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降低企业负债、化解金融风险

2020-07-09 19:56龚伟
中国商论 2020年1期
关键词:煤炭企业

龚伟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能源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煤炭行业改革当前正处于向多元化和规模化重组阶段。目前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煤炭行业面临着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产业发展瓶颈。随着煤炭价格的周期性变化,从上一轮煤炭经济的萧条,到当前煤炭价格上涨正是解决国有煤企负债率过高的关键时刻。本文以目前的经济形势为背景,从政策面,银行面,社会面等多个角度对负债率过高的成因做了深入地分析,并对如何化解煤炭企业金融风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煤炭企业  负债成因  防范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1(a)--02

全省煤炭行业债务负担重,杠杆率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煤炭价格上涨时这一问题就被暂时掩盖起来,煤价下跌时债务问题就开始突显出来。

从2017年至今,在随着煤价的回升,企业效益开始好转,但是资产负债率偏高并未得到改变,沉重的债务负担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2018年集团公司工资用去105亿元,而财务费用就花了98亿元。巨大的财务费用,庞大的利息支出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正所谓干了一年全给银行打工了。所以应当在当前煤炭价格较高的时候,利用各种办法尽快解决长期束缚企业健康发展的债务负担问题。

1 煤炭企业背上沉重债务负担的主要原因

1.1 国有煤炭企业在改革过程中的政策因素

国有煤炭企业改革自1983年开始实行“利改税”,其核心是把国有企业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缴纳税金,税后利润留归企业自有。1985年,全国推行了“拨改贷”,就是由国家预算直接无偿拨款改为由人民银行贷款解决。其原因是我国长期实行的预算拨款缺乏经济效益,为使企业能够管好用好投资,提高投资回报而推行了“拨改贷”。但是在改革以后也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由于我们国有煤炭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下的利润是全部上交国家的,自己不会留下任何多余的资金,所以当改成向银行贷款后,企业想要改造和发展所需要的资金只能全部依赖银行贷款,长期下来不断的贷款使煤炭企业积累了大量的债务。

1.2 十年黄金期大量的投资使企业的债务不断增加

随着煤炭行业新一轮黄金期的到来,日益高涨的市场需求使煤炭企业大量增加投资,迅速扩大产能。由于企业自身的资金有限,这些大额的投资就需要不断向银行或金融机构贷款来实现,造成了债务的高涨。在产能扩大的同时还施行了多元化发展战略,进行了上下游的兼并重组(电厂、煤化工等),甚至还把大量资金投入非主业的房地产开发等其他领域,这些巨大的投资主要来自银行和金融机构的贷款,从而一步步地增加了企业的债务负担。

2009年,山西省响应国家号召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在这一过程中同煤对众多地方煤企和民营煤企进行了接盘,如地煤、同生、轩岗、临汾宏大等。这其中很多中小煤矿资源匮乏,效益不佳,生产设备落后。大规模接手这样的企业导致同煤背负了大量的债务。接盘不久,2012年煤价下跌这些被接手的企业大多变成同煤沉重的债务包袱。

1.3 企业办社会

同煤集团改制前为大同矿务局,建立时间相对久远,与共和国同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生产规模在不断扩大,然而国有体制下自身生产效率低,使得煤矿的生产和管理人员也就越来越多。由于煤炭的自然属性,矿区大多远离城市,无法利用现有的城市资源。因此,企业为了自身的发展和员工的生活福利的需要,不得不拿出大量的资金兴办许多本不属于企业的社会职能,即企业办社會。经过长期的发展,企业办社会规模越来越大,逐渐要求企业拿出更多的资金来维持这些职能的运转,使企业在发展中获得的利润大量的用于这些社会职能,甚至不得不举债兴办和维持这些社会职能的运转。

1.4 融资渠道较少,融资额度有限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融资分为权益融资和债务融资两种。权益融资(出让股份)可以增加权益资本,提高融资能力,减轻债务压力,降低融资风险,同时也会分散企业的控制权。债务融资(银行贷款)速度快对经营权无影响,但容易造成债务负担沉重,尤其在资产负债率较高时债务融资会使企业雪上加霜,也是压倒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国有煤炭企业在计划经济下资金全部依靠国家,实行“拨改贷”后主要靠银行贷款。由于国有煤炭企业规模较大,养活的职工人数多,所以也是地方的支柱产业,地方政府也会全力支持,因此银行也倾向于给企业贷款,逐渐造成了企业对债务融资的依赖,权益融资比例很少。虽然大同煤业在2006年成功上市,但融资额度仍然有限,因此对降低企业杠杆率作用不大。

2 采取多种措施防范金融风险,降低债务负担

企业在沉重的债务压力面前,降低杠杆率是当务之急,是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防范企业爆发债务危机进而给国家带来金融风险的需要。因此,国家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引导企业减轻债务压力。

我认为,化解煤炭企业债务危机,防范金融风险,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办法:

2.1 提升企业效益,增强盈利能力为关键

一是提高国有煤炭企业的竞争意识,在当前煤炭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加强传统煤炭资源能源的转化工作与科技性投入。二是在兼并重组方面,建立严格的风险评估体系,降低兼并重组的成本和风险。三是充分考虑企业发展战略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防止盲目的多元化投资带来负债风险,制订切实有效的投资方案。

2.2 向政府申请降低企业税费、减免各项行政收费

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原因,导致各种行政力量对煤炭企业的干预非常之大,因此政府的一些决策客观上造成了煤炭企业债务的增加。如煤炭企业在兼并重组过程中,要求大型国企兼并大量缺乏价值的目标企业,从而大大增加了企业债务;还有为追求地方经济发展,政府令企业增加产能,上项目、铺摊子,缺乏资金就向金融机构借,使企业债务被动增加。煤炭企业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而现在庞大的债务负担和高杠杆率跟政府的决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3 企业办社会形成的债务,申请国家给予补偿或减免

煤炭企业历史包袱沉重,长期以来为职工兴办的医院食堂、楼房馆舍、三供一业等福利设施很大程度上消耗了企业的利润,使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抵御风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政府承担起管理社会的职能,在企业办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债务国家给予适当补偿或减免,甩开包袱企业才能轻装前行,在市场中发展壮大。

2.4 在煤炭行情较好时,及时淘汰落后产能出清僵尸企业

煤矿开采十分依赖资源储备,经过长年的开采和破坏,有些已经面临资源枯竭、债务负担沉重,经营无望的僵尸企业,只能靠输血生存,应及时通过兼并重组、依法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

2.5 按国家政策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的投入

对一些有资源但经营不善、债务较重的子公司或小煤矿,可以通过兼并整合、增资减债、引入社会资本,实行股权多元化,从而增加企业资本金,减少债务负担,降低金融风险。

2.6 通过整体上市,促进企业融资多元化

企业整体上市后利用股票市场进行股权融资,为集团发展筹集资金,从而改善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和财务费用。整体上市可以使集团公司建立起一个更加合理有效的持续融资和资本运作平台,使集团筹资能力提高,从而使集团的盈利能力增强。集团公司在长远的发展中能够持续不断的提供资金支持,从而不断降低杠杆率,极大地改善了集团公司的财务状况。

目前同煤实行的分拆上市虽有好处,也有明显的缺陷。一是,由于规模原因募集资金有限;二是,上市公司不良资产甩给母公司后使母公司债务负担越来越重。所以,为提高企业经营水平,改善治理结构,应逐步实现整体上市。

2.7 通过“债转股”,转换资本结构,降低企业杠杆率

“债转股”也就是在企业无力偿还债务时,通过将债权转化为股权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商业银行将部分的债权转化成股权,由银行或委托第三方机构持股,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这些原债权人不再对企业享有债权。这种方法虽然分散了企业的控制权,但使其债务减少、降低了偿债风险,改善了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债转股,也是在降低煤炭企业杠杆率中比较有效的方法。

国务院2016年10月发布了《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与《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国资委随后采取多种措施推进国企去杠杆。2016年12月,工商银行与同煤集团签署《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工商银行将与同煤集团开展债转股业务,以增资扩股投入同煤集团,用于置换原有的企业债务,实现债权转股权。

2.8 强化内部控制,降低企业成本

一方面強化内部成本控制,实行生产成本预算管理,严格考核,落实责任。由财务部门根据上期成本完成情况和本期的目标利润及各区队的实际情况编制成本考核计划。把成本指标进行层层分解逐项落实,把指标考核与工资效益挂钩,使计划指标明确,控制手段有效,责任落实到位,确保计划指标的实现。另一方面落实财务信息的披露制度,防止集团与子公司、分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产生的财务风险。还有就是要实现财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全面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章立制,强化财务的审计监督职能,提高财会人员素养,严格执行财经纪律,避免重大违纪事件发生。

2.9 加强企业人才培养

人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要摒弃旧观念,要大力培养年轻干部,不断为企业输送强有力的新鲜血液。要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使积极努力的员工能上的去,消极懈怠的也能下的来,这样上进的员工才有盼头,企业才能发展。人才的培养还要注重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用人思想,具有良好品质的优秀干部才能使企业健康的发展。

3 结语

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还可以通过严格把控内部资金使用,收回非主业投资等方法,守住债务底线。债务负担重则资产负债率高,杠杆就高,杠杆高则企业的金融风险就高。所以,应当趁煤炭市场好转的有利时机,在政府、银行和社会的共同协助下及时减轻企业债务,降低杠杆率,提前化解防范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刑雷.煤炭行业债务负担究竟有多重[EB/OL].中国矿山建设网, 2018(7).

张雯.国有煤炭企业负债过度的成因与对策[J].维普资讯, 2018(109).

杜文清.浅析国有煤炭企业降低资产负债率的对策[J].现代企业文化,2018(14).

猜你喜欢
煤炭企业
煤炭企业精细化经营管理
加强煤炭企业统计工作的思考
基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下的煤炭企业财务管理分析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煤炭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探究
新形势下营改增对煤炭企业税负与利润的影响
绿色成本会计核算在煤炭企业中的实施策略
煤炭企业政工队伍综合素质提高方法分析
煤炭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煤炭企业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基于三层架构的煤炭企业协同管理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