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军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采用家庭医生式服务的临床管理效果。方法:对照组运用常规管理模式,同期观察组则改为家庭医生式服务管理模式。结果:2组入组时FPG、2hPG、HbAlc比较中P>0.05;管理6个月后观察组的FPG、2hPG、HbAlc降幅均大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95.83%,对照组81.25%,且P<0.05。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家庭医生式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管理效果,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并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关键词:2型糖尿病;管理;家庭医生式服务;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253-02
2型糖尿病为临床中十分常见的一类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在围治疗期内通过加强科学的管理对于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和降低并发症率等均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近年来2型糖尿病临床发病率不断升高,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以及社会压力也在持续攀升,所以加强此类患者的科学管理工作至关重要[2]。以下将着重探究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中采用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管理效果。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17年8月~2019年6月本社区中心96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患者管理模式差异分组,即观察组:48例,男/女:25/23;年龄36~79岁,均值为(53.2±0.5)岁;2型糖尿病程9个月~16年,均值(5.4±0.3)年。对照组:48例,男/女:26/22;年龄35~78岁,均值为(52.6±0.4)岁;2型糖尿病程8个月~15年,均值(5.6±0.3)年。2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管理模式,既叮嘱患者定期回院接受复诊,并给予患者用药、饮食和运动等方面的指导,密切加强其血糖水平监测,结合血糖控制效果对用药方案等合理调整;同期观察组则改为家庭医生式服务管理模式,措施如下:(1)交流沟通:在家庭医生式服务运用以前,需要由内分泌科医生和社区卫生院医生以及患者三方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护人员须接受学习和培训,掌握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的流程、重点和随访表格正确填写方法等,以便能够顺利开展该服务;(2)随访登记:在服务模式开展之前,需要由住院医生对于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治疗行为等进行详细了解和记录,包括年龄、身高、性别、体重、血糖和血压等相关指标。除此以外,还应包括患者日常的自我血糖监测、饮食及运动锻炼等相关治疗行为。重点对于患者的血糖指标进行监测和随访记录,并在患者出院的同时将随访记录表转交给社区服务医生,以便进行后续的随访跟踪与记录;(3)随访管理:社区医生需要与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医生式服务的签约,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管理档案,每月需开展入户的家庭随访,每次随访时间约一小时左右。而针对病情相对较重者,可适当延长随访时间和增加入户随访次数,具体的服务内容有:1)掌握患者出院后的血糖水平控制状况,并结合其血糖监测结果对用药方案及时有效的调整;2)鼓励并监督患者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同时加强日常的科学饮食指导;3)定期开展2型糖尿病的健康知识宣教以及日常家庭护理指导[3];4)患者在管理期间需每两个月接受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测定,应每隔三个月对其血脂指标和尿微量白蛋白指标进行监测;5)患者需每月回院接受复查,并对药物治疗方案等进行合理调整。由社区医生每月组织患者开展关于糖尿病的健康知识宣教,为患者设立疾病咨询服务热线。将糖尿病的相关健康知识制作为宣教手册发放给患者,也可定期组织患者参加病友俱乐部活动,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与依从性,并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
1.3评价标准
(1)2组均于入组时、管理6个月后对其血糖指标测定并对比,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h血糖(2hPG)。(2)对2组管理后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估,包括饮食、用药、情绪管理、运动等维度,分为完全依从(不遵医事件为0)、部分依从(不遵医事件1~4次)、不依从(不遵医事件≥5次)。
1.4统计学方法
涉及数据以SPSS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以(±s)描述,组间数据t、χ2检验,P<0.05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指标监测结果对比
2组入组时FPG、2hPG、HbAlc比较中P>0.05;管理6个月后观察组的FPG、2hPG、HbAlc降幅均大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P<0.05。
2.2治疗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95.83%,对照组81.25%,且P<0.05。
3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胰岛素的能力并非完全丧失,有的患者体內胰岛素甚至产生过多,但胰岛素的作用效果较差。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健康行为直接影响着血糖水平控制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所以加强糖尿病患者的科学系统化管理至关重要[4]。有研究发现[5],通过开展糖尿病患者的社区随访管理,能够提升患者在出院后的管理效果,可对常规门诊随访管理进行进一步优化,有利于弥补患者在出院后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而导致血糖水平身高的缺陷。从本次对比结果来看,观察组通过开展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患者血糖水平六个月后的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同时该组管理期间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提示,运用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总体管理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家庭医生式服务,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管理效果,有利于控制血糖水平并提升其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郭淑玲.结直肠癌患者加强优质护理对其术后生活质量与不良情绪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6):2884-2886.
[2]尤万琳.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护理中应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4):158+161.
[3]崔静.直肠癌Miles术后造瘘口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12):1557-1558.
[4]罗丽丽.分析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1):243.
[5]赵常吉.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2):132-133.