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扬[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0]
道教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与国产动漫的优秀元素相融合有利于借助流行IP进行道教精神本土化的身份认同。在道教文化与动漫电影的融合与再创造工程中,我国的本土动漫制作正在逐渐向世界输出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从这一创新角度出发,以热门动漫IP《一人之下》为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在动漫人物背景、人物性格以及剧集背景与设定上都有对于道教传统文化因子的借鉴与致敬。
动漫《一人之下》的世界设定中对道教的派系进行了划分,其中的龙虎山和武当山分别对应两大派系——正一教和全真教。这些艺术性的划分实际上是具有现实基础的,例如,曾有人将道教按照修炼方式分为符箓派和丹道派等。另外,道教还有五大宗、四大派的分法,不过数千年后大多数派系已经名存实亡了,尚存的小支派不是入于北方的全真,便是归顺南方的正一。所以,今日的道教基本就是以这两大派系为代表的。汉代张道陵创立五斗米教,象征道教的成立。天师系统的道法以符咒为主,有内丹和法术等内容,后来符咒门派全部归类为正一派。全真派创立于元代,创始人为王重阳,以修炼内丹为主。王重阳出生于金人入侵、北宋沦亡之际,他立志报效祖国,但在南宋政权下得不到实现。前往山东传道期间,他度化了七位弟子,即道教历史上有名的全真七子,全真教由此开始壮大,而武当山成为元代江南全真派最大的活动地点。
《一人之下》中诸葛家族的后人被设定为掌握特殊武艺技法的家族,而诸葛丞相本人也被尊为史上最伟大的异人。其实早在元代,诸葛亮在文学艺术中的形象就是道士,他甚至能利用杯筷来测定船的一侧受箭的重量,据此算出应当指挥掉转船头让另一侧受箭的时间。而动漫中的诸葛家族天生神技的设定正是在参照古代小说与其他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做出的发散性创造,诸葛家族继承的本领中以“武侯奇门”和“武侯神机”最负盛名,且显然设定是孔明所创,这种借鉴历史人物的看似“讨巧”的设定方法也不失为一种吸引道教爱好者关注的方式。
天之师者,就是懂得天地间规律法则的人,这一概念与“真人”的概念也是有所区分的。在我国的文明中,最早的天师是岐伯,天师的含义是能得其真,师则是先知先觉的引路人,又因传道而设教,故称天师。在动漫技能设定上,天师所在的天师府的战斗方式和其他的门派有很大的不同,攻击力异常强大,剧集中曾浓墨重彩地描述这一团体令人惊叹的武力值。可以看出,这种设定存在作者对于道教文化的尊敬与引用,特别是对于天师文化的认同感。作者最可贵的其实是在于能够用一种浅近通俗的方式来使这一逐渐生僻的文化名词在影视剧里鲜活起来。
动漫中的全真派不尚符箓,主张性命双修,性命双修实际上意味着身体和心灵双重修炼,即身心的双重健康。正一教以行符箓为主要手段,化符念咒,驱鬼降妖;在戒律方面正一倒是可以有家室,不住观里,可以不续发,这方面不如全真教严格。这个特点在《一人之下》中的人物中也有所体现,在不同教派倡导的哲学思想要求下,全真派天师的行事作风更加爽朗随和,而武当派掌门性格中的严肃刻板更加突出。
动漫设定其中一派称为“全性”,常背负江湖骂名,组织中的成员多被称为“全性妖人”。此派奉杨朱为祖师爷,崇尚“拔一毛以利天下不为也”的理念,此言出自《列子·杨朱》中墨家的禽滑厘和杨朱的对话。杨朱思想的基本逻辑结构以直面人的必死性为前提,提出一种完全以肉体生命之欲望的满足为关怀对象的养生主张,并明确认为虚名、礼义乃至天下之大利都于此有害。这种态度,与老子和庄子的立场均不相同,既没有对长生久视的追求,也缺乏对精神境界的认同。从思想逻辑来看,杨朱虽不能被归于道家黄老学派,但他与道家可能均继承了较早时隐者的思想传统。继承上述传统,杨朱的思想还包含着彻底的对于个人承担社会政治责任的拒绝,并对这种主张加以醒目的言说,而正是这一点招致孟子的严厉批评。《一人之下》中所描写的“全性”组织则是完全因袭了杨朱主张中关于社会责任的思想,反映了对于正统道教文化的断章取义的派别理念,体现出制作者对于道教多元观点的思考与阐发,表现了创作者与制作团队对于道教文化的全面了解与选择性创新。
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满含道家思想,其中有对于自己后代操守与品性的告诫与劝慰,例如“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几句强调了作为一个读书人应当追求内心深处的宁静,“修身”与做学问都需要静心;同时又表示要求自己的子孙节俭,清静修身方能成事,更要求自己的子弟不要急躁骄傲,清心寡欲以明志向,这样才可以守住读书人的操守。《一人之下》中诸葛家族后辈诸葛青的行事也显露出调动心性抑制急功近利与好胜心,最终求得内心宁静的风格,这一点实际是对于诸葛家训的因袭,是道家思想一脉。
不仅只有《一人之下》,诸多修真小说都能够体现出道教对婴儿这个形象的喜爱,例如许多作品都有提及的元婴境界。元婴是名,但其内涵是对婴儿的推崇。道教不同于一神教,不认为人有原罪,反而认为婴儿天生纯洁近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作品中重大主角之一冯宝宝就被设定为具有元婴之心的至真至纯之人,其特点也与另一道家概念“真人”有些相似。看似与社会相排斥,实则内心高深莫测,常人难以达到这一境界。这是一种道教的理想心性状态——赤子。这种内在与外在反差极大的艺术塑造方式收到了许多观看者的喜欢,实际上塑造的人设是一种一举两得的艺术创造。
道教八神咒之一的金光神咒在作品中出场次数很多,龙虎山弟子总会念这段咒语:“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这段咒语也是分明地阐述了“理入气中,气合理中”的元气混元思想。道教的阳光三现,金光咒是最原始的来源之处,历来是师传口诀中以“不传六耳”的方式进行,是打开“穷理尽性”心身合一的入道法门。它是以修炼体质心性为主张,以内炼金光元神来达到护体、降魔、卫道的作用,所以在动画里它的运用非常全面。
金光咒中提到的“炁”是《一人之下》这部具有奇幻战斗主题的动漫作品在人物技能设定上重点采用的道教元素。炁是贯穿整部作品中最重要的一个元素,象征着主角神秘又强大的力量——炁体源流,是众人皆想篡取的巨大诱惑。炁属于道教专用的哲学概念,《老子》《庄子》与《黄帝内经》等道家典籍中都有对炁的阐释。而熟悉内丹术的术士们往往都希望把先天之炁炼化为后天之炁,以补充精气。
动漫中的武当派道长和诸葛后人使用的都是术法,其与奇门遁甲有着深厚的联系。奇门遁甲术数源于《易经》,它以其独特的思维体系及逻辑程序,显示了人类在不同的思维时空中继而在不同思维定式中的灵活本能,因此千百年来备受皇家推崇,是治国安邦、佐朝济民的思想。元朝后外族入侵,导致其资料大量损毁遗失,于是出现了众多流派。而奇门遁甲就是则天时、寻地利、求神煞、得人和,以此组成格局,以趋吉避凶、占验未来的学问。
白云观在历史上曾为北方道教的中心地区。丘处机去世时,全真教上下在长春宫之东为其营建葬所,堂号“处顺”,观名“白云”。后世历久相传的北京白云观,由此开始。剧中所设的白云观为全真龙门派的祖庭,在今日为华山派占据,此建筑物历史意义深远,颇为后人所称道,成为道教文化中的象征性建筑之一。
《一人之下》中有甲申之乱,剧情为当时异人界最大的两个组织全真和正一忙于抗日,没有精力对国内异人界进行管理,因此引发了甲申之乱。现实则是确实有道士当汉奸,但更多是为抗日贡献力量的道士,如东北的曹信义道长、帮助狼牙山五壮士的王圆通道长等。这些道士都做到了爱国爱教,为抗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动漫借助甲申之乱的设定,为整个故事背景构造了一个宏大的叙事环境,同时也别出心裁地以甲申之乱为线索,通过引导观众探究主人公在甲申之乱中的身世之谜,在历史与想象之间架设了一道坚实的桥梁。
动漫《一人之下》话数的名称也富含道家文化。第二话题目为“相自我改,命自我造”,来源于《了凡四训》。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更多的是与世俗社会相互联系的部分,以促使这种伦理道德不断地流传和发挥,动漫有意识的引用无疑会促使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引起更大的社会积极作用。第六话的“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则是通过道家术语教导人们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结合剧集内容则可以理解为一种顺应天时、顺势而为的道教心态,十分耐人寻味。而第九话的“有求皆苦,无欲则刚”实质上是一种禅宗思想。第十话的“道去人死,水干鱼终”则摘录的是《西升经》,全句是:“人在道中,道在人中;鱼在水中,水在鱼中;道去人死,水干鱼终。”《一人之下》剧组实际上将“道不远人”这一思想融合在了形态各异的人物之中,在事件与人物的实际发酵中达到一种浑然天成的宣传道教文化的目的。
以动漫作品《一人之下》为例分析,可以发现国产动漫吸收道教历史思想文化的特点极其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的动漫制作理念在向着融合本土文化传统的道路上前进,不但有利于本国群众产生文化认同感,也有利于进行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输出,对于提升我国动漫产业在国际的地位和影响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我国各派文化丰富博大,是孕育产业创新的良好土壤,只要巧妙地扬长避短,合理将展示文化软实力与动漫作品创意相结合,本土动漫产业的崛起是大有希望的,中国动漫市场也将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