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松华
(洛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洛阳 471002)
针对种猪疾病,应注意预防,及时治疗,基于检疫的结果,合理的分析种猪疾病的形成诱因,避免疾病的再次蔓延,将致病因子尽快扼杀,保护种猪健康。种猪疾病之下,可区分类别,进行不同类型的防治分析,在检疫的视角下,加强对种猪疾病防治的力度。本文从种猪疾病种类出发,阐述了三类常见疾病并总结了其他典型病名,针对种猪疾病的防治发表了看法,结合经验总结了防治原则,最后从检疫方向,概述了三类检疫的基本情况。
消化疾病可从病猪的消化表征窥见,观察病猪粪便,其粪便的稀释性较强,不成形,且粪便的颜色呈现出异常的青绿、黄绿等,病猪整体上表现为食欲不振、呕吐、精神萎靡,通过称量体重发觉病猪体重严重降低,此种表征预示着病猪的繁殖能力也随之降低,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导致病猪一病不起,无法消化食物,不断的消瘦而难以配种[1]。
以病猪肢体肿大为常见标准增,病猪脚部可能会由于红肿而出现破裂等表现,导致病猪站立困难。
皮肤病对于种猪出栏的影响较高,同时对于种猪品质也有直接的影响,病猪表征主要为皮肤的瘙痒、红肿、破溃等,皮肤病通常可深挖,追踪根源问题,了解饲养环境与饲喂方式,应在防治上从根源解决问题。
伪狂犬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细小病毒感染;日本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均对种猪的产仔率、未受精率;死胎率;流产率有一定影响,且此类典型疾病具有传染性,病猪表现为发热、厌食等,部分疾病有蓝耳等特殊表征,病猪免疫力降低,且有贫血等的表现,此类疾病通过肉眼难以辨识,需进行检疫确认。
消化疾病主要与种猪的饲养食物有关,通过饲喂方式的改变而调整种猪的消化问题,能够尽快的缓解种猪拉稀的表征,可在食物中掺和药物,在此基础上,联合痢菌净、林可霉素注射治疗,同时应注意饲舍的卫生,加强通风,但要避免通风的时间过长,种猪受凉而拉稀,应对原有的饲料进行检查,将变质的、过期的、发霉受潮的饲料剔除,应注意检查水源卫生,从根源上断绝疾病问题[2]。
肢蹄病应先检查猪舍的环境卫生, 保障空间环境的安静、干净,减少对种猪的应激刺激,同时应减少陌生人在猪舍的活动,避免造成种猪惊吓,一旦发生种猪打架等,应避免其互相碰撞产生肢蹄损伤,尽快将种猪隔开,种猪饲喂时有一定的距离,饲舍的密度不宜过密,肢蹄病可选择复方磺、安定同等药物控制。
皮肤病与宿舍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说肢蹄病还可能是环境与其他因素的合并诱因,那么皮肤病几乎都是饲舍问题与气候环境引起的疾病,如种猪的粪便与尿液没有及时的清理,空气中的温湿度不合理,在寒冷时节与炎热时节没有做好气温调节、通风不合理、蚊蝇等没有及时的杀灭等,同时种猪的自身卫生也比较重要,应利用高锰酸钾溶液喷洒种猪的患处,在种猪皮肤受损的面积变大时,可在喷洒药物的同时注射地塞米松5mg/2 次/天、青霉素溶液/40 万~80 万IU/天[3]。
种猪疾病预防工作应结合季节变化、流行特征而早做准备,在变季之前就分析可能性的疾病隐患,天气突变时应注意饲舍环境的调整,做好疫苗等的预防准备,饲料在转换上, 应有一个递进的过程,避免突然更替饲料,应在种猪有异常表现后,征求兽医意见,避免胡乱用药,在成本预防的同时应考虑到疾病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有长远的养殖意识。
种猪疾病发生发展具有规律性,定期开展规律化的疾病检查,应分析历来当地发生疾病的形势,作为疾病预防的依据,应注意按照种猪成长规律、季节规律等分析疾病的潜在威胁,注意着装规范,有规律的进出活动与消毒。
在种猪疾病集中发病时,可进行集体的检查,判断种猪整体上的饮食状态,分别从种猪动态与静态模式进行检验,评定其呼吸、精神、外形、饮食、排泄等基础表征,而针对于个体的检查更细化,可基于表征明显或者发病率较低的个别种猪,进行其体温、呼吸、皮毛、可视粘膜的细致分析。
猪细小病毒的常见表现为流产、仔猪发育不正常、胎死腹中、产仔数量少;猪伪狂犬病毒感染后,母猪主要表现为空怀、返情、流产、胎死腹中。公猪主要表现为睾丸肿胀或者萎缩。猪支原体性肺炎主要表现为种猪生长速度缓慢、体重降低、呼吸急促,特征性表现为犬坐姿,口鼻泡沫并干咳;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主要表征为泪痕、面部变形等。
种猪疾病的实验室检查,并确保实验室本身有相应的资质,并做好了检查准备,依据仪器设备等进行检查,评估风险、指导防疫工作、从源头净化种猪病因、控制疾病的再次传播。按照相应免疫程序实施预防,对症下药,并对后备猪群的选育加强控制,为种猪甄别、筛选,降低弱仔率提供报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