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
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和民主战士。
《匆匆》《绿》《背影》《荷塘月色》《春》都是他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也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名篇。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毛主席称赞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在历代读者的心目中,其道德文章的影响力仅次于文坛巨擘——鲁迅。1922年2月,朱自清在友人王侠仙的引荐下,应邀来到台州中学前身——浙江省立第六中学校任教,次年3月离职。其间有4个多月不在岗,实际在临海仅8个月时间,来匆匆去也匆匆,但是,正是在这短暂的8个月中,他创作了启发人们惜时进取的散文名篇《匆匆》和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在当时一举成名,跻身于优秀作家的行列。
在台州临海教书期间,朱自清备课认真,教学严谨,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好兄长。学生都乐于接近他,在夕阳斜晒的傍晚,或月色溶溶的良夜,他们时常来到他的书房,向他请教问题。这时,他就会放下手头的工作给予解答,把自己的写作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有时亲自动手帮助学生修改文稿。师生关系十分融洽。学生上课去了,他就一个人,在庭院中那棵雄伟繁盛的紫藤花下徘徊流连。
闲暇时,他也喜欢外出看风景:或古城漫步,听着冷清的街上似有若无的叫卖声,登上望江楼看浮桥上憧憧的人影;或北固眺远,爬到学校后面的北固山顶,去领略那飕飕的高风,看那远处绿绿的田亩;或东湖看柳,到湖中水阁、九折桥上看柳色水光,看钓鱼的人;或郊外踏青,到南门外看雪白的梨花,去江下渚赏粉红的桃花……在台州的时间虽然短暂,条件虽然清苦,但是这里的生活给朱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台州富有一种特殊的情怀。事隔多年,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他盛赞了台州的山水、美丽的紫藤花和质朴的市民。在散文《冬天》里,他深情地回忆自己在临海过冬时的情景:“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在旧体诗《昔游》中,他表达了自己不求“浮名”、与世无争的情怀,对偏僻宁静如世外桃源般的台州府城流露出羡慕向往之情。
朱先生对台州临海可谓情深义重。
如今,斯人已逝,踪迹何存?先生曾经租住过的旧仓头杨氏祖宅,连一块与他有关的文化标牌都没有,且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先生喜爱紫藤花,曾在校园中亲手栽种了一株。遗憾的是,这株紫藤没有保留下来。现台州初级中学校园内,唯有一面“匆匆”墙、一座佩弦楼和先生的一尊铜像。说是“佩弦楼”,其实已不是当年的那座楼了。朱先生的半身铜像在校园东北角紫藤花亭旁边,显得落寞而孤单。相比于朱先生对临海的深情思念,我们做得很不够。因为我们对朱先生的各种形式的纪念,仅仅局限于校园内,影响极其微弱。而新建的台州中学,除了校史室里的一张照片和几段文字外,就只有校园东侧的“紫藤学苑”和学生社团“紫藤文学社”,能让人想起与朱先生的某种联系。
温州有“绿文化节”,有朱自清旧居、朱自清纪念馆,有因《绿》扬名的仙岩风景区。应珍惜朱先生与台州的美丽缘分,保护好他的遗迹,学习并继承他的精神。朱先生惜时奋进、务实笃行和感恩奉献的精神,不正是建设山海水城——美丽台州所要大力提倡的吗?当然,也是建设活力品质幸福临海必须具备的素质。学透先生精神,建好美丽家园,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人文品格,是古城临海今后必须重视的工作。
一个人,影响一座城,进而改变一座城,这样的事并不少见。鲁迅丰富了绍兴的内涵,升华了其文化名城的品格,那是绍兴的幸运。临海没有“鲁迅”,这是这座文化名城的缺憾。但临海是著名散文《匆匆》和长诗《毁灭》的诞生地,也是朱自清先生为之魂牵梦萦的执教地。先生与台州府城结下的不解之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而现如今,先生永远不能忘记的台州往事已鲜为人知,这是多么遗憾的事。
又是一年芳草绿。春回大地,繁花似锦。春天的临海是花的海洋:巾山路的玉兰花,望江门的樱花,括苍山的桃花,上江村的郁金香,桃江十三渚的油菜花……人们感受着春天特有的气息,欣赏一路的明媚春光。但是,我却若有所失,我在急切地寻觅她的芳踪。我来到灵湖公园的紫藤长廊处,凝望着这个被朱自清爱过、被宗璞赞过的紫色精灵,情不自禁地说:“如此绚烂繁盛,深沉典雅,你才是古城临海的花中之王!”
唯愿“匆匆”成永恒,共赏紫藤蔓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