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茉嫣
摘 要:本文介绍了社会资本、资本积累的基本含义,在第二部分详细探讨了社会资本所指的具体意向,第三部分浅析了社会资本积累对于生产方式的影响,并在最后做出了总结。
关键词:社会资本;资本积累;生产方式
一、前言
社会资本即单个资本之和,社会资本的运动,反映着个别资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社会资本的运动形式,与个别资本一样,先后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等形式。社会资本积累同个别资本积累一样,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资本所有者把从劳动者那里榨取到的剩余价值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另一部分转化为资本,用于购买扩大生产规模所需追加的资本要素和劳动要素。
资本积累及其内在矛盾是推动资本主义演变的最基本力量,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资本积累问题是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里最为核心和重要的问题。总的来说,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中,资本积累就是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其本身是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主义实现形式,资本的积累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是同一个过程中相互推动的两个方面。
二、社会资本的含义
美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普特南教授定义社会资本为“社会组织的那些可通过促进协调行动而提高社会效能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及网络”。许多学者关心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一些个体或团体要比其他人更富裕?为什么一些机构(如市场或市政组织)比其他组织运行更有效率?这些机构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个人如何共同设定集体目标并创造各種类型的服务于这些目标的组织?这些团体如何解决内部和外部冲突和各团体的不同利益,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其成员和整个社会的福祉?网络组织结构和更广泛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治理结构如何影响个人和团体的行为,并改变社会经济成果和机构设置。根据Elena Pisani,社会资本在当代意义上指的是社会规范和网络,人们可以利用这些规范和网络来促进合作,互惠和信任,并有可能增加个人和集体的幸福感。 这些是不属于个人和群体的无形资源,而是通过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同事,社区和公民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成和传播的,并确定他们日常生活中行为的集体手段和目标和交易。直到今天,关于如何定义和衡量社会资本的问题引发了许多争论,导致各学科和地区在理论和实证分析中出现各种概念和指标。这种概念和指标的多样性反映了在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所采用的不同方法,特别是机构和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但研究人员仍然赞赏社会资本在解决这些问题上的启发式价值,并讨论了关于什么是社会的,也就是说,什么是社会福利,它应该如何实现,什么是资本,什么是生产资源,以及如何分配。
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没有社会资本就不可能达到的特定目标。综合学术界关于社会资本的研究成果,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判断:社会资本是指在国家权力之外,通过民众自由地将个体人力资本的有机社会结合而生成,能够促进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增长的社会关系结构和社会心理结构。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的发展快慢不绝对地取决于一个国家人力资本的所有者的个体素质,而取决于链接个体人力资本的社会资本的质量。社会资本雄厚的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就比较迅速,社会资本薄弱的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就比较迟缓。而社会资本缺乏的国家,也就是个体人力资本的能量由于劣质社会关系和劣质心里关系结构而被压抑、被消磨的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不仅停止,还可能倒退。社会资本的有无、多少已经成为一国能否迅速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社会资本积累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社会资本的积累会对生产方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社会制度的变化。在中国体制转轨的过程中,社会资本的积累不可能在完全自发的条件下进行,国家机构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马克思认为:“不管生产过程的形式怎样,它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就是再生产过程。”
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在理论上将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部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则是按照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来划分和组织生产的。由于第一和第三产业其最终产品,主要是提供消费资料的,而工业主要是提供生产资料,因此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基本上反映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所以要使得经济运行平稳高效就应该协调好三大部类产业结构。结构性问题也正是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特点是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比重过大体现在对投资品供给巨大和由此引起的消费品供给的连动扩大。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的供给大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由此造成第一部类的内部失调;即第一部类的生产资料的供给大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由此造成第一部类的内部失衡;而通过投资品供给巨大带动的相关消费品的供给扩大,又使得第二部类的消费资料的供给大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造成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生产资料的供给和需求要实现均衡,投资的结构要进行较大的调整,也就是说,要通过优化投资结构来实现。对一些出现过热势头的行业,应压缩投资规模。比如近年来表现在房地产市场的过热投资,投机买房者的炒房行为和房地产商大兴商品房建设不仅刺激了住房需求非理性增长还使得房价由于哄抬而不断飙升,因此,随后中央出台的各项针对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政策以及银行金融体系对于房贷市场的压制政策,都是出于压缩热势,使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化。第二部类内的结构失衡还表现在消费品结构失衡上。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在传统产业的生产能力上是远高于高科技产业。虽然改革后这一现状有所扭转,但仍不容乐观。消费品结构失衡使消费品供给出现扭曲:一方面,传统产品如纺织品、普通家电等大量积压供给过剩;而另一方面,一些高科技产品,多附加值产品如电子信息产品等发展较弱。由此看来,消费资料的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与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是息息相关的。传统产业的发展,应当注重在关键产业和关键技术领域的技术进步,提高自主开发能力。
四、结语
马克思《资本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已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中被无数次地证明。其关于社会再生产理论的研究即使是在数百年后的今天也仍然具有指导意义,这是因为马克思在其著作中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一般性规律,而我们对这一理论的运用,也充分地做到了立足于现实基础,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许多地问题需要我们理性地对待。促进社会资本积累,以期生产方式以促进社会生产的方向平稳进行,需要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为基点的理论研究,将其合理运用于社会经济实践。
参考文献:
[1]何水.协同治理及其在中国的实现——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102-106.
[2]李惠斌.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02):35-40.
[3]杨雪冬.社会资本:对一种新解释1范式的探索[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03):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