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 佳[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应用外语系,河南 新郑 451191]
《珍妮姑娘》描述了一个美丽、善良、诚实、温和的女性人物。根据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准则,珍妮本质上具有“真正女人”概念所需的四个美德,并且也有了得到幸福和权力的能力。小说中的珍妮努力根据女性的传统价值观构建自己的身份,并尽力去贴合当时对女性应有的设想:成为好女儿、好姐妹、好妻子和好母亲。然而,建立身份的挫折恰恰反映了“真正女人”价值观对主人公的欺骗。按时间顺序,珍妮在小说中的身份塑造工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身份构建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从小说的开头开始,从珍妮在哥伦布州议会大厦酒店的工作开始,到在克利夫兰布雷斯布里基家里的女佣工作结束。在这个阶段,珍妮是一个努力工作的女孩,她依靠自己的工作来养家糊口。她对于建立身份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好女儿和一个好姐姐。她将尽力成为一个忠诚和对自己贫困家庭负责的女儿,帮助父母维持这个由八人组成的大家庭,并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她的兄弟姐妹。作为孝顺的女儿,甚至是家庭的“支柱”,珍妮非常希望成为整个家庭的帮手,她具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想要尽其所能让家庭成员因她而获得好处。因此,当布兰德参议员娶了她并提议带她结婚后出国读书时,珍妮的第一个想法并不是她自己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改变的机会,而是以后她可以给家人提供一些帮助。珍妮将她的个人身份完全融入了家庭,那时的社会主流舆论就非常主张这种观点。甚至当时著名的女运动员简·亚当斯都认为:“女性属于家庭,应该留在家里,直到找到合适的丈夫。”社会上普遍认为,妇女在结婚前必须与家人生活,以维持家庭的生计,并将其个人身份融入家庭。珍妮是这种价值观的忠实追随者,她牺牲了自己的梦想,保护了自己的家庭。但她后来从父亲的家中被流放,无法成为好女儿和好姐姐。珍妮的经历证实了维多利亚社会中法律与生俱来的对于女性的矛盾:必须为家庭牺牲女儿,但是一旦女儿违反社会道德标准,把自己奉献给家庭的女儿就会被家人残酷地抛弃。妇女的“纯粹”要求与“顾家”要求之间存在矛盾,这些都反映了这种传统的价值悖论。(二)身份构建的第二阶段
珍妮建立身份的第二阶段始于她与莱斯特的相遇相知。在此期间,莱斯特提供给珍妮的家人们金钱帮助,而这样做产生的结果就是珍妮与莱斯特住在了一起。后来,莱斯特屈服于环境压力抛弃了珍妮,从而维持他高端贵族的财富和地位。在相遇的这段时间里,珍妮给自己的身份定位是莱斯特家里的女主人,就是为了照顾伴侣的生活。在同居生活中,珍妮的贴心、实诚和女性美强烈地吸引着莱斯特,促使他让珍妮成为生活中的梦想妻子。珍妮一直都想嫁给莱斯特,真真正正地扮演他的妻子,甚至为此改变自己的姓氏为“凯恩”。可怜的珍妮所有努力都白费了,当莱斯特意识到与珍妮在一起虽然很快乐,但只会让他永远远离金钱和纸醉金迷的社会时,他感到惶恐不安,意识到社会对自己的吸引力大于珍妮的吸引力。他知道杰拉德太太“有一个很好的机会让他飞黄腾达”时,最终放弃了女主,选择娶杰拉德太太,以此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经济利益。可以知道,珍妮不能成为莱斯特的合法妻子不是因为她缺乏女性的美德,而是在以金钱衡量一切的社会中,爱和美德只能由经济来决定。(三)第三阶段
离开莱斯特之后,珍妮的身份构建进入了第三阶段。这时,珍妮和格哈德家族的所有人基本上脱离了关系。莱斯特与杰拉德夫人的结合也宣告了她与第一任伴侣的感情纠缠结束,这使她失去了作为好女儿、好妹妹、好妻子的机会,唯一还剩下的也就是她作为母亲的机会了。珍妮珍惜自己的女儿,莱斯特离开后,她将女儿视为自己生活的全部信仰。而当女儿因病去世后,可怜的母亲身份也被残酷地剥夺。这时,“珍妮感觉好像地面正在渐渐下沉。她和世界所有的连接都断开了。她在全是黑暗的地方,看不见一丝丝光亮。”这种心理描写充满了残酷的气氛和自然主义的特征,也从中反映了珍妮觉得母亲的身份是她与社会之间的最后纽带,也是珍妮确定自己身份的最终标准,当女儿的死无情地结束这个联系后,她找不到目标,感觉到无助而迷茫,可她也无法找到一种方法来定义她的身份。此后,珍妮开始主动为孤儿提供帮助,并试图去修复和维系她与世界之间断开的联系。在某种程度上,养母身份可以是一个渠道,这让珍妮拥有合法的社会地位,这仍然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一)《珍妮姑娘》所揭示的美国上流社会的伪道德
《珍妮姑娘》的时代背景是美国内战刚结束,南部还在恢复,北方的资本主义已经声势浩大,垄断资本主义慢慢形成。西部荒野的发展使移民的洪流也滚滚而去,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原材料得到了保证,工业资本依靠银行资本赚着大把的钱,城市变化迅速,一切都在加速进行,可社会的隐藏矛盾逐渐加深,并加剧了更加严重的社会矛盾。珍妮的家庭是极端贫困的工人阶级,生活很艰难。作为上层阶级的代表,布兰德初次见到珍妮时就被她迷人的表情迷住。布兰德忽略了他和珍妮之间的年龄和阶级差距以及他已婚的事实,此时他已经在考虑如何追求珍妮。过去的许多批评家认为,布兰德对珍妮是真正的爱和由衷的喜欢,没有玩弄珍妮的意思。小说家德莱赛对布兰德的介绍也是:他是一位五十二岁的贴心体贴的参议员。作者希望将布兰德追求珍妮的故事,描述成一个令人动容的爱情故事。每当书中提到珍妮的第二任伴侣时都是非常值得称赞的话。实际上,在德莱赛的无意识文本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现状,布兰德实际上对珍妮的喜欢是源于强者对虚弱的异性占有欲和对异性的强烈且不负责任的性渴望。在小说中,布兰德因为担心与珍妮的私人关系会被旅馆经营者所了解,并且这一消息毫无预警地传播到整个城市而破坏了他的声誉时,他非常害怕。实际上,这说明了布兰德对珍妮的真实情感,他只是想以一点点恩宠独占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他不想公开与她结婚,这显示了第二任伴侣及其代表的上层社会的伪道德和耻辱。(二)《珍妮姑娘》所揭示的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珍妮生下布兰德的孩子后,她再次对莱斯特产生了感情。德莱赛在解释女主和莱斯特之间的关系时,犯了在定位布兰德和珍妮之间的关系时类似的一个错误。他将莱斯特描写成一个情绪化的最高主义者,并最终在各种社会力量威胁下抛弃了珍妮。实际上,在小说中,作者已经在读者面前展现了莱斯特的生活,他只是个纨绔子弟,他对珍妮的感觉不过是短暂的激情和控制欲。当珍妮的家人遇到麻烦时,他只花了二百五十美元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他带珍妮去了纽约。在别人面前,珍妮被他称作格哈特小姐,如果他必须以丈夫和妻子的名字进行登记,他将使用假名,这也表明莱斯特对珍妮的爱不是真正的爱,这与布兰德把女性当作玩具完全一样,他是享乐主义的升级,而爱不过是享乐的办法。一方面,作者专门将莱斯特变成纠结的集合,从而减轻社会有高低贵贱之分的敏感,尽管他是上层社会成员亿万家庭财富的继承人,但他习惯违反上层社会的规章制度,其对配偶的要求也不是要家门一致,而是两者相爱。同时,莱斯特也是一个喜欢纸醉金迷、挑逗他人的人,所以读者们很难理解上流社会的花花公子为什么突然那么深爱下层社会的珍妮呢?另一方面,当作者撰写有关珍妮和她的家族时,绘声绘色地描述使人们加深了对穷人不幸的感叹和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之间存在巨大鸿沟的无奈。在小说最初:“总还算是他们父亲的家产。他当初借这笔债的目的,就是为了积下的钱足够买这所房子,可还要增加三个房间,这样全家人才能住得下。”读者看完便可以理解下层阶级的困难。最后花花公子放弃珍妮的原因,最重要的也是为了去继承父亲的遗产。如果不找一个适合的女性结婚,他就不可以继承父亲的遗产。在金钱的诱惑和感情的选择中,花花公子最终放弃了珍妮,与家境相当的那个女人结婚了,这进一步说明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巨大差距以及上流社会对穷人极大的鄙视和排斥。小说《珍妮姑娘》的大量修改影响了它的艺术性,同时破坏了它的批判现实主义。但是,不能否认它仍然是有着深远意义的杰作。从女性角色的构建来诠释这本书,可以看出,作者所描绘的社会充满了物质的诱惑和精神上的缺乏以及道德的危机。贫富差距使那种环境中的人们难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最终导致他们理想的幻灭。作者所描述的美国社会非常繁荣,但是人们的精神却非常空虚,个人行为受物质财富控制,社会充满了对黄金和唯物主义的崇拜。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希望通过了解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之间的平衡,从而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