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秀明 马山县文化馆
广西是民间文化艺术富集区,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彩,品种凡多,星罗棋布,灿若星辰。然而,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大潮中,民间文化艺术传承遇到人才短缺、后继无人、市场生存力弱等问题。传承好、保护好民间文化艺术,需要不断创新传承模式,使民间文化艺术基业常青。近年来,广西坚持“政府扶持、创新传承、产业化经营”的原则,探索出校园传承、村屯传承、基地传承、家族传承和专业队伍传承等模式。深入研究这些传承模式,对传承与保护民间文化艺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校园传承是广西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的一种普遍模式,在各个县区都有不同的存在,它以校园为阵地,以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人和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把民间文化艺术传习活动引入校园,使民间文化艺术后继有人。在马山县、龙州县、融水苗族自治县等,都有这种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模式存在。马山县从2012年起,制定“马山文化三宝(三声部民歌、扁担舞、壮族会鼓)”进校园工作方案,使“马山文化三宝”在校园中生根发芽;龙州县则在当地10多所学校中开展天琴培训;融水苗族自治县更是将吹凑芦笙技艺编成教材,进入当地学校课堂。
一是由民间艺人到学校进行传授。民间艺人一般在民间艺术方面都有较高成就,在当地有较高声誉和威望,有品牌效应,到学校传授都得到学生的欢迎。二是一些教师本身就掌握民间文化技艺,如马山县三声部民歌传承人温建业,本身就是三声部民歌传承人,又是安善小学的校长,他以校园为阵地开展三声部教学,通过言传身教,学生很快掌握三声部民歌演唱技法,已经多次在各种演出中崭露头角,甚至出国演出。三是通过政府行为在校园中进行传承。政府通过对民间文艺教师进行培训,再由教师在校园中进行传授。然后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模式。
一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影响力,容易带动学生,使学生对学习民间文化艺术感兴趣。二是政府行为有一定的强制性,使得民间文化艺术得到很好的传承。三是教师对民间文化艺术有一定的理论研究,知识更系统,传授起来更全面。
一是有一些学校以升学为目的,对传承民间文化艺术并不热衷,没有把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作为教育的内容。二是民间文化艺术教师奇缺。具备民间技艺的教师就被各种学校不断地邀请授课,忙得不可开交。三是校园教学资金有限,用于投入购买民间文艺传承所需要的相关设备资金不足,使得民间文艺传承举步维艰。
村屯传承模式是比较传统的传承模式,它以村屯为单位,由村民自发组织开展排练及外出演出。如田东县的瑶族金锣舞,等,都是以村屯的形式组建演出队,实现在村屯间传承。马山县的大同村、勉圩村等,特别是在大同村,壮族会鼓的传承已经深深影响到该地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前大量存在的赌博、吸毒等陋习恶习,现已被会鼓演出所替代。
一是以村屯为单位开展民间文化艺术的传习。桂林的渔鼓、藤县狮舞等,都是这种形式进行传习。藤县的狮舞,以屯为单位,平日里群众在一起练习,二是灵活组合传承,即在一个村甚至是几个村中寻找有相同兴趣的爱好者一起来传习,然后在有演出机会时一起外出演出。三是以村屯为单位成立社团进行民间文化艺术的传习与表演。在有演出时进行演出,以演出收入来维持剧团的日常运行。
一是有经济来源。这对民间文化艺术长期传承、发展壮大具有很大的意义。有经济来源就能吸引到一些年轻人参与其中。二是容易在坊间传播。一个村屯中有人会表演民间文化艺术,就会吸引大量的人围观,互相模仿就会形成村屯中传播开来。天等县的打榔,开始是一些村屯中老年人的自娱自乐,几十个村都有打榔队。三是有社会基础。一般都由村屯中长者或能人来组织,村中长者和能人在村中具有较高的社会威望,使村屯传承具有无形的凝聚力。
一是纪律松散。以村屯为单位,没有约束性,组织纪律性差,比较难管理。如马山县的一些会鼓表演队,由于管理问题,有些关键队员辞职去打工,严重影响传承。二是容易受农忙影响。村屯演出队一般都是在农闲时进行排练和演出。三是队员流动性大。在千军万马下广东的情况下,往往一过春节,民间文化演出队员都有人外出打工,从而影响传承队伍的稳定性。
基地传承模式是目前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最基本的形式,广西每个县都建立有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基地。一般是基地中有一两位民间文化艺术传承表代人,由政府出资建设打造,由传承人在基地中进行民间文化艺术创作和培训。马山县建有壮族扁担舞传承基地、会鼓传承基地、三声部传承基地等27个传承基地,三江侗族自治县也建立有很多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基地,这些基地已经成为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的主要力量。
一是封闭式传承基地。这些基地,带有一定的传统技艺,而且有一定的商业价值,传承人一般对外保密,轻易不授以外人,他们在基地内授徒弟,有些甚至有着传男不传女的规定。如上刀山下火海的技艺,都是在基地中传授,轻易不外传。二是开放性传承基地。这些基地从事的民间文化艺术技艺比较简单,没有什么秘笈,商业价值也不是很高。如马山县安善三声部民歌传承基地,就开放地对外传授技艺,到目前为止,已经培训上千名学员。三是政府主导型传承基地。这种基地,一般由政府出资建设,大多为政府服务。政府有上级领导来调研,一般都带到这些基地看一看,或者是官方各种庆典活动时需要民间文化艺术表演,传承基地都承担这些任务。
一是稳定性强。基地的选择一般都是有基础的村屯或家庭,建立基地后,国家会固定地给传承人一定的收入,使传承人安心地创作艺术和传授技艺。二是政府行为明显。政府一般也对基地的设施、设备等有所投入,基地的命名也是由政府来定。三是基地中一般都有代表传承人,,马山县三声部民歌传承基地有代表性传承人温建业等。
一是规范较小,影响力不大。如河池市东兰县长乐镇板登村、更乐村壮族铜鼓习俗传承基,从占地到资金投入都比较小,没有形成影响力。没有影响力,就没有吸引力,就不可能带来经济效益。二是政府经费投入一般为一次性,后续维护管理经费不足,只建不管,出现资源浪费现象。三是基地开发利用不够。一些基地只有上级领导来调研时才对外开放,平时大门紧闭,投入产出比低,资源浪费严重。
家族传承模式以家族为基本单元,以口传亲授的形式进行传承,在广西各地都有存在。特别是民歌和一些特殊技艺,如上刀山下火海等,在民间大都是父传子的传承模式,山歌、绣球等都是母传女的家族传承模式。马山县的加方乡的扁担舞,就是传承人莫菊花在家族中传授的;马山里当乡的酒壶歌,也是以家族的形式传播的。
一是父传子的形式。一些民间文化艺术带有神秘色彩,有些甚至与一些巫术相关联,这些巫术往往只是在家族中传播,轻易不外传,并以家族父子叔伯等组团外出演出获取经济收益。二是母女相传,如苗族的蜡染技术、女性山歌等,都是母女相传或是族中女子相传。三是混合传承模式,一个家庭中不分辈分都参与到一项民间文化艺术的传习中来,形成家族男女老少齐参与的局面。
一是在一定的家族成员中流传。一些家族传承把民间技术当作经济来源,不愿意形成竞争,技艺轻易不外传,轻易不表演,这也造成了一些技术流传不广,有些甚至灭绝的现象。二是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麽公的定鸡法,上刀山下火海,壮族道德经传扬歌等,都带有神秘色彩,神神秘秘。三是家族传承一般都在山旮旯中,技艺传播途径少、社会影响力小。
一是影响范围小。家族传承一般在小众范围内传承,影响力非常有限。这种民间文化艺术,要大面积传播基本上不可能。二是容易失传。传承人如果没有继承人,这种民间文化艺术就会技艺失传。三是带动能力弱。家族传承模式只在宗族中传承,不可能带动更多的人参与。
专业队伍传承模式以各级文化馆为阵地,组建专业化传承队伍,开展民间文化艺术传习活动。专业队伍传承具有教学功能和演出功能,教学功能主要是到乡镇文化部门和村屯文化演出队进行辅导,从而实现传承;演出功能则是参与各种官办或商业演出活动,从而扩大民间文化影响力,也实现一定的经济收入。广西桂林市永福县的“彩调”、梧州市岑溪市的“牛娘戏”、玉林市博白县的“桂南采茶戏”等,都在文化馆中组建有传承队伍,这些文化馆是由艺术团队伍演化而来的。
一是开展教育培训实现传承。一般地,地方文化馆中的演出队,都是地方上民间文化艺术的教学者,各个乡镇、村屯,各个学校开展文艺活动,都到文化馆请民间文化艺术教师进行辅导。二是培育专业人才。每年各地方文化馆都招聘一些新的演员从事民间文化艺术表演,通过培训新的学员,实现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三是通过演出,扩大民间文化艺术影响力,实现民间文化艺术传播。
一是专业性。专业队伍传承的最大特点就是专业性,由专门的队伍来进行传承,这样能使民间文化艺术传承更容易持久存在。二是官办性。文化馆是事业单位,具有官办的性质。官办的特点,就是传播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政府要求文化馆开展教学和演出,一般都开展得较好。三是系统性。专业传承队伍对民间文化艺术长期进行理论作实践研究,对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一是容易失去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性。一些民族文化深藏于大山之中,具有很明显的原生态性。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专业传承队伍对民间文化艺术进行改造创新,这样容易失去民间文化艺术的原生态性。二是容易失去民族性。一些传唱式的民间文化艺术,都是用本民族语言来演绎的。专业队伍传承为了迎合市场需求,一般都对民间文化艺术进行改造,采用普通话来演绎,这就容易失去其民族语言演绎时特有的韵味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