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 沈阳工程学院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蒙俄物流走廊建设、新一轮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大背景下,辽宁借助“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发展意义如下:
推进“丝绸之路物流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本课题研究源于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辽宁省积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提供技术支撑。传统综合运输通道规划模型与分析方法主要面向旅客运输通道和综合运输通道的空间需求特征,对于以货运和市场为导向的贸易运输通道线路规划建设并不适用。
课题系统分析了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辽宁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的建设要求,明晰了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与既有交通运输通道的内涵差异所在,借鉴国内外贸易运输通道的发展经验,通过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遇、挑战),提出了辽宁大通道的发展定位,明确了“辽满欧”、“辽蒙欧”、“辽海欧”的辽宁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发展格局,以及通道、枢纽和运输组织方式的功能结构。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辽宁大通道未来30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指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节点城市流通功能、大力推进物流基地建设、创新通道运输组织方式、着力推动产业园区建设等八个方面是未来辽宁大通道建设的重要任务,并从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提高金融换个服务水平、推进口岸便利化、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方面建立了建设保障措施。
辽宁的地理条件和东北亚重要的区位优势,要求辽宁在中蒙俄物流走廊建设中发挥通道、枢纽以及对外窗口三重作用,即联通“京津冀”与欧洲、俄罗斯及远东地区的通道功能,辐射长三角、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日韩、东南亚的枢纽功能,以及服务蒙古国资源的出海口功能。目前,辽宁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完善、港口条件优越,为辽宁发挥通道、枢纽以及对外窗口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未来辽宁应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将地理区位“优势”逐步转化为运输服务及物流方面的“胜势”,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作用。
深入分析辽宁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建设必要性、可行性和适应性的基础上,借鉴应用国内外先进理论,吸纳国内国际运输通道建设经验,根据“一带一路”战略,围绕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要求,明晰了大通道的发展定位和战略布局,明确了基础设施、节点城市、运输组织方式等方面的建设任务,提出了推进口岸便利化、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等方面的保障措施,为辽宁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的建设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立足于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在大通道概念、港口腹地和建设运营理念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大通道架构,首次提出了“辽满欧”、“辽蒙欧”、“辽海欧”三条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填补了该研究领域的空白。
从2003年开始,国家“实施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黑龙江、吉林、辽宁等振兴战略”10年来,辽宁经济平均增速达到12.6%,说明辽宁在老工业基地振兴方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进入2015年以后,辽宁的国内生产总值下滑严重,增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辽宁发展进入了新的常态,以前总是强调增长速度,现在改变为强调提质增效,经济增长也相应的发生结构性的变化,由三驾马车为主的“出口、投资、消费”,进而转向“创新、改革、市场以及开放”等四个驱动。从分析国家战略、国际形势、经济态势和基础条件出发,分析大通道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现状适应情况;在梳理大通道建设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著名大通道建设运营经验的基础上,对辽宁省发展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等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大通道的发展策略与战略布局;在前述所分析的条件、现状及形势等诸多因素的前提下提出辽宁省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的建设目标、发展方向和重点;针对调研获悉的问题,制定大通道建设一系列保障措施。
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综合优势和整体效益,探索水路、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模式,合理布局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运输网络,促进综合交通加快发展。客观评价辽宁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建设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辽宁省面向东北亚区域及欧洲国家的开放合作机制,加快辽宁“走出去”战略实施步伐,推进以大连、营口和锦州港为重要节点的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不断激发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促进辽宁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与沿线国家和省份的互利共赢。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提升全省人民的生活水平,为辽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