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劳动观念,创新劳动实践

2020-07-10 10:12杨婷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6期
关键词:观念劳动初中生

杨婷

教育是在劳动中产生的,劳动也是重要的育人方式。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当前学生劳动意识淡薄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劳动教育。在学校开展劳动教育,重塑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可以对学生的持续成长与全面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生劳动观念问题的提出

劳动观念是人们对劳动的基本态度与看法,劳动观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劳动教育能否有效地落到实处。当下,初中生的劳动观念就存在很大的偏差,其表现和原因大致如下:

1.问题呈现

当下,初中生的劳动观念是功利化、经济化、片面化的。他们只看到了劳动带来的体力艰辛和经济价值,因而认为劳动是最无用的、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每当学校或班级有劳动任务时,他们便会想尽办法“偷工减料”“请假逃避”;每当家长给他们布置家庭劳动任务时,他们就会感到心情郁闷、委屈,大发脾气,甚至会在劳动之前向家长索要报酬。可见,他们早已没有了该有的劳动热情和劳动积极性,无论是劳动态度还是劳动观念都存在很大的问题。

2.原因分析

造成青少年劳动观念问题的原因比较复杂,大致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来分析:

第一是家庭维度。现在的孩子多是家长千娇万宠的宝贝,无论家庭条件如何,家长一般都会承担所有的家务,特别是在孩子入学以后,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家长更是大包大揽,致使有些孩子上了初中还没有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

第二是学校维度。出于对学生安全、教学进度、家长想法等多种因素的考虑,大部分学校选择了将学校的劳动工作外包出去,如聘请专门的保洁人员负责卫生打扫。如此就大大缩减了学生的劳动空间,给他们造成一种劳动是其他人的事、是用来挣钱的手段的假象。有的学校更是将劳动作为一种“惩戒”不良行为的手段,如上课迟到罚扫地,这使得学生将劳动看作是糟糕的体验,加剧了劳动教育的难度。

第三是社会维度。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浮躁观念,也侵蚀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有人鞍前马后、随时伺候的“贵族”生活。这对缺乏辨别能力的初中生来说,更是造成错误引导,同时加剧了他们对劳动的漠视。

第四是自身维度。初中生的思维观念尚未定型,他们很难从众多影响中分出好坏,因而很容易受到社会功利现象、庸俗经济观念的影响,曲解了劳动的价值内涵。

二、更新初中生劳动观念的措施

“析其因”是为了“变其果”,之所以对当下初中生劳动观念问题进行探究,是因为我们要从问题和原因出发,找到重塑初中生劳动观念的措施,让劳动教育能够在学校教育中再次焕发光彩。以下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重塑学生劳动观念呈现自己的思考。

1.丰富劳动形式,增强教育吸引

劳动是简单的,也是复杂的。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参与的劳作形式有很多,但在学校劳动教育过程中,学校采取的劳动教育措施却往往是十分单调的。这种单调的劳动教育形式,不仅不符合初中生思维活跃、喜欢猎奇的心理特点,而且也给劳动贴上枯燥、乏味等不好的标签,使得初中生的劳动观念更加扭曲。所以说,要想重塑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教育实效,我们就必须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吸引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进来。

在劳动教育活动推进过程中,我校对劳动教育的形式进行了系统开发,除了校园技能性劳动和自助服务式劳动之外,还有社会公益劳动、家庭体验劳动等。同时,在每个大的劳动模块之下,还分出了很多小的劳动单元。如校园技能性勞动,我校经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和广泛的意见征集,确定将校园技能性劳动模块分成“学习助手”“班级责任”“校园创客”“校园美妆”四个单元。其中“学习助手”单元设定了一些与学习相关的劳动技能教学活动,如整理书桌等;“班级责任”单元则对班级劳动任务进行了细分,设定了岗位、提出了具体的任职要求;“校园创客”则凸显对校园资源的优化利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班级废品的处理”等;“校园美妆”则设计了“装点班级”“校园卫生的维护”等校园、班级整理任务。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劳动教育的系统性和丰富性,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现有教育素材,而且也延伸了学生心中的劳动概念,有力地消除了劳动在学生心中的不良形象。

2.创新劳动课程,提升教育实效

高效的劳动教育需要通过完善、创新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加以落实。目前,还有不少学校并没有构建专门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而是将劳动教育简单地归于“德育处”,分散于各班主任老师手中;同时也没有设置专门的劳动教育老师,形成有效的劳动教育督导和评价模式。改革劳动教育管理模式,将劳动教育从校园制度层面固定下来,不仅是提升劳动教育时效性的需要,也是强化师生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重塑学生劳动教育观念的有效办法。

我校成立了专门的劳动教育开发部门,预拨了专门的劳动教育实施资金,并聘请了专门的劳动教育老师,开发建设了以“以劳树德”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和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主题活动。与此同时,我校还根据劳动教育课程的基本特点,制定了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制度,并给每个学生都编订了劳动教育成长档案。每次劳动授课或劳动教育活动结束之后,劳动教育教师都会从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行为四个方面,以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将结果记录在他们的成长档案中。在期末测评过程中,教师会整合学生劳动教育成长档案,对学生本学期的劳动成长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并形成劳动教育评价。通过成立专门的劳动教育机构,我校将劳动教育摆到了与学科知识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然后通过建立以定量与定性共生、过程与结果共存,且具有个性化、差异化特征的劳动教育评价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劳动教育的校本课程中,收获成长与喜悦,并内化为正确的劳动观念。

3.多方共建参与,强化教育支持

学生是学校的成员,也是家庭的成员、社会的成员。因此在转变学生劳动观念的过程中,除了要强化校园教育力度和校园教育质量外,我们也不能忽视社区和家庭的教育作用。要多个教育主体共同参与,帮助学生树立自觉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

在劳动教育实践中,我校积极寻求社会和家庭的支持,以多主体联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劳动资源,让“爱劳动”成为贯穿学生生活的主流信念。例如:在社会公益性劳动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除了设计了“岗位模拟”“植物保护”等校内活动单元,还积极寻求社区和社会的支持,组织了“夕阳红”敬老活动、“一日交警”活动等,提升了劳动课堂的真实性,拓展了劳动教育的空间。此外,在家庭体验性劳动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我们还积极寻求家长们的支持,组织了“包水饺”“蒸米饭”“衣橱整理”等亲子共劳活动,不仅维护了亲子情感,还提升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劳动成就美德,劳动创造人才。重塑学生的劳动观念不仅是发展劳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升学生品德修养的要求。而学生劳动观念的转变是以丰富的劳动教育活动形式、完善的劳动教育制度和多个教育主体的有力配合为基础的。因此在实践劳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深挖校本教育素材、完善校本劳动教育制度,也要放开眼界,积极寻求社会和家庭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杨 婷   江苏省无锡市湖滨中学初中部,一级教师。无锡市第四批中小学德育新秀,无锡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猜你喜欢
观念劳动初中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钓鱼的观念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当观念成为艺术
热爱劳动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