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坤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00)
在项目管理中,风险管理是重要的一个维度,对项目的成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的规划、识别和分析,提出应对风险的处理方法,以及对风险的监控。 风险管理也是核电厂大修全面管理的一部分,应和大修的准备/实施环节的各个维度紧密相连。
一般分为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与风险监控几个方面,作为项目管理应该在项目的规划、准备、实施的整个周期内将所识别的风险记录在案,并制定应对策略,在风险发生前进行监控,及时防控,风险发生时启动相应的对应策略,结合实际情况对方法进行调整,推进项目的顺利开展。
当下核电厂的大修管理模式多采用项目管理模式,对于新成立的电站,适用于职能型组织模式,这种模式便于资源的调动,在大修经验不足、体系运作不成熟的时候强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更好地完成跨专业、多领域协同的项目。 对于成熟的核电厂,则更适用强矩阵型组织模式,专职、专业化的经理人统筹大修管理,各部门也是专业协调人员,更便于经验的积累与传承,提高组织运作效率,加强对风险的管控。
为保证核电厂大修的顺利开展,按期、安全、高质量地完成大修项目,当前核电厂的风险管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机组启停机支持
核电厂的启停机是重大的高风险活动,有可能设备状态转换发生故障或是运行操作失误,进而发生紧急停堆、停机。 建立启停机支持组根据现有的缺陷以及相应的反馈, 充分讨论机组停机过程中发生的异常,并形成支持文件或临时指令,准备好备品、备件,提前演练,以应对突发故障。
2.2.2 一级、二级、三级风险分析
三级风险分析是基于基本活动,从不同层次的一种方法, 一级风险分析是单一活动本身所涵盖的风险,在准备期间识别单一活动开展的风险,如机组安全、机组系统设备安全运行、作业环境、工业安全、异物风险等在内的作业风险。
二级风险分析是建立在一级风险分析的基础之上,针对大修活动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明确活动自身检修的状态要求及其相关检修活动的相互影响,加强安全风险的控制和接口管理,保证项目顺利地按照既定计划得以实施。
三级风险分析是由项目经理编制并结合一、二级风险分析,从整个大修层面综合分析可能产生影响大修中出现重大安全、质量事件或延误大修工期的关键活动因素或条件,从而制定策略,以消除或减少发生大修重大安全和质量事件的概率。
2.2.3 大修预案管理
根据大修的经验反馈以及对某些检修活动的认知, 对大修特定阶段的重要活动可能发生异常的预想,这些异常可能导致大修的安全、工期及其他项目的实施产生较大影响,需在大修准备阶段制定应对措施或应急预案,从而避免或减缓事件突发时对整个大修的冲击和不确定。
大修预案一般包括大修主线活动应急预案和专项预案两大类,专项预案可根据情况细分为大修定期试验应急预案、大修再鉴定应急预案及大修重大项目应急预案等。
2.2.4 维修活动状态控制
大修执行期间,对某些影响机组状态转换的设备维修活动的质量需要进行一次再确认,以防止状态转换后由于设备检修质量问题导致机组状态倒退。
在状态控制点变换之前,尤其是重要设备回装或者再启动之前,召开评审会,与会专家一起评审相关技术数据及问题处理结果是否达到技术标准或要求,评价遗留问题可能产生的影响及风险,对于不能接受的遗留问题应在状态转换前处理完成。
当前核电厂的大修风险管理体系已基本成熟,但在一些细节方面仍做得不足, 导致未能充分消除、应对风险。
表现在各专业在梳理问题清单时仅停留在对自身专业活动的影响,对其他专业的活动不了解,而未考虑对设备使用专业的影响,缺乏横向的联系与沟通。
在大修准备期间,应由大修指挥部整理各专业技术问题,组织各专业讨论,识别出缺陷对跨专业作业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评价。
对于已形成的预案清单与方案,有的仅在技术层面达成一致,未进行充分演练,备件、工具前提条件梳理不足,主线预案未能提前领用备件,导致关键路径延误。
大修准备期间,对于已识别出的风险或经验反馈可能存在的风险,要做好充分的预演,工作负责人充分了解预案的内容,预案实施方和相关方达成一致意见,满足预案启动条件时立即启动。 每项预案做好资源的梳理,关键路径活动预案提前准备,满足现场随时可实施的条件。
当前核电厂大修仍是更多关注安全、质量、工期方面的风险,对成本管理的关注不足,检修决策未考虑成本因素,使得大修成本超出预算的概率增加。
大修前做好成本的分解, 分阶段进行成本监控,及时发现偏差。 同时技术决策部门梳理成本意识,不做盲目的设备扩检,对于可修复利用的备件,权衡新购与修复的成本,循环利用。合理规划项目,从中长期考虑减少重复性配合性工作申请,从而减少大修工作量,减低成本,控制成本超预期的风险。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电力需求逐渐增大,核电厂数量也在增加,做好大修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可以缩短大修工期、提高可发电时长,降低企业的成本,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全面细化、改进大修风险管理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做,需要积极探索,提升大修风险管理的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