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璐
【摘 要】新课程标准倡导高效课堂,教师和学生都渴望高效课堂。要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确非易事,需要教师深入学习和大胆探究,因校因生制宜,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策略,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高效课堂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师生也早已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之中,几年来,经过反复的探讨和实践,针对语文教学,我进行了一些大胆尝试,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做法,回顾以往,总结如下:
一、创建和谐课堂,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实施课程改革,就要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力,充满人文关怀,充满问题探索,教师就要用一种宽容、大度的胸襟,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驰骋思维,畅所欲言。这是进行语文课改的重要前提。
课堂上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怀着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走下三尺讲台,融入到学生中,和他们一起探讨学习,共同研究问题,交流彼此思想,努力去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实现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同时注意充分、适时的发挥教师的主导、引领作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教学相长中和学生一起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转变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要求学习方式从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学法指导,力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交给学生一把打开语文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使他们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现代化社会的需要。教师应将学习任务、目标具体落实到每个小组、每个人,使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可做,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三、运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兴趣
如果说一堂好的语文课是一部辉煌的交响乐,那么导语便是这交响乐的序曲。好的导语,不仅能稳定课堂秩序,使学生静下心来上课,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唤起学生的情感,增加学生的知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无意注意”之中,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取得很好的效果。如在学习病句辨析时,我把军阀韩复榘的一篇错误百出、贻笑大方的演讲稿作为引子,让学生阅读并找出其中的语病,进而思索病因。这个导语很典型,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辨析修改病句的兴趣,还使学生认识到了规范表达的重要性。
(二)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来激活课堂气氛
我常在课前,围绕教学重点,精心设计一些能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三)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学生敢于發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是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具体体现。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意识和习惯,课堂教学就会出现生气勃勃的喜人局面。
四、大胆尝试,运用多种方式,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我认为首先要使课堂充满活力,只有课堂充满活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无定法,只要是能让语文教学过程成为活动的、流动的过程,而不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教法,都是可以尝试的教法。
(一)开辟一个小栏目——“时文美文欣赏”
根据学生实际,在一堂课结尾的三至五分钟,开辟一个小栏目——“时文美文欣赏”。那些学生自荐的针砭时弊的杂文、引人入胜的散文、出人意料的微型小说、幽默风趣的笑话、贴切生动的广告都行,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扩大了他们的阅读面,也使他们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素材。
(二)让学生走上讲坛
对一些比较浅显的教学内容,由学生替代老师组织教学,给学生提供舞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语文能力。学生们为胜任这个工作,在课下常常要作十分充分的准备,这也无意促进了他们对语文课的学习。
(三)继承优良传统,学语文非朗读不可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可见,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基本的、不会过时的教学方式。
(四)学语文非背诵不可
要提高自己遣词造句的水平,必须向别人学习。怎样学习?最有益的方法是背诵。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要每天利用早读和课堂,督促学生背诵。
语文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而设置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启发、点拨、指导。教师要“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语文学习,做好学生独立学习、广泛学习的领航人。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贾莉,《浅谈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