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河南 洛阳471000
脓毒性休克是一种全身各系统出现严重感染和循环障碍的复杂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死亡率为25%[1]。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低血压及心动过速,严重影响患者心功能[2]。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β 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进行治疗,而对于艾司洛尔的给药方式还有待商讨。本研究旨在探讨持续泵注艾司洛尔对脓毒性休克合并心动过速患者心率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临床上使用艾司洛尔给药途径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8 月至2019 年8月80 例脓毒性休克合并心动过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脓毒性休克合并心动过速的诊断标准[3];②年龄≥18 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肝功能损害者;②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免疫性疾病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④对本研究中的艾司洛尔过敏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保持呼吸畅通、预防感染、作者:赵辉,男,初级护师,从事脓毒性休克合并心动过速相关疾病的护理工作。E-mail:weiyi3469827@163.com营养支持、利尿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洛尔注射液(华润双鹤利民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030,10ml:0.1g)0.3mg/kg,1 次/d,采用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观察组则采用微量泵静脉持续泵入的方式给予艾司洛尔,剂量为30~80μg/(kg·min),期间观察患者的心率与血压水平并相应调整给药量,1 次/d;两组的疗程为7d。
1.4 观察与评价指标
1.4.1 疗效判定[3]。显效:临床症状及心脏状况恢复至正常水平,炎症反应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心脏状况以及炎症反应均有一定的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心脏状况以及炎症反应均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采用心电监护仪分别检测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R、MAP 水平。
1.4.3 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在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早晨空腹肘静脉血4mL,经离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IL-6水平;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PCT 水平。
1.4.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治疗期间,对于两组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低血压、腹部不适等情况进行统计,并计算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7d 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MAP 比较 治疗7d 后,两组患者的HR 低于治疗前、MAP 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HR 低于对照组、MAP 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IL-6 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PCT、IL-6 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在治疗7d 内,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R、MAP 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R、MAP 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n 时间 HR(次/min) MAP(mmHg)观察组 40 治疗前 133.16±15.09 75.97±9.51治疗后 85.13±3.89ab 82.80±9.91ab对照组 40 治疗前 132.58±16.05 76.02±9.48治疗后 113.05±5.47a 76.57±9.21a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PCT、IL-6 水平比较(ng/L,±s)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PCT、IL-6 水平比较(ng/L,±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组别 n 时间 PCT IL-6观察组 40 治疗前 27.63±9.33 83.12±17.62治疗后 11.25±4.21ab 30.45±6.04ab对照组 40 治疗前 28.37±9.14 82.43±15.98治疗后 20.04±5.45a 52.31±6.21a
表5 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脓毒性休克又称感染性休克,其病理机制主要是人体感染细菌后没有得到及时有效地控制,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及器官功能障碍,发展至严重阶段就会伴发低血压,进而导致脓毒性休克[4-5]。对于脓毒性休克合并心动过速患者,控制其HR 和MAP 水平是治疗的关键[6]。而艾司洛尔是临床上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疗效较对照组显著,且HR低于对照组、MAP 高于对照组,这说明持续泵注艾司洛尔有效缓解了患者的心动过速以及血压过低,增强了疗效。艾司洛尔属于超短效竞争性β 受体阻滞剂,阻断竞争儿茶酚结合位点,起到抑制心肌细胞毒性反应的作用[7-8]。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予艾司洛尔,可在短时间内控制HR 和血压,降低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但不利于重症患者的长期治疗[9]。而使用持续泵注的方式给予艾司洛尔,可不间断地释放药效,并且在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心脏情况而调整给药量,有助于促进患者心功能与循环功能的稳定,从而改善了动脉血压、HR 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增强了总体疗效[10]。另外有学者指出[11],IL-6 是炎症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促炎因子,而PCT 是一种在细菌感染后水平明显升高的可溶性蛋白,这两种指标分别与脓毒性休克的发病过程及严重程度有着紧密关系。而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PCT、IL-6 水平低于对照组,这提示了持续泵注艾司洛尔明显降低了PCT、IL-6 水平,而有效抑制了患者的炎症反应。临床研究表明,使用微量泵不间断的注入艾司洛尔,可通过保持药物的血药浓度,而使机体达到相对稳定状态,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调节失控性全身炎症反应[9,12]。此外,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这说明持续泵注艾司洛尔的不良反应较静脉注射艾司洛尔轻微,其原因在于持续泵注的给药途径使人体药物浓度保持稳定性,并且艾司洛尔的不良反应多为一过性,多在停药后自行消失,从而提高了用药安全性[13-14]。
综上所述,采用持续泵注的给药方式给予艾司洛尔治疗脓毒性休克合并心动过速患者,可有效缓解其持续性心动过速的情况,改善心功能,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