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爽[浙江海洋大学,浙江 舟山 316000]
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是“唐宋派”中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他的一部分记叙性散文取材于生活琐事,抒发自我真切感受,“以清淡文笔写平常人事”。《项脊轩志》是这类散文中最负盛名的一篇,集中体现出归有光散文的特点。
周先慎指出,“结构属于一篇作品的表现形式,但反映着作者艺术构思的轨迹,而艺术构思,则是受作家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感受认知所制约的”。《项脊轩志》体现出归有光散文善于以闲琐生活的小事布局的结构特色。全文共分为七段,其中前五段为正文,为作者十八岁时所写;后两段为后记,学界一般认为补叙于作者三十一岁左右。首段紧扣文题,点明项脊轩的来历和环境如何;第二、三两段曲笔叙写了家族的隔阂加深,追忆了早逝的母亲和对自己给予殷切期望的祖母;第四段是一段插曲,意在进一步表现项脊轩的清幽及作者对老屋的深厚情感;第五段借历史典故来抒发自己的凌云之志,颇有刘禹锡《陋室铭》之意味;第六、七两段是后记,将对亡妻的怀恋作为情感焦点。
纵观全文,作者从“项脊轩”写起,起笔从容,先写其破败、狭小、阴暗,再写修缮后的“珊珊可爱”,从居于项脊轩的“可喜”转写“亦可悲”,从追忆先母时的“泣”到追忆祖母时的“长号”再到借“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怀念亡妻时的内敛,平淡笔调中可见波澜起伏、起承转合。作者以“项脊轩”为叙事文脉,处处写轩而意不在轩,实则借轩写人、借轩抒情。以“轩”为线,一线串珠,将人物、事件组合到一起,看似散漫无章,实则以“轩”为交集点,构思精巧,“形散神聚”。行文得益于“项脊轩”这一“纽带”得以连缀与舒展,梅曾亮评价曰“借一阁以寄三世之遗迹”。此外,“庭有枇杷树”一句的“独立分段”安排颇具深意,这是一种极巧妙的行文结构安排,意在进一步突出“树在人亡”的凄楚,很是见情见性。也有学者认为,作者的妻子借枇杷树寄托对作者考取功名的厚望,而作者着重写枇杷树,不单为了缅怀亡妻,更是因为觉得愧对妻子的殷切期待,同时也自怜仕途不顺。从全篇结构来看,以此收束全文,有戛然而止的文学美感,余韵无穷。
于细节处见熟稔和至情是《项脊轩志》的另一大特色,归有光善于以平凡的生活情景、细节入文,这种细致入微、情感真挚的风格在当时的文坛十分难得。《项脊轩志》一文的细节刻画历来为文学评论家所赞誉,孙绍振认为归有光“记人记事文章,以精细之细节说话,不加评断,继承了秦汉的史家笔法”。
文中人物形象虽笔墨不多,但具有极强的可视性,这种跃然纸上的真实感来自真切细微的细节。“以指叩门扉”动作极普通,“儿寒乎?欲食乎”语言极平常,然而慈母的形象随即如在眼前,令人读来备感真切。描写祖母时,“大类女郎”“儿之成,则可待乎”等简短的生活用语中暗含祖母的疼惜、赞许与期盼;“比去,以手阖门”“顷之,持一象笏至”的动作,更加深了这种复杂感情的张力。黄宗羲曾说:“予读震川文之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
除以细节刻画人物、抒发情感外,文章在叙事时也常用细节点染,达到言简义丰的效果。如“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描写家族的分崩离析,隔阂加深。作者有意避开直接表现亲情之杂忧的不便言、不忍言之事,仅以门墙阻隔、犬之互吠、客之逾庖、鸡栖于厅、变篱为墙六个细节来叙写,于细微处表现出隔阂日深的亲情,这段细节的描述极符合孙绍振先生所说的“以精细之细节说话,不加评断”。再如“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一句,“能以足音辨人”的原因就在于“久”,这一细节既表现出了作者的苦读、静读时间之久,又包含了作者对项脊轩的熟悉和情感之深厚。而写到与亡妻在轩内共读的情境,运用“凭几”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亡妻学书之情态,更显作者记忆之深刻、缅怀之真切,同时营造出一种悲婉与温馨兼容的高层次审美境界。
《项脊轩志》最动人之处在于其“至情”,文章“可喜”“可忧”两条情感脉络并驾齐驱,总体基调是悲婉郁结的。行文在记叙、议论、抒情交织中展现出了复杂幽微又真挚动人的情感。
首段以清新的笔调描写修葺之后的项脊轩,“兰桂竹木”增添了轩内的书卷气,作者居于此的“啸歌”“坐”等外显行为也表露了内心的清闲自得;“万籁有声”“庭阶寂寂”从声响上以“动”衬托项脊轩的“静”;“明月半墙”一句则着笔于环境的“幽”;啄食的小鸟不惧怕人,颇具生活情趣。此时,项脊轩的意味与情致和作者心中持有的悠闲自得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后记中与妻子在项脊轩中琴瑟和鸣、相伴读书的这段时光亦是安乐。这种“喜”不仅得益于外部环境,更来源于内心的宁静充盈。此时作者年岁尚小,有家人陪伴,有可专心读书之所,有一展宏图的期许,这种“可喜”不难理解。
作者的“悲”情则是更为复杂幽隐的,因作者抒情方式较为克制沉静,我们需要借助作者的人生轨迹来探析。具体来说,作者“悲从中来”的内心世界可分为三层。
其一,家族衰败的郁积。家族日益衰微破败,宗亲日益隔阂,是归有光“悲从中来”的深层背景。他在《家谱记》中写道:“归氏至于有光之生,而日益衰。……贫穷而不知恤,顽钝而不知教;死不相吊,喜不相庆;入门而私其妻子,出门而诳其父兄。”行文多惋惜之词,从中可看出,归有光对家族既有情感上的依恋,更有理智上的责任,振兴门楣、家族和睦是他内心所求。创作此文时,十余年来家族声望衰落、族亲彼此疏离的画面如在眼前,目睹这种人世沧桑的作者,深感悲凉失望而无可奈何。此种复杂的情感裹挟着本文基调,故而本文笔调虽平静克制,但字里行间可见其悲凄。
其二,亲人早逝的郁积。《项脊轩志》中与作者情感联系最为紧密的三位亲人分别是先母、大母、亡妻,三位亲人的相继去世让归有光的情感世界更加孤独无依。尤其是补叙中提及妻子早亡,更是对作者沉重的打击。朝夕相处的项脊轩记载着点点滴滴,亡妻手植的枇杷树日益茂密,作者的缅怀思恋通过此二物具象化,屋在人亡,睹物思人,这种“无处话凄凉”的痛苦在作者心头难以排遣,使其产生强烈的思亲之感。此外,生命的无常、亲人早逝的孤独愁苦也引发了作者对自身遭遇的自怜。
其三,功业未竟的郁积。联系归有光的人生轨迹,他三十五岁考中举人,六十岁考中进士,仕途极其不顺。《项脊轩志》中仅提及祖母对自己仕途的殷切期望,据资料,先母和亡妻亦是如此。《先妣事略》记载:“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先母夜促读书这一细节体现出母亲的厚望。《请敕命事略》记载:“(先妻)尝谓有光曰:‘吾日观君,殆非今世人。丈夫当自立,何忧目前贫困乎?’”亡妻的勉励之词更是真切感人。然而作者写作此篇时,功业未成,在正文部分借“蜀清守丹穴”“孔明起陇中”时尚能表现出不愿“昧昧于一隅”的豪情壮志,等到补叙部分已是心灰意冷。已逝亲人的殷切期望如在昨日,回望现实,不免加深了作者壮志难酬、愧对先人的郁结。
此外,作者的情感变化亦与对“项脊轩”的称呼密切相关。“轩”与“室”的称呼变化有一定的情感基础,是归氏家族的命运变化线,也是作者的心情变化线。作者称“室”时,着眼的是建筑的外在,仅以此为“居所”,而称“轩”时,满怀着别样的爱意。联系文中叙事,在成为书房之前,它仅是普通建筑;作为朝夕所居的书房,它参与了作者苦读的专心致志、夫妻相伴读书的琴瑟和鸣、祖母殷切期盼的真切自然,因而成为作者情感的“物证”。这种称呼的变化也加深了作者情感与项脊轩之间的契合。
纵观作者的情感变化脉络,不论是“喜”还是“悲”,都是于平淡中自然流露,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项脊轩志》语言明净晓畅,质朴自然,基于作者悲婉郁结的情思,语言风格总体偏于深沉含蓄。具体说来:在语言节奏上,在写项脊轩第一次修葺部分,以四字句为主,朗朗上口,优雅而有韵味,节奏舒缓,映衬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在随后的叙事回忆部分,以短句为主,杂以长句,长短有致,沉郁低回,暗合作者悲凄而内敛的心境。
用叠词表情达意,也是本文遣词造句的独特风格。叠音属于语音修辞的范畴,有利于行文的抒情表达。文中“寂寂”“珊珊”“呱呱”等七个叠音词的运用渲染了悲婉舒缓的情感氛围,从而使全篇音节缓慢婉约,契合作者情思。如用“珊珊”形容月夜树影摇动的情态,描摹出其轻盈舒缓;再如,“亭亭”一词简洁地突出了枇杷树之茂密,同时也暗含作者怀恋情思之稠密悠长。
脱离时代背景的作品解读是没有边际的“漫游”,从文学史发展历程来说,归有光所处的明代,“台阁体”在文学内容上脱离社会实际,随后文学复古也走向极端化,“诗必盛唐,文必秦汉”。在这样的文学史背景下,《项脊轩志》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文学开创意义。吴小如认为此篇有承上启下之功:一方面,归有光将日常生活琐事提升到文学审美角度,以此入文,继承了唐传奇在生活描写和人物刻画上走向细致化的特征;另一方面,各种线索穿引、文脉行进的手法又对后世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文言小说具有启发意义。
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归有光的散文取材多局限于家庭琐事,生活面较狭窄。《项脊轩志》抒发的“悲”与“喜”仅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知识分子的“悲”与“喜”,思想境界不够宏大,故而游国恩评价归有光“其文短小简洁,而过于拘谨局缩”。但从文学史发展的角度,这种质朴自然、情真意切、不事雕琢的文章给当时的文坛带来一丝清新的气息,也给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许多可借鉴的经验。
① 袁行霈:《历代名篇赏析集成·明清卷(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85页。
② 孙绍振:《〈项脊轩志〉点评》,《语文建设》2017年第2期。
③ 归有光:《震川先生集·家谱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36页。
④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卷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