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陆良县人力资源现状及对策

2020-07-12 07:27朱耀芬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劳动保障所
消费导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陆良县用工毕业生

朱耀芬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劳动保障所

前言: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启动企业人力资源,规范企业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开发员工潜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构建科学高效的、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我国企业的当务之急。

一、陆良县劳动力资源基本情况

(一)农村劳动力现状

据调查,陆良县2019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3万亩,有9642个劳动力从土地上分流出来,就近就地转移到土地流转企业的就有5337个,占一半以上,而这些人中,大部分为妇女,女性从业人员比男性要多一些。调查中发现,这些人年龄偏大,普遍在40-60岁左右,收入在60-80元/天,且能兼顾家庭。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效益差,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需求还存在。且青壮年劳动力已逐步从务工人员向产业工人、服务业转移。

(二)国有(集体)改制企业失业人员的现状

陆良工业起步较早,老工业企业较多,随着企业转型升级和改制步伐的深入推进,失业人员逐步增多。目前,仅在我县就业管理服务中心档案托管的失业人员就达9334,其中男性4800人,50岁以上有860人;女4534人,40岁以上有2393人。失业人员主要来自于过去被视为较好的行业:比如皮革行业294人,造纸行业718人,丝绸行业2640人,粮贸行业499人,供销行业343人、水泥行业411人等,目前大部分集中在同乐街道下属的社区。

(三)失地少地农民现状

从2012年开始,外地的种养殖企业进入陆良县租赁承包土地,土地流转进入快速增长期。到2019年底,全县10个乡镇(街道)都有耕地进行了流转,流转的耕地面积达8.8万亩,占全县实有耕地面积61.6万亩的14.2%,涉及农村人口98291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6.4%。经调查摸底,仅中枢街道人均耕地低于0.3亩的失地、少地农民就有47237人。其中,统一收储征地涉及4280多户18737人,土地流转涉及28500人。

(四)大中专毕业生现状

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回陆良县报到的大中专毕业生逐年增加,截止到2019年年底,加之历年在人才中心托管档案、户口的大中专毕业生有18000余人,这些人中:70%通过各种途径实现了稳定就业;有30%的人员通过其他途径实现不稳定就业。近年来,由于部分学生家长及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已逐步从考“铁饭碗”到创业或到企业就业转变,加上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加大,目前高校毕业生逐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就业创业。

二、陆良县劳动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导致用工需求减弱

一是陆良县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之后,减员增效,对劳动者的需求大为减少。二是近年来工业经济不景气,目前全县4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就有22户工业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导致用工需求锐减。三是部分工业产业升级,导致用工萎缩。如我县传统工业丝绸行业,高峰期用工达5000人左右,目前只是500-600人,只相当于原来的十分之一[1]。

(二)失业人员就业稳定性差

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的主要途径是非公有制企业就业、自谋职业,从事个体经营或其它灵活就业,灵活就业比重大,就业稳定性差,特别是到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存在合同不规范,没有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等问题,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失地少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低

我县于2012年启动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但大多数农民由于没有钱补缴个人部分,无法享受政府补贴。截至目前,全县共有730人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只占被征地后失地少地农民的16%,大部分都是快要到60岁领取待遇的年龄才即征即保。

(四)失地少地农民难以享受政策带来的实惠

“农转城”以后,相应的政策没有衔接,如户口、低保(不享受城市低保)、社保、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农转城人员仍然享受不到相应的政策实惠。土地征收和土地流转后,产生大量的失地少地农民,再加上大量“农转城”人员,无业的劳动力比较集中,因大多数没有技能无法再就业,生活不能保证,导致争低保,靠低保、靠社保的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2017年低保政策调整以后,大部分原来享受低保政策的人员被取消,社区矛盾比较集中,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加[2]。

(五)就业技能培训工作难度较大

一是以往的培训分布在农业、扶贫、人社等部门,培训资源分散。二是培训工种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三是培训经费缺乏,培训时间短,内容联系实际少,学员所学知识有限,使培训流于形式。四是企业与劳动者都不愿意主动进行技能培训。五是培训专业由上级圈定,侧重于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帮助不大,农民参加的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好。

(六)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仍然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由于每年通过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考招录就业的人员有限,部分高校毕业生受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就业期望值过高,对民营企业岗位兴趣不浓,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社会关注度高。

三、解决陆良县劳动力资源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用发展的理论扩大就业

一是结合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在建项目建设、产城共建等,拓展就业空间。二是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在新的城市规划县城西片区,规划好服务业布局,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功能促进就业。三是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拓展就业渠道。

(二)加强教育引导,转变观念

一是加大对劳动就业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和创业者的守法意识,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营造一个和谐的就业、用工环境。二是引导用人单位履行社会责任,挖掘就业岗位吸纳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就业。三是对高校毕业生开展引导性培训,为他们提供就业服务指导,教育和引导高校毕业树立正确的择业标准,充分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3]。

(三)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畅通就业渠道

一是以陆良县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为契机,完善陆良县就业中心、乡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三位一体”的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各类人员信息库。加大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求职登记、岗位收集、职业介绍等服务工作力度,针对不同的求职群体,组织系列专场招聘会,增强招聘的针对性,提高求职成功率。二是强化社区的服务功能。组织每年回乡的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召开联谊会,带动更多的人外出就业。三是搭建公共就业信息服务平台,完善网络化信息,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信息服务,促进就业岗位供需对接。四是完善创业就业服务机制。以发放创业小额贷款为抓手,继续鼓励、扶持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更多人就业。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创新培训方式

一是加强与农业、工信、扶贫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整合县内的培训资源,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结合陆良产业发展实际,围绕县内新上项目、工业园区、产业集群有针对性地培训需要的人才,努力实现培训成果与用工需求的有效对接。二是与用工单位联动,根据用工单位需要,确定培训内容,引进师资,由用工单位提供学员,培训单位进行培训。三是要在工种拓展、提升等级上下功夫,特别是加大对服务行业的家政、物管、园林绿化等工种的培训,逐步开展更高等级的技能培训。

(五)充分用好用活政策

一是失地少地农民养老保障的问题。建议征地的时候增加失地农民保障金,提高待遇标准。二是充分利用好预留发展用地,从城市建设、农民需要及长远发展来说,建议群众使用预留发展用地的成本少一些,特别是要在政策上给予优惠,让集体预留发展用地真正留下来变成农民的根。三是“农转城”以后要有相应配套的政策支撑。四是用好农村低保、城镇低保等政策,真正让困难人群生活有保障。

(六)“十个一批”切实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带动一批;招商引资企业新开工招收一批;利用土地征用单位流转企业接收一批;鼓励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吸纳一批;发挥公共职介功能,推荐一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就地转移一批;做好劳务输出,向外输出一批;围绕城市开发功能拓展一批;鼓励创业扶持带动一批;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一批。

猜你喜欢
陆良县用工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以“灵活用工”破解用工荒是有益尝试
陆良县档案馆顺利完成12名援鄂医务工作者口述档案征集工作
文化治理现代化中乡土文化建设的途径研究——基于云南省陆良县的调研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陆良县总工会:举办贫困劳动力现场招聘会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儿子签了『用工合同』
陆良县植烟土壤类型与土壤肥力的灰色关联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