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大学附属中学 江西 南昌 330006
在现代的教育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可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品质和特点,也就是文化基础、创新能力、自主发展等核心素养。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正是需要在核心素养的指引下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实现教学的现实意义,并且提高学生对高中化学的学习能力。
首先,高中化学作为理科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而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并没有转换教学理念,还仍然重视“讲实验”而不是“做实验”。这一现状并没有体现核心素养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其次,由于高中化学的难度较大,许多学生在学习高中化学过程中思想过于死板,对于化学知识只知道死记硬背,而没有理解背诵,这也是阻碍核心素养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一大重要原因。最后,有些高中学校对于实验室的资金投入不足,不仅实验室的化学设备过于陈旧、破损,而且许多药品、仪器不足于学生使用。另外,高中的化学实验室缺乏现代化管理,管理机制不够全面,所以导致实验室的问题不断出现,影响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1]。总之,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并不稳定,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其中也没有核心素养理念的体现,还需要利用有效策略将核心素养理念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
(一)从化学史和人文素养方面体现。对于学习化学比较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从化学史和人文素养方面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这就是核心素养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体现。一方面,教师可以创设生动形象的比喻学习环境,让更多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的真正价值,从中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化学精神,感受化学先辈的科学精神,由此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绿色化学进行认识,领悟其中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合理开发资源的重要性。例如,在学习《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强调“环境保护”的理念,教导学生要从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方面理解,真正将其所学应用在实际生活中,由此可以达到化学学习的实际意义。
(二)利用兴趣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观点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也是一样的,如果没有学习化学的兴趣,那就不可能将此学科学好,甚至还会对未来产生一定影响。由此来看,兴趣是极其重要的,教师需要利用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学习高中化学知识,学生要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能力,不仅要牢记基础的化学知识,还应该掌握化学思维与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作业和考试的数量、难度,保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其次,教师应该为学生争取更多科学探究的机会,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最后,化学实验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重要一步,教师应该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机会走进实验室,真正地体验化学实验的魅力[2]。例如,在学习《弱电解质的电离》时,教师除了为学生讲解实验的基础知识,还需进入实验室与学生共同探究实验内容。在课例中,电离平衡是本节的一个知识点,首先和学生通过以往知识的回顾进行复习,然后再进入化学实验室进行操作探究,目的就是为了利用兴趣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三)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化学这一学科是与社会生活、生产紧密联系的,所以说学习高中化学对于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有着重要影响,也是最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捷径。因此,教师不应该局限于在课堂中教学,教师可以从模型认知方面帮助学生培养化学创新能力,将化学中的微观分子转化为实物模具,即分子原子的理论就是从化学模型中学到的,以此来让学生领悟化学学科的微观知识,通过科学的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最终也能帮助学生建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它也是教学模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理念。核心素养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体现了利用兴趣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