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明
(利辛县城关林业中心站,安徽 利辛 236700)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014 年以来,为贯彻落实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林业增绿增效工程及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等项目,亳州市利辛县通过招商引资、加大补贴等方式实施“三线三边”造林约12 万亩,2018 至2019 年又栽植“扶贫林”近7 万亩。这19 万亩造林大部分是胸径5 厘米左右的林苗两用林,使我县中幼龄林比重大幅增加。自2017 年初至2020 年6 月,天气持续干旱,特别是7 万亩“扶贫林”因管护抚育不好死亡率较高,急需加强抚育管理。为了提高苗木成活率和森林质量,本文从总结林业生产实践经验入手,回顾我县造林、抚育历史,结合利辛县造林立地条件,就中幼林抚育提出一些具体的技术措施,给我县林业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在造林后到幼林成活、成林这段时间内,植株幼小,尚未郁闭成林,对各种不良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林木既受到气候、土壤、植被、病虫鸟兽危害、人畜破坏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又受到树木个体、群体之间或树种之间的影响,造成部分林木或干旱死亡,或藤蔓杂草丛生,夺取幼林所需水分和营养,遮蔽阳光抑制林木生长,致使中幼龄林长势衰弱,有害生物危害严重,出现植树难成林、成林不成材,蓄积量偏低的现象。如不及时加以抚育,不仅苗木死亡率高,延长成林时间,更易发生病虫害,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造林成果将毁于一旦。适时浇水、及时进行合理的抚育管理,清除林地的杂草灌木,避免和苗木争夺水、肥、光,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质的分解,创造良好的水、肥、气、热状况,保证造林成活,促使林木良好地生长并迅速达到郁闭。因此,为了巩固造林成果,加速林木生长,必须加强抚育管理和林木保护工作。总之,在这个阶段的所有活动都集中在支持树木的生长以便于他们能够尽快的郁闭。防止放牧、林业病虫害、森林火灾等对苗木的危害。
中幼龄林应优先抚育密度过大、结构不良、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明显下降、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发育的林分,补植成活率较低、密度过小的林分。通过中幼林抚育,提高林木成活率,改善林分生长环境,调整林木竞争关系,提高林木生长量,形成稳定、健康、丰富多样的森林群落结构,提高森林质量、林地生产力和综合效益。
根据我县土壤状况和造林立地条件,中幼林抚育的技术措施有:补植、浇水、割灌除草、施肥、修枝、定株抚育、生长抚育、透光抚育、卫生伐和生态疏伐等。
对成活率较低的林分必须及时补植,促使林分尽快郁闭,抑制杂草生长,提高林地生产力。用于补植的苗木规格、质量应高于林地原有苗木,尽量使补植苗木成活后和原有苗木林相整齐一致。
利辛县地处淮北平原,土地绝大部分属砂礓黑土,土壤结构特点是垂直裂隙发育,水分易往下渗漏,具有保水性能差,水平向水分运移慢的特点,土壤水分含量低时异常坚硬,特别不耐干旱。在干旱年份,对新栽植林木成活率影响极大,例如2018 年我县新栽植的6 万余亩“扶贫林”因天气干旱死亡率达40%以上。因此,在天气干旱土壤水分不足时必须及时浇水。苗木在栽植时浇透水的前提下,干旱年份还应天气情况浇水3次以上,保证苗木成活。
在林下植被生长旺盛,与目的树种生长争水争肥,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中幼林进行。采取机割、人割等不同方式,清除妨碍树木生长的灌木、藤蔓和杂草,排除杂草灌木对水、肥、光、热的竞争,改善林木生长条件。为了避免喷施农药对新栽植苗木造成药害(例如喷施除草剂易造成紫薇死亡或生长缓慢),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提倡使用割灌机,根据当地的物候特点,割灌除草一般在植被生长最旺盛的季节开展。
在实施割灌除草后,浇水的同时必须施肥,促进苗木快速生长,这样可快速提高造林苗木的郁闭度,抑制杂草生长,巩固割灌除草浇水的效果。
一穴多株或密度过大的幼龄林必须进行定株抚育,坚持留优去劣的原则,去除过密幼树和非目的树种;对过分稀疏的地段补植目的树种,使密度达到合理状态。
修枝主要在苗木密度较大,或自然整枝不良,通风不畅的林分中进行。重点针对枝条过密、死枝过多的树木,修枝高度幼龄林不超过树高的1/3,中龄林不超过树高的1/2。及时把胸径过小的濒死木或枯死木伐除。伐除的死木、灌木、藤蔓等必须进行清理,防止交叉感染病菌引发病害。修枝一般在初冬或早春苗木休眠期进行,这时修枝创伤轻、愈合快。但萌芽力强的树种,也可以在夏季生长旺盛时期修枝,因为这时生长旺盛、愈合快,而且还能抑制伤口萌生丛生小枝,但不宜在雨季和干热时期修枝,以防伤口遇水感染病害或很快干燥,影响愈合。
在林分密度过大的地方,为增加林中透光,促进保留木和未来目标树的生长需伐除部分林木,通过间伐增加保留木的生长空间,保留木获得更高的生长率,更重要的是增加树木的价值,并从伐除木中获得部分木材,实现经济效益。
主要对遭受病虫害、风折、雪压、冰冻、火烧等灾害的林分开展,清除生态功能明显降低的被害木。
在湿地公园和公益防护林的中龄林中进行,按照有利于林冠形成梯级郁闭,主林层和次林层都能受光的要求,将林木分为优良木、有益木和伐除木,保留优良木、有益木和适量灌木。通过生态疏伐,支持目标树的生长,以改造塑造新的景观,提高旅游和观赏价值的目的。
通过对我县的中幼龄林进行严格的保护和抚育,提高我县森林质量,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供给、调节、文化、支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