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如愿[安徽大学文典学院,合肥 230601]
《文心雕龙·物色》道:“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物色”一说发端于南北朝,到盛唐臻于完善。盛唐诗人王维的山水诗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理想境界,此亦为刘勰“物色观”所推崇之极致。在此基础上,王维山水诗吸收“禅宗”哲学观,进一步丰富了情景、物我关系,由此,王维在山水诗创作中对“物色观”的贯彻值得深究。
刘勰认为,诗人的心灵外化于山水之间,感情自然流露于诗词行文。随着世人审美风格的变化,山水诗由原来的“模范山水”——即未经过诗人主观介入、保持自然面貌的山水,经陶渊明、谢灵运、王维等诗人的创作实践之后,将“情感”与“风景”完美融合,并逐渐走向成熟。
“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物以宛转,与心徘徊”“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构成了刘勰“物色观”的理论支柱。“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所言诗由何起,所见自然景物,皆有所感,二者相融,实为“物感”。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循四季的变迁而发出不同的嗟叹,观自然万物而衍生出纷繁思绪;在深秋望见落叶会感到悲伤,在初春看到嫩枝不禁感到欣喜。这与刘勰“物色”论中表达之意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肯定了自然景物对诗人心情的影响,由此创作出风格迥异的作品。以此观之,诗由情起,情由景发。
至于“心物交感”,强调内心与物象应该彼此呼应,心中有物,心物相印。景物引起心情的波动起伏,同时内心也驾驭对客观景物的描摹。自然景物从出现在诗人的视线中,到成为诗句,这一过程包括诗人的提炼重组,糅合神思,是诗人对客观景物的主观再创造。
“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所言如何状物。描写气韵,刻画形貌,既要与外在景物相一致;描绘色彩模拟声响,也要在内心反复权衡斟酌。“以少总多”要求语言精练,用词切勿繁复,以免舍本逐末,使辞藻堆砌而阻碍真挚情感的自由抒发;“情貌无遗”讲究刻画描摹细致贴切,但并非要描写所有细节,而要在“情”的基础上体察精要、披沙拣金。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指出,“嵯峨”“葳蕤”之类的词语繁复铺陈、瑰丽绮靡,却不能形象描摹出事物的情状;“青黄”等色彩类的词语,倘若屡屡出现,反而过犹不及。可见在刘勰眼中,自《诗经》之后,诗人在遣词炼字方面都难以独出心裁,难以实现“随物宛转”“与心徘徊”“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的期许。
被誉为“诗佛”的王维深谙此理,他虽未明确提及自己的诗歌创作受到刘勰“物色论”的影响,但实际上,他的创作中渗透出“物色观”的各个要旨。“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河岳英灵集》)王维善五言、七言,其创作用词简练、字字珠玑,寥寥几笔,便勾勒出禅的意境,令人惊叹于他炼字与描摹的高超技艺。以《辛夷坞》为例:“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花开后似芙蓉,有红紫二色。诗人以悠然之心观照辛夷花,花开花落,体悟自然的禅意人生。刘勰在“物色观”中提及色彩运用若过于频繁,则“繁而不珍”,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颜色”的运用要求较为严苛,若使用不当,很容易破坏诗歌原有的澄明意境。禅诗所营造的意境,多与念佛体悟有关,如禅诗经典《菩提偈》,无论是意象还是遣词,都给人以寡淡、无色的效果。然而,观《辛夷坞》全诗,空寂的“禅意”并未被“红”这一鲜明的色彩打破,反而通过“红”的生机与“落”作对比,当春天到来,辛夷花在生命力的催动下,绽放出鲜红的蓓蕾,烘托出春天的生机盎然。短短几句,辛夷花由“生”转“衰”,其间并无对生死的褒贬,不悲不喜,“不伤其凋落,又不喜其开放”,已然营建出物我合一的境界。
再如《过香积寺》中的“咽”“冷”二字可谓炼字之典范:香积寺所处之地深远幽僻,但是诗人并不直接描摹,而是通过泉水、日色进行侧面烘托,山间危岩耸立,流水在嶙峋的山石之间艰难穿行,“咽”字描摹出泉水流淌幽咽之声;“冷”字一方面暗示了时间已为日落时分,另一方面衬托香积寺所在之处乱石嶙峋、古木参天,遮蔽阳光的照射,因此阳光落在青松上,给人以一种清冷之感。仅仅两字,传达出空明禅意。由此观之,王维的炼字与描摹技法,贯彻了刘勰“物色”所表达的“随物宛转”“以少总多”等要领,是“物色观”的极佳范本。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书摩诘〈蓝田烟雨图〉》)王维的山水诗极具诗情画意,情景自然交织。
以《鹿柴》为例,前两句写幽静空山的人语喧声,以有声反衬出人迹罕至之地的幽静。后两句写夕阳返照青苔,用细微寂静的景致传达出清静虚空的心境。诗人直观地感受景物的变化与姿态,体悟深林的空寂与心灵的澄澈。“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山之中乍一看好像没有人,但是仔细聆听,却能听见人的声音。整首山水诗充满着静谧与禅意,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安静与清澄。刘勰的“物色观”尤为强调心灵与外物的“融合”,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空山”“深林”“青苔”等意象是“物”“景”,而“人语”“返”“复照”等词,则明显融入了“人”的主观情感体验,但是这种源于本心的宁静,并非如“谁谓古今殊,异代可同调”(谢灵运:《七里濑》)那般单独成段,含有明显的抒情意味。王维的感官感受,是凭物而生而感,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本身就含有一种“人”的意味,“空”“返”“照”映射的是人物内心的空寂、圆融与澄静,有寓情于景的意味。
王维的山水诗或以景结情,描摹自然景物,畅叙情幽;或寓情于景,营建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构成含蓄而富有禅意的意境,在山水诗的留白中起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效果,即刘勰所言“物色尽而情有余”。
《辋川集·欹湖》中,前两句写日暮乘舟吹箫以送友人,渲染离别的伤感气氛。后两句转到友人角度,写湖上回望之景,水光山色,舟行欹湖,回首仰望,只见青山巅峰白云舒卷,湖上云间蕴含着无限深情。此二句把空旷的湖水与青绿的山色联结一体,湖光、青山、白云相辉映,山水与长天一色,境界十分明朗开阔。青山白云缭绕,象征着绵绵不尽的别情。此诗虽然是“叙事——写景”的结构,却将景色巧妙附着在“叙事”与“写景”之中,与谢灵运“叙事——写景——抒情”的范式存在明显的区别,感情自然而发,并非为“抒情”而抒情,只是作为诗歌创作的固定程式而结尾。又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首联写景,描绘深秋时节,山色渐深,水流潺潺,一派清旷闲静气象。颔联则是刻画自己的情态,拄杖倚在柴门外,风中闻蝉声,一副安闲自在的神情。颈联描写一副余晖渐敛、炊烟袅袅的乡村黄昏图,尾联分别借用“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与陶渊明“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的典故,表达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宋代刘辰翁评:“类以无情之景述无情之意,复非作者所有。”全诗没有直接抒情的句子,只是淡然写景、写事、写人,字里行间却将“情”与“景”缝合在一起:以“寒”修饰山,以“秋”来勾勒水,“寒”令人感到冷清,“秋”使人联想到萧瑟的景致,区区两字,就衍生出首联的感情基调;再到“落日”“墟里”“孤烟”,使人很容易与陶渊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乡村景色联想到一起,一种闲适、悠然的情致便由景而生;最后借五柳先生、楚狂接舆的典故,不仅丰富了自身的形象,同时与两位隐逸之人并列,其情感不言而喻。
综上所述,王维的山水诗创作,继承了刘勰“物色观”的“随物宛转”“与心徘徊”“以少总多”“江山之助”等理论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将诗歌由“物我合一”上升到“物我两忘”的高度。王维以淡然的笔触,构建出山水诗“景中有情,情景结合”的和谐意境,给予读者超脱空灵的审美体验。
① 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309页。
② 张少康:《文赋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年版,第20 页。
③ 张勇:《王维诗全集》,崇文书局2017年版,第256页。
④ 刘晓林:《王维以佛入诗辨》,《衡阳师专学报》1995年第6期。
⑤ 许伟东:《苏轼题跋》,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年版,第271 页。
⑥ 张勇:《王维诗全集》,崇文书局2017年版,第2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