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

2020-07-12 10:04:17
探索科学(学术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育人思政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上海 200000

1 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意义

2016年12月,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创新课程思政的教育方式,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立体式融入各个学科。[2]照此思路,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大学英语这门基础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课程育人,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长期化、日常化的重要教学任务。大学英语课程具有融通中外的特性,因此在大学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这一举措,可以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培养这一核心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大学英语课程要结合时代视角提升认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2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师的能力提升

2.1 提升教师思政课程能力 学生通过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语言,了解目的语国家社会文化与传统习俗。对英语教师而言,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分析并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点更是难点。因此,要加强学习哲学、党的十九大报告主要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职业素养等相关知识点,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强化育人功能,做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步进行。

2.2 培养教师思政课程意识 思政课程融入公共基础课程,教师的态度是首要的。充分认识到思政课程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分内事,教书离不开育人。教师要在备课中勤思考,努力发掘课程思政元素和课堂教学内容的切合点。课程思政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只有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用自己的语言把事情分析出来,才能在课堂中自然恰当地融入课程思政,达到更好的教书育人效果,这些都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课程思政意识。

2.3 激发教师发掘课程思政元素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从个人阅历、知识结构、育人思考等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推出教学规章中没有的育人载体和方法。在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把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用身边的事,用同学们的语言来讲,这样才会生动,有利于被学生们接受,经常操练不断优化,使得思政元素的融入更自然、更周密、更有说服力。当然,要达到这样的境界,需要多加练习,熟能生巧。

3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

笔者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二课《富足的一生》为例,深入挖掘课文内容,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充分进行思政治教育。

3.1 爱国主义教育 课文中作者描述了主人公在寒冷的冬天为救世军摇铃募捐,体现出一种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怀。笔者举一反三,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们讨论新冠肺炎爆发初期全国人民四面八方支援武汉的壮烈画卷:医护工作者不畏艰险勇敢逆行,“基建狂魔”以超常规的速度建成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钟南山院士不顾高龄奋战一线。然后笔者再引导学生们延伸到自己的身边,服从学校的安排,认真配合老师完成网课,学习之余又报名参加社区志愿者的工作,认真履行每一项防疫工作。受此启发,有的学生谈到,当他看到钟南山院士的“肌肉照”,自愧不如,立志坚持锻炼身体,并在朋友圈打卡晒健身效果的同时配文“每天锻炼1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我就此阐发,2014年10月中国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划和推动全民健身事业,把全民健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好发挥全民健身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积极作用。爱国体现在不仅要有强烈的求知欲,还要有强健的体魄,更要有深刻的爱国情怀。这一段结合时事的阐发,深入浅出,既锻炼了同学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更引起了他们家国情怀的共鸣,可谓一石二鸟。

3.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课文中的主人公为救世军摇铃募捐的行为既是爱国的,也是友善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包含友善的内容。笔者就此引导学生们讨论抗疫女神陈薇,2003年非典抗疫,她带头走进实验室,仅用50天就成功研究出预防非典药物;2014年西非大规模爆发“埃博拉”疫情,她带领团队深入到非洲一线,不负众望,成功研发出基因型埃博拉疫苗,不仅帮助了灾区的人民,同时也让埃博拉远离了中国;2020年春,“新冠”疫情爆发,陈薇又一次一次发布全球首个疫苗人体实验成功的消息。讨论女英雄陈薇爱国、友善的情怀,不仅提高了英语表达能力,还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们进行了一次生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3.3 心理健康教育 课文中的主人公在回答年幼的孩子问他是否很穷后,心中一直萦绕着这个问题。在这个情境下,笔者自然而然地引导同学们讨论如何舒服地进行社交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话题。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和配合。学生们讨论了如何面对和适应疫情期间的诸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由师生面对面的教学,转向面对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知识的学习;第一次遇到了有问题向老师请教以及和同学探讨,转向了借助电脑、微信、QQ以及电话跟老师和同学沟通联系;第一次参加了他们人生中的期末考试。通过积极的讨论,以及分享大家应对突发状况的解决方法,同学们一致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健康、幸福生活的根本保障。

3.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课文中主人公向每一位捐款人报以一声“谢谢”和一个微笑,这也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笔者邀请学生们分享参加过的志愿者活动,他们有的到敬老院参加敬老助老服务,有的到儿童福利院陪伴儿童,有的为农民工子弟义务辅导功课,有的为进博会做志愿者,有的为新冠肺炎这次突发疫情自发组织捐款,还有的默默帮助社区内的孤寡老人。学生们参加的志愿者活动充分体现了中国年轻人身上天下兴,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学生们课堂上的积极分享正是一次深刻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 结语

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是近年来高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现,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起到培养思想政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作用。[3]课程思政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思政的构建,不仅不会影响到课堂教学,而且还会提升课程内涵,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同时课程思政的构建也能进一步促进教师对知识内容的深层次理解,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纲要》立足于教学工作,明确课程思想建设“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对教师,对公共课程都提出了非常明确、非常具体的要求,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程思政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教师是思政课程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要强化自身的课程思政意识,立足课堂,充分发掘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因素,把课程思政精心融入教学内容,并用心选择教学方法,精准选择社会热点,从而确保把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大学英语课堂教育教学全过程,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方向、理论思想、制度模式的理性认同,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