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祎 中铁物资集团东北有限公司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几十年来发生的变化超过其它国家几百年的变化,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富足,而这一切的原始推动力都源自于我国的能源供给,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能够实现和平崛起的关键缘由。具体而言,中国土地广袤,地大物博,煤矿、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然而近数十年来,全球范围内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性渐渐导致地球资源得枯竭,同时地球气候的剧烈变化、环境的日益衰竭也为人类敲响了一记警钟。时下,全球范围内多个国家对于能源转型以及新能源的探索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国自然也加入了探寻新能源的队伍之中。现如今我国依旧以煤炭作为能源的主体依赖部分,但国家的能源转型规划体现在通过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作为过渡,积极寻求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在时代的大背景之下,我国的能源转型步伐较为稳重,目前还没有将不可再生资源大范围替换,但是许多企业近几年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业务成交量显著下降,业务转型思路十分明显。
(一)世界能源结构加快能源改革调整步伐。近几年,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速渐渐放缓了脚步,同时世界能源需求总量持续放缓,且有加速放缓的趋向。时下,我国的能源消费虽保持增长,但涨幅却已渐渐放缓,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都因为供需结构减速而加速了能源改革调整的步伐。在需求放缓的大背景下,全球能源出现不同程度的宽裕与过剩现象,不论是石油价格抑或是煤炭出口量,全球的资源现状都呈现出缓和趋势。在供需缓和的空档,全球能源都在朝着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方向前进。具体而言,美国以及中国的天然气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耗量中的占比逐年攀升,随其规模依旧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发展速度以及发展潜力相当可观。同时,我国在非可再生资源、可再生燃料等技术方面的投资居世界首位,可再生能源总量也常年位于世界首位,具体而言,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长期位居世界首位。在世界能源结构加快能源改革调整步伐的大背景下,我国必须保持着对于新能源的持续科研热情,加快对于新能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此进一步提升我国在能源储备方面的话语权。
(二)国外能源转型概述。美国作为全球范围内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其对于国家现有资源的把控一直较为苛刻,常年从外国进口燃料资源。美国对于石油的需求量较大,在“能源独立”的引导下,美国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仅从2006年到2015年,其石油探明储量节增长了63%,依靠页岩汽油等新技术,其国内汽油产量稳步攀升,同时其天然气产量也渐渐能够满足国民生产生活需求,天然气的全球消费占比与其生产占比旗鼓相当。可以说美国的油气产量的增长是其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对于可再生清洁能源,其在相关技术领域方面的研究也不容小窥,类似太阳能、风能等领域,其相关技术依旧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在上世纪末,英国就已经开始实施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德国紧随其后,同时在其能源转型领域作出了重大转变。北欧的荷兰、挪威等一些国家清洁能源的消费占比甚至已经达到了一半以上,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国家。
(三)国内能源转型概述。自我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开始,我国经济便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依靠着国家地大物博的优势,我国依靠煤炭为关键生产生活资源进行全国能源供给,我国的煤炭产量以及出口量常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对于煤炭的依赖却不能够持续解决所有供需矛盾,不可再生资源终究有耗尽的一天,除此之外,由于此类不可再生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对于大自然而言无疑是不可逆的。因此我国积极推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相关技术的开发及探究,推进对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行转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战略蓝图中,必须增加对于优质能源的增量供给,保证供需结构的动态平衡。我国的发展理念为:“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因此必须加速能源改革,推进绿色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应用,进一步搭建低碳清洁、高质高效的能源体制,实现我国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由现有的政策背景不难估计,世界范围内化石能源的消费会是短期增长而长期下降的趋势,而非化石能源的消费比重会逐步上升至四分之一左右,长期来看应该会达到二分之一甚至更多。由于新能源的进一步发展,世界能源的储备量势必也会随之改变,一些不可再生资源储备量较大的国家势必会失去竞争优势,而拥有新能源技术的国家则会占据主动权。多元的能源供应势必会为多元化的世界格局奠定基础,而同时由于可再生资源的特性,各国的能源自给率也会大大提升。不难发现,一个国家唯有对能源利用落到实处,才能够进一步稳定国际环境,大力发展经济。因此我国必须协调好能源、环境、气候三者的关系,创立恰当的管筹模式,进而确保对能源进行恰如其分的应用。
总结:本文以我国能源转型背景为基础,着重分析了我国能源转型的必要性,就全球范围内能源结构加快改革以及国内外能源转型状况进行相应探讨,同时就能源转型状态下推进能源安全风险转化的状态进行研究,希望能够籍此为相关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