烟、火智能感知预警系统
河南科学(2020年3期)2020-06-02 08:30:14
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
基于ZigBee与GPRS的输电杆塔倾斜监测预警系统
电子制作(2019年11期)2019-07-04 00:34:36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劳动保护(2018年5期)2018-06-05 02:12:08
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研究
江西建材(2018年1期)2018-04-04 05: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