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景德镇陶瓷大学
浙江龙泉因青瓷而闻名天下,其青瓷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从三国两晋的初创,宋代达到顶峰,在明清日渐衰败,可以说每个时期龙泉青瓷都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传统龙泉青瓷以其端庄浑朴的造型、流畅明快的线条,晶莹剔透的色泽、细腻似玉的瓷质而著称于世。典雅端庄、古朴清淳的龙泉青瓷不仅蕴含了超凡脱俗的中国传统人文审美精神,更凝聚了沉静清远的东方美学意境。
青瓷具有装饰之美,装饰就是对被装饰主体进行美化加工,使被装饰主体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其基本要素包括装饰形象、装饰结构、装饰色彩、材质与表层处理等。青瓷装饰的形式主要有图案形式、绘画形式、绘画与图案相结合的形式三种。青瓷的设计法则主要有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变化与统一,在这些法则和细微处传递着青瓷艺术的和谐之美、平衡之美、力度之美、韵律之美。
青瓷美感的体现,是要把画面构图中需要表现的自然物象的各种形态和通过归纳、提炼、整理,进行有规律的组合。这种浪漫而富有激情的思维方式,使得青瓷在设计的表现方面有很大的空间自由,丰富了青瓷设计的内容。吴冠中先生说:“技术是基础,意境最重要。”所谓意境指的就是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情画意。这样的诗情和韵味在青瓷艺术中交织,温润莹亮的釉色下胎体线条灵动活跃,别有一番佳器天成之感。
随着非遗保护和传承活动的展开和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青瓷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和普及,青瓷文化不仅内化成非遗传承人的文化自觉,更成为普通群众的文化自觉,近几年对青瓷消费不断走高正好与此相呼应。目前,对青瓷的消费群体主要有这几类:从购买龙泉青瓷的行为看,龙泉青瓷作为陈设艺术陶瓷具有观赏性、装饰性和增值保值的功能,因为消费者购买大多用于室内装饰和收藏。从收入的角度来看,由于龙泉青瓷价位中等偏高,低收入人群可能难以消费高档的青瓷,所以中高等收入的人群是陈设艺术陶瓷的消费群体之一。从消费者偏好来看,艺术鉴赏家和陶瓷爱好者大多喜欢购买高档青瓷,特别是有一定年代的青瓷,用于鉴赏和收藏。最后,从文化层次水平来看,青瓷的主要消费群体以知识分子为主,可以欣赏陶瓷文化所要求的文化基础,同时也具有青瓷的消费能力。
青瓷属于较高层次的消费,其产生的基础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内在动因在于人们的生理需求、文化需求、精神需求、享受和发展的需要。青瓷需求只有在满足基础的生活需求之后才会产生。购买青瓷的行为的产生与需求层次理论中两个较高层次的需求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投资艺术逐渐增强,又由于青瓷具有增值保值的作用,使得青瓷在今后的发展前景巨大。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内生于中国传统陶瓷文化产业,其核心与关键是创意。龙泉青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进一步强化青瓷特色,将积累的文化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促进青瓷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文化创意产业是知识密集的新型经济业态,凭借新思想、新技术、新内容的物化产品及创意服务,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使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有机契合,促进科技、文化、实体经济等相互融合,催生出多种新型的产业形态,营造出更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形成各业共生、互促共赢的良好局面。青瓷文化创意产业内生于青瓷传统文化,创意与设计是青瓷创作的源泉,它的发展可以提高陈设艺术青瓷的文化品位,艺术品位和社会影响力以及制品的附加值。
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传播平台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便利,使传统文化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大众的视线,并且逐渐被人们接受和流传。然而,传统文化利用大众传媒的形式和内容远不止于此,可以充分发挥创意,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增强国家软实力献计献策。
充分掌握传播艺术,把握高雅与通俗之间的平衡。大众传媒的运用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范围扩大,影响力和传播效果显著提高,但是其快速、巨量、商业化的特点,导致在传播过程中难以把握传统文化的雅俗程度,既要体现传统文化的高雅,又要符合大众化的审美需求。所以,大众传媒对青瓷文化的传播需要在高雅与通俗之间找到平衡点,充分掌握好传播艺术。
打造精品文化节目,多渠道塑造视觉效应。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人们接受的信息是丰富多彩的,选择的机会增多,所以要打造精品形象节目,传播青瓷文化。紧跟大众传媒的发展变化调整节目形式,保证节目的长久吸引力。大众传媒在青瓷文化时应顺应时代发展,多渠道视觉效应,在传播文化本质的同时兼顾文化的呈现形式,丰富文化传播模式和变化传播手段,为大众带来多渠道的视觉享受。
龙泉地区的青瓷发展,不能简单地从工艺美术角度来看,它关乎每一个从事艺术青瓷的艺术家和从业者,更关于一个地区传统文化传播和文创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推动艺术青瓷的稳步发展,要形成一个“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艺术家参与”的经营模式,积极发掘各方的优势特长加以利用,为龙泉地区的青瓷发展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