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导向下的乡村振兴研究

2020-07-09 19:56吴通宜
中国商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吴通宜

摘 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重点,旅游业是民族贫困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依托,乡村旅游在推动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美丽乡村建设、村民脱贫致富、乡村产业聚集等方面。黔东南州是典型的民族贫困山区,根据其旅游资源禀赋特点构建合适的乡村振兴模式对黔东南乡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民族贫困地区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a)--03

本文研究的民族贫困地区仅限于以2012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办公室公布的贫困县名单为依据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各贫困县,在所公布贵州50个贫困县名单中黔东南州所有的县都在公布名单之列,占贵州的30%,比重之高,凸显了扶贫工作的艰巨性。实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是我们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点工作。当前民族贫困地区城乡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现象比较突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推动农村现代化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构想(刘合光,2018),是解决民族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矛盾的重要举措和加快推动贫困地区乡村脱贫的有力推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习近平,2017),并明确了产业兴旺在振兴乡村战略总要求构架中的首要位置。黔东南乡村交通闭塞、耕地资源基础薄弱,工农产业动力难以驱动乡村振兴,但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两大宝贝极富特色,如何激活这些优势资源以助推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提供产业支撑经济发展和提高少数民族农牧民自身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及能力(赖晓华,2014)。旅游业其资源消耗低、就业吸纳能力强、门槛进入要求低、产业关联大等特点正是支撑民族贫困地区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最佳产业选择和促进相关产业聚集、解决贫困村民就业、推动贫困村民致富和推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想推手。如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从江县岜沙苗寨和黎平县肇兴侗等原先偏远闭塞的村寨,通过借势乡村旅游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富的成功经验充分表明民族贫困地区乡村因地制宜依托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是切合实际的。

1 民族贫困地区旅游业对乡村振兴的推动效应

在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分别意味着乡村产业更具活力,乡村生态环境更加良好,乡村文化更加繁荣,乡村治理渠道更加多元,乡村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乡村旅游业在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实现村民脱贫致富,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正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形成有效的对接。

1.1 旅游开发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1.1.1 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民族贫困地区村寨尤其在黔东南地区因受气候湿润、山多地贫等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大多选择木质吊脚建筑并依傍山水散居在远离城镇的大山深处。地处偏僻,坡陡路窄,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等都是民族贫困地区乡村典型的共性特征,地理环境的影响和交通因素的阻碍成了制约外部各种要素的可进入性,加之乡村自身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动能不足,社会经济发展极其落后。随着旅游休闲时代的到来,具有异质性的民族风情旅游产品成了游客前往探究和体验的需求。民族贫困乡村其独特的人文建筑景观和古朴的民风民俗所展现出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性正好迎合了游客多元需求的欲望,激发游客旅游动机的吸引力。旅游的兴起会促进交通路网体系的发展,提升乡村与外界的通达度,同时对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设施配置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1.1.2 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在我国很多村庄都承载着独特的地方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随着人口的迁移和城镇的建设,这些文化由于失去了承载物而衰减(林莉,2014)。黔东南地区乡村苗侗文化的个性化及其样态丰富性在城市经济建设影响下受到了很大地冲击,很多贫困地区乡村居民迫于生计融入城市建设中,部分民居建筑因村民举家外出务工常年无人居住而失修后破败不堪,因此以村寨为载体的乡土文化开始呈现凋敝景象。旅游业具有担负和弘扬乡村文化振兴的使命,其强大的经济效益能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如开办农家客栈、农家餐饮等;其巨大的收益效应能激发村民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并自愿加入乡村文化保护,因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村民會感知个性化乡土文化旅游产品才是满足游客探奇求知的需求。

1.1.3 改善乡村生活环境

在十九大报告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中,“生态宜居”明确了乡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要以产业生态化为基础。振兴乡村,体现在微观方面就是人居生活生态环境要得到改善,民族贫困地区大多乡村如同黔东南地区村寨一样,地处深山,原始生态资源较好,工业污染少,气候宜人,农耕文化遗存独特,是个理想的“生态宜居”之地。然而,很多村庄臭气熏天、粪便横流、蛆蝇孳生等脏、乱、差的厕所问题随处可见,严重影响了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如何补齐短板,靠政府“输血”改造,还是依靠自身“造血”功能来完善,前者容易出现做好后居民因生计外出务工无人管护而失修复原,后者则有产业驱动促使居民为自身利益而自愿凑钱改善和维护。作为绿色产业的旅游业,其生态化功能正好满足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建设产业驱动的需求,其“造血”功能的经济特性能有效结合市场需求并最大限度地激发乡村资源释放出潜在的经济价值,助推乡村社区居民的就地就业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样,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利益会自然推动村民自愿采取措施来改善自家的居住环境,从而有效遏制整个村庄脏、乱、差的生活环境。

1.2 旅游扶贫加快村民脱贫致富

1.2.1 生产方式的转变

长期以来,受区位条件的影响和地理条件的约束,以分散化、小规模为特点的农业生产方式是贫困地区乡村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方式限制了乡村社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随着旅游扶贫概念在贵州的正式提出到具体实施,那些原本以厚重民族文化和独特建筑景观的民族村寨得到了较大的扶持并迅速被外界所熟知,如西江千户苗寨、黎平肇兴侗寨、从江岜沙苗寨等,因此,依托土地的农业生产方式开始受到旅游经济的影响,参与旅游活动和经营的农户逐年增多,非农化现象慢慢得到普及。

1.2.2 职业结构的改变

民族贫困地区一些村寨具有一定的旅游资源禀赋能力,如作为2017年春节晚会分会场的黎平县肇兴侗寨,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唯美的侗族歌舞和服饰以及精致的侗族鼓楼建筑景观在旅游扶贫项目资金扶持下迅速转变成具有核心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其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经济优势,村民的职业受其经济功能的驱动由原先以土地种植为主的单一化职能向参与旅游经营的多样化角色转变。据统计,截至2015年末,黎平肇兴侗寨农家饭庄40余家,日均接待进餐4300多人次,客栈80余家,客房近1530多间,侗族布衣店10家,家禽养殖28户,近2/3的农民不再依赖“种田”为生,其职业由原来的“农民”转变成个体商户、客栈老板、演艺员、检票员、服务员及其清洁保洁员等。

1.2.3 生活方式的改变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贫困地区的脱贫,就没有乡村振兴(王洁平,2017)。随着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居民职业结构的转型,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显著增强,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主要体现在“衣、住、行”等方面。如通过对西江苗寨和肇兴侗寨的观察发现,村民衣着穿戴打扮既新潮又极富民族特性,房屋内部装修精美,各种家用电器及配套设备齐全,很多家庭拥有高档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高端消费品,甚至有几户家庭都装上了家庭影院,私家车拥有量极高,基本实现小康生活。

1.3 旅游搬运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1.3.1 融合产业发展

旅游从空间位移层面看就是把旅游者从客源市场搬运到旅游目的地的过程和结果,这一搬运的过程是市场消费的流入。随着旅游消费层次的提升,游客不再满足传统的单一功能性旅游产品,而集趣味性、艺术性、刺激性等特性为一体的体验型产品成为游客争相前往消费的对象。旅游与乡村文化的结合,形成“一村一特”旅游文化园区,游客可品尝到抽象的文化点缀在旅游商品上的创意魅力与个性,同时受其吸引,游客会沉醉于精美的文旅创意乐园中并尽情释放自身的消费潜力,文旅产业融合自然完美落地。旅游与农业的结合,形成了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性需求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游客在享受身心放松的同时还可以体验农事活动,农户可以把自家的土特产和瓜果直接销售给游客,农村社区可结合农产品种植规模并根据游客消费需求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处理后卖给终端市场的游客,减少了中间商,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实现了市场收益,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1.3.2 形成产业集群

旅游通过搬运实现了游客在旅游目的地进行消费的经济功效。游客消费不仅仅涉及旅游消费,还包括餐饮、娱乐、购物、交通、会议会展、康养等消费,这些消费聚集带动了目的地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相关产品产业链发展,形成了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泛旅游产业集群。民族贫困地区特别是黔东南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是联合国乡土文化基金会确定的全球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旅游胜地和全球十个“乡土文化保护圈”之一的旅游胜境,依托其品牌效应和特色旅游资源禀赋,游客自然会被“搬运”进来,乡村天然氧吧、康养度假、乡村田园农庄、乡村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体验园、休闲会议培训等业态自然汇集融合发展,形成以旅游业为核心的泛旅游产业集群。

2 民族贫困地区旅游业导向的乡村振兴模式

乡村要振兴,动力功能是造血,驱动引擎是产业。贫困地区工农产业动能严重不足,但其独特的异质性旅游资源能有效刺激异域游客出游动机的产生和消费潜能的释放。黔东南贫困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模式建设要牢牢把握生态和民族文化两大宝贝资源,并以此为基底着力打造适应旅游市场需求旅游产品,使游客充分释放潜在的消费潜力,以消费经济盘活乡村经济造血功能,以乡村旅游驱动乡村产业振兴。

2.1 生态森林康养型发展模式

生态森林康养型发展模式,是指以特定的地域空间范围为场域,依托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而开展的以生态养生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是休闲度假的升级形式。随着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康养意识的增强,生态康养旅游产品将成为主导中高端度假市场发展的方向。黔东南州乡村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资源丰富,大多乡村地域森林覆盖率超过65%,具有开发森林康养度假基地的潜在优势。这类乡村地域旅游业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应因势利导以绿色产业为支撑,以村寨场域为单元,通过利用丰富森林资源打造集医疗康复养生、生态运动养生、天然气候养生、乡间田野养生等为一体的生态康养基地。在其建设和发展期间,闲置民居建筑得以启用和保护,乡村土地要素附加值得以激活和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得到改善和推进,村民就近就业愿望变成现实,“农村增美、农民增富”景象完美绽放。同时,游客饮食消费生态化倾向,直接拉动乡村绿色农产品种植规模化并加速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跟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产业振兴合力,助力“农业增效”,解决“三农”问题,最终助益乡村振兴。

2.2 民族风情型村寨发展模式

民族风情型发展模式,是指以承载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民族村寨为依托而开展的乡村旅游活动模式。黔东南州民族村寨较多,高达3000多个,传统村落拥有量位居全国州市之首,民族村落的富集孕育出独特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乡间习俗,加之受山地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十里不同天,十里不同俗”璀璨的文化千岛村落文明景观。民族文化资源的独具性是少数民族地区村寨开展民族风情游的比较优势,也是民族贫困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形态选择的依托。黔东南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应借势这些优势资源禀赋,通过政府引领,市场介入,村民參与的共建共享利益分享机制,科学谋划,精准发力,以苗侗民族传统建筑群景观、民风民俗文化为载体,打造出“一村一特”的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产品。乡村民族文化风情游的开展,除了促进村民就业就地化、村民生活方式市民化、设施配套城市化,城乡要素互流常规化外。一方面,有利于民族文化内涵的深度发掘,促进旅游产品附加值的提升,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从而促进村民文化自信,增强村民文化自觉,进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另一方面,重拾撒落在民间的乡村智慧治理资源,推进乡村社会治理渠道多元化。聚居在雷公山和月亮山一带的苗族村寨其“议榔”制度、“寨老”制度以无形的权威形成的榔规榔约、乡规民约等不成文制度条款一直以来都维系着苗族乡村社会和谐与稳定,但受现代文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影响,这些古老的民间社会治理智慧文化遭受了冲击并逐渐呈现弱化现象。旅游开展能盘活如“三个一百二”“扫寨仪式”等民间社会治理资源,这些民间智慧治理方法能化解民族旅游村寨经济主体参与多元化所导致的利益格局变化引发的村民系列纠纷问题,为乡村社会治理有效提供多元共治渠道。

3 结语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前,乡村旅游业在美丽乡村建设、村民脱贫致富及其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能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形成有效的对接,民族贫困地区尤其是黔东南州乡村因地制宜借势乡村旅游引导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是切合实际的。据此,结合黔东南乡村资源禀赋特点,利用生态和民族文化两大优势资源提出符合当地乡村振兴的生态森林康养型和民族风情型村寨发展战略模式对民族贫困地区乡村振兴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刘合光.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点、发展路径与风险规避[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赖晓华,聂华,等.西部民族农村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2014(7).

林莉.革命老区旅游业引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4(3).

王洁平.乡村旅游在乡村振兴中有大作为[N].中国旅游报,2017(3).

猜你喜欢
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