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授课预习学案编制策略

2020-07-10 11:54薛翠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策略

薛翠

摘要:通过对预习学案内涵以及预习方法的界定,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新授课预习学案按照“温故知新”“新知探索”“雷区障碍”“检测反馈”的模式进行编排,并重点对“新知探索”环节的编写给出了详细策略。

关键词:九年级化学;预习学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03-0113-0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和由外向内的传递过程,而是积极地、主动地建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王榛在对高中生预习化学现状的调查中发现,经常有预习习惯的学生不足10%,61%的学生预习只是简单的阅读课文。[1]对于自律能力和学习习惯更差的初中生来说结果只会更糟糕。于是,一份由任课教师编制的高质量可帮助学生确定预习方向,养成预习习惯的学案就显得很有必要。经查阅大量书籍及论文资料,并结合多年的一线教学经验,就九年级化学新授课预习学案的编制策略给出以下建议,以帮助更多一线化学教师编制出更高效、更适用的预习学案。

1新授课预习学案的内涵

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经验,为指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而编制的学习方案。根据学习目标不同,学案可分为新授课学案、复习课学案和习题课学案。根据学习进程,学案又可分为预习学案、课堂同步学案和课后巩固学案[2]。

新授课预习学案是任课教师根据教材、学习资源以及学生实际,结合教学经验,指导学生预习和了解学生已有的默会知识以及学习起点,编制的一种可帮助提高课堂效率的学习方案。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为新授课准备;(2)以个体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可兼有小组合作学习;(3)课前下发,教师需在授课前查看并以此调整教学重难点。

2预习的指导方法

刘凌认为有效学习的概况为:在学生学习新课前,让学生自主地利用情景、协作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对新课进行探索,已达到初步的“意义建构”的目的[3]。九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学科,自律及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较弱,预习没必要反复阅读课文、做笔记或习题,应该在浏览预习学案的前提下,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或查阅相关资料认真完成学案,并記录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知识储备。

3 编写模式与策略

以我校提出的“六步三会”教学模式中的六步—“目标展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梳理”“反馈检测”“小结”为主线进行删减编制。经实践表明,九年级化学中任何一节课题,新授课的预习学案编写模式均可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3.1温故知新

此环节的编写,不应该只是停留在对上节课知识点的回顾检测上,教师应该注重已学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区别,借助类比思想使陌生的知识变得熟悉,以点带面,触类旁通。例如,在对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节学习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置复习第二单元《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方法铺垫。

3.2新知探索

作为预习学案中最重要的环节,此环节的设计完全可以百家争鸣,但设计者应多查阅相关教学案例,多动脑筋下功夫,力争使本环节作为整个学案的亮点而突出。刘知新认为对不同类型的化学知识可运用不同的学习策略划分,将化学知识分为理论知识、事实知识、技能知识和情意内容。[2]但纵观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下两册书中的教学内容,知识与知识之间总是紧密联系,界限模糊,并不存在哪一课题完全是理论知识或事实知识,只能说哪方面的知识更占主体地位。

3.2.1理论知识的预习设计

化学理论知识是指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具有强有力的概括性,它对学生理解化学事实、观察现象有着直接影响。[2]通过浏览教科书发现,基本概念和原理几乎贯穿两册教科书的所有内容,而九年级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学科,对于很多化学术语都很陌生,对于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重点还需要依赖教师的讲解,因此对于理论知识的预习不能对学生要求太高,建议通过填空题的方式使学生对概念有所了解即可。

3.2.2事实知识的预习设计

九年级化学中实时性知识主要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以及这些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包括氧气、水、碳的几种单质及化合物、化石燃料、金属、溶液、酸碱盐等。这部分知识设计时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

一方面,注重题型情景生活化、趣味化,不能为学案而学案总以课文中简单的理论知识设计问题而引起学生的厌烦、疲倦心理而事倍功半。

例如,王丽京老师在学习《碳的几种单质》的教学中布置的预习作业是:每两个人合作,一人代表金刚石,一人代表石墨,编排一个小品,要求小品的内容里穿插进金刚石和石墨的一些物理性质和用途。[4]笔者在学习《溶液》时布置的预习作业是:利用家中现有的物质配制1-3种溶液,并简述你所配制溶液的组成及特征。

另一方面,注重通过类比思想帮助学生学习。例如,在学习一氧化碳时,就可以类比学生前一个课时刚学过的二氧化碳的知识进行预习设计,如表1。

3.2.3技能型知识、情意内容的预习设计

九年级化学中的技能型知识主要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计算及实验。与化学方程式有关的计算和实验作为九年级毕业考试中的重、难点,其考点同时糅合了酸碱盐常见物质的性质,是复习课学案中设计的重难点所在。新授课中,学生所学化学知识有限,计算又对学生的数学及物理知识储备要求较高,在实践中发现设计的题目花样不宜过多,也最好不要根据生活实践来设计题目,以设计的题目简单易懂便于学生仿照课本中的例题进行练习为最好。

例如,在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进行预习设计时,设计了以下两套方案,方案一:某实验小组做一组趣味实验,需要16g的氧气,若他打算用氯酸钾制取,则至少需要氯酸钾多少g?方案二:分组实验中老师要求同学们制取3瓶氧气做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这3瓶氧气(约0.45L)的质量约为0.64g,请计算实验员应该至少在大试管中装入多少克高锰酸钾呢?最终残留固体质量是多少?

方案一简单直白,方案二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践。在对学生的预习学案检查中发现,方案一的完成率大于60%,方案二中仅第一问的完成率不足50%。可见,对于此部分的预习设计不能为追求题目的情景生活化而本末倒置降低预习及课堂效率。

实验课的预习设计,鉴于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实验,预习起点不宜设置太高,建议预习侧重阅读中的勾画,以学生对实验仪器的认识及实验步骤的熟悉为主要目标。至于实验的设计、创新可在课外或复习课中由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进行。

情意内容在教科书中的占比并不多,主要知识点包括保护空气、爱护水资源、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对于此部分内容的预习建议采用课前演讲、自制小视频及写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设计。比如,笔者在《爱护水资源》中布置的预习作业是: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我们周围水污染的相关照片或视频,并试着说明爱护水资源我们该如何行动。

3.3雷区障碍

这一环节是需要学生记录的,记录自己或小组在完成预习学案的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也是最能反应学生认知水平与学习起点的一个环节,更是教师进行点拨梳理的问题来源。当然,教师备课时也应对此环节有所预设。

3.4反馈检测

这里的检测并非对新课题所有内容的检测,而是针对“新知探索”学习效果的检测反馈。教师在设置检测问题时,应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和梯度性,力争让大部分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也要使学优生“吃得饱”并体会到学习的优越感。

例如,针对《溶液》一節“新知探索”环节中的预习作业:“利用家中现有的物质配制1-3种溶液,并简述你所配制溶液的组成及特征。”就可设置“反馈检测”如下:(1)溶液由和两部分组成;(2)糖水中的溶质是,溶剂是;(3)室温下,向100g水中加入40g的食盐,只溶解了36g,则该食盐溶液的质量为g。

(1)中的问题属于理论知识,课文中就能找到答案,即使学生不理解也能做出正确答案。

(2)中的问题上升到了理解层次,学生需要明确溶质与溶剂的定义并结合实践经验才可得到正确答案;(3)则是对(1)(2)中问题的升华,难度相对也更大。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这三个小问题的完成数量与质量而得知学生预习质量及学习起点,从而调整教学重难点。

参考文献

[1]王榛.高中化学预习学案设计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12X):24.

[2]李寒艳.基于学生学习起点的预习学案编制策略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4.

[3]刘凌.浅谈课程背景下实现化学学科的有效预习[J].化学教学,2008(7):23.

[4]王丽京.初中化学预习问题集的设计策略[J].学子,2015(5):64.

(编辑:杨梅)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